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汽油中毒患者的神经表现及其救治。方法通过对临床就诊的14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对其确诊。结果14例汽油中毒患者中,9例为急性中毒,5例为慢性中毒,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充分了解汽油中毒的神经的表现,为临床上确诊提供依据,通过治疗掌握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

  • 标签: 汽油中毒 神经系统 表现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系统疾病神经损害的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阿司匹林片100Mg/d。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无禁忌证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预防并发血栓栓塞,安全有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治疗多采用32P及骨髓抑制剂,包括马利兰、马法兰、氮芥尿嘧啶、羟基脲(HU)对苯丁酰氮芥、硫涕巴(thiotepa)及我国合成的靛玉红及甲异靛等。1985年开始应用anagrelide,1990年以后开始应用干扰素-α。

  • 标签: 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害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神经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的相应功能紧密相关,同一症状可以在不同的神经疾病中表现出来。因此,认识神经疾病的常见症状,仔细观察病情的变化,加强对常见症状的护理,对病人早日康复尤为重要。神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可通过直接侵蚀、旁瘤综合征、继发性非特异的转移以及肿瘤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等累及神经。目的讨论癌及肿瘤对神经的损害诊断与治疗。方法配合肿瘤治疗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主要治疗重点是原发病灶,包括肿瘤的手术切除、放射线照射或抗癌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对继发性病变的治疗重点仍是原发病灶,肿瘤行手术切除、放射线照射或抗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 标签: 肿瘤 神经系统 损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引产或产后证实的47例胎儿中枢神经缺陷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47例,其中无脑儿17例,无脑儿合并脊柱裂、裂腹畸形5例,脑积水18例,脑膜脑膨出3例,Dandy-Walker伴小下颌畸形2例,开放性脊柱裂2例。24例合并羊水过多。胎儿中枢神经缺陷,各具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检查安全可靠、实用快捷,对胎儿中枢神经缺陷确诊率高,是产前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缺陷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胎儿缺陷 中枢神经系统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神经疾病诊断上的意义。方法244例患儿均来自我科2011年6月—12月门诊及住院患儿,对病史采集后疑诊神经受累者进行脑电图描记,收集资料比较临床及脑电图结果。结果异常67例,其中发作性抽搐患儿18例,脑电图有局灶性或全脑痫样放电13例(约72.7%);脑炎患儿5例,脑电图均表现明显的θ、δ活动增多,且严重程度与病情呈正相关,阳性率100%;出生时窒息新生儿52例,脑电图异常18例,表现为低电压或者与孕龄不符的背景图形;高热患儿77例,脑电图异常21例,表现为θ活动增多;头昏、头痛患儿92例,脑电图异常10例,表现为局灶性或阵发性θ活动增多。结论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神经疾病尤其是小儿癫痫、脑炎的诊断上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可以用于评价脑功能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并对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2009年中枢神经术后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方法查阅该院自2005-2009年符合病例脑脊液培养阳性结果病例45例,回顾分析相关病史资料。结果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系统感染诱发因素中,脑外伤15例,占33.30.4;自发出血8例,占17.8%;脑室打开7例,占15.6%。共分离出57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株,占33.3%;革兰阴性杆菌24株,占42.1%。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系统感染脑外伤是主要的诱发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 标签: 神经外科术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中枢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pulMonaryedeMa,NPE)的诊治方法,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2例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4例,伤残3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小儿NPE病死率的关键。加强对NPE高危患儿的监护,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取降低颅内压、呼吸支持、改善血液动力学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儿NPE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神经源性肺水肿 小儿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P感染引起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MP感染致神经损害的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MP致神经损害以脑炎、脑膜炎为主,32例中治愈31例,转院1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儿童,遇到神经损害的患儿,要将MP作为一重要病原学来考虑,以便及早诊断,给予早期、全程、联合、足量用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神经系统损害 MP脑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伴有神经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方法,阻断其向危重型发展。方法对重症手足口病并有神经并发症2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神经症状的手足口病与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一般状况无显著差异,而发热、白细胞计数、心肌酶学、血糖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皮疹消退与病情进展不成正比。结论有神经症状的手足口病病情严重,关注嗜睡、惊厥、易激惹等早期神经表现,尽早干预治疗,可望减少神经后遗症及病死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 症状
  • 简介:摘要介绍2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并发中枢神经损伤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入院评估,密切观察生命征,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管理,神经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安全管理。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氨蝶呤鞘内注射致神经不良反应及对应处理措施,总结其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至2011年10月34例甲氨蝶呤鞘内注射致神经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例不良反应中以急性化学性脊神经根炎发生率最高,占61.8%(21/34),急性化学脑膜炎次之,占23.5%(8/34),再者是视神经炎,占11.8%(4/34),白质脑病,占2.9%(1/34),急性化学性脊神经根炎发生率与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4例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在数小时内缓解,占32.4%(11/34),持续在数天后逐步缓解,占50.0%(17/34),经对症治疗后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占11.8%(4/34),不良反应症状严重,经治疗后无效,并且继续进展,死亡,占5.8%(24/34)。结论甲氨蝶呤鞘内注射致神经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直接毒性作用、特异质反应、药物变态反应、医源性因素、药物质量的因素所引起,一旦出现此类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处于急性期可采取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结合,处于恢复期可加以康复锻炼进行改善。

  • 标签: 甲氨蝶呤 鞘内注射 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从各方面分析了心血管及神经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心理安抚与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家属的身心伤害,同时也减少了一定的医患纠纷。

  • 标签: 心血管 神经系统 死亡患者家属安抚及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