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即刻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患者162个进行牙周膜的保护、牙髓的处理以及受植区的准备,植入后的固定、调合等。结果单根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多根,单个成功率明显高于多个,上颌成功率明显高于下颌,年轻恒牙成功率明显高于乳牙及恒牙。除此以外还与脱位的时间、污染程度、基健康状况、局部血运情况、固定与调合程度、术中术后患者配合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离体牙 再植术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低温保存的研究背景、原理及冷冻保护液的作用机制,介绍低温保存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初步讨论低温保存对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低温保存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低温保存 冷冻保护液 力学性能
  • 简介:     摘要:目的: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树脂的差别,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创新的目的,从而提高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将树脂装在牙科模拟教学实验台上应用到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结果:在预备、学生的体会、带教老师评价等方面树脂都有明显区别。结论:此实验反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想将树脂合而为一制成模型较为理想。

  • 标签: 口腔修复学 树脂牙 离体牙 仿头模 石膏振荡器
  •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碳纤维桩与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的在抗折力方面的差异,为国产碳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尖牙,去除牙冠后,用国产碳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冠修复后放置在万能实验机上,加载与牙长轴呈135°角的压力,直至修复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同时用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做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国产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152.200±282.9023N,进口碳纤维桩的抗折力1368.100±402.5478N,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的抗折力1210.4±422.7217N.结论:国产碳纤维桩修复的抗折力,与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的抗折力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桩核技术 碳纤维桩 根折裂
  • 简介:目的观察氟化物对过氧化脲类漂白剂渗透性及漂白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第一前磨牙的12例患者的36颗,用标准茶溶液染色后,其中12颗样本经NaF处理后用过氧化脲进行漂白(A、B组),12颗样本使用过氧化脲漂白(C、D组),12颗样本放入去离子水中作为空白对照(E、F组)。用VITA比色板对受试漂白前后进行比色,然后分别从近远中向(A、C、E组)和唇舌向(B、D、F组)剖开,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剩余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所有标本染色后色度均增加,着色范围为3.66~8.33个色阶。漂白治疗后A、B、C、D组的色阶改变为5~5.53个色阶。而空白对照(E、F组)无色阶改变。(1)近远中向剖开:A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8.6%~39.4%,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8%~72%;C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9.3%~37.2%,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7.6%~70.1%;E组两剖面显示全部牙本质均匀染色,面积百分比约96.97%~100%;A、C组间各剖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E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唇舌向剖开:B组唇侧和舌侧剖面剩余染色面积基本相等,为61.7%~68.7%;D组两剖面剩余染色面积为60.8%~66.3%,反映出相同的颜色改变的深度;F组两剖面染色面积为96.4~99.8%;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F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色漂白前局部氟化物处理对漂白效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氟化物 漂白 色阶 剩余染色面积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充填间微渗漏的深度,评价不同去龋方式和美白方法对充填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60颗,人工造龋后将其随机分为传统去龋组和伢典去龋组,每组30颗;分别使用传统去龋方法和伢典化学-机械去龋法对各组30颗进行去龋操作并用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然后再将各组30颗分为2个亚组(临床装亚组,家庭装亚组),分别使用超越冷光美白剂临床装和家庭装对进行漂白。用染料渗入法对漂白后的充填的微渗漏情况进行检测,测量其染料渗透深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伢典去龋组充填的染料渗透深度均小于传统去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去龋组与伢典去龋组中家庭装亚组充填的染料渗透深度均小于临床装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伢典去龋充填的稳定性优于传统去龋;冷光美白剂家庭装漂白牙齿对充填微渗漏的影响小于临床装。

  • 标签: 伢典去龋 传统去龋 冷光美白家庭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含过氧化物的美白牙膏对咖啡及茶渍色素去除的效果及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因正畸需要新鲜拔除的完整人双尖牙2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咖啡溶液浸泡组与红茶溶液浸泡组),每组10颗。美白牙膏配制为牙膏溶液,使用200 g压力,100次/分钟频率,140次作为1个刷牙周期(相当于刷牙1周),连续刷牙8周。应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进行颜色测定。表面颜色测定选取的时间点为:基线、染色后及每个刷牙周期后。计算染色后及每个刷牙周期后与基线值之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颜色的明度值之差ΔL0-8*。各个样本染色后及每个刷牙周期后颜色与基线颜色之间的色差用ΔE0-8表示,各组不同测量点组内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各组组间差异应用ANOVA方差分析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咖啡溶液浸泡组及红茶溶液浸泡组,随着美白牙膏刷牙时间的延长,ΔE值较染色后逐渐降低。但直至美白牙膏刷牙第8周,仍无法恢复到基线水平。咖啡溶液浸泡组美白牙膏刷牙第1周起,牙齿颜色变化ΔE1(5.2 ± 1.4)较染色后ΔE0(6.1 ±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1,P<0.001)。红茶溶液浸泡组美白牙膏刷牙第4周起,牙齿颜色变化ΔE4(5.6 ± 1.5)较染色后ΔE0(6.4 ±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P= 0.025)。咖啡溶液浸泡组及红茶溶液浸泡组,样本明度值较基线值明显降低,从美白牙膏刷牙第1周起,ΔL1*(-4.3 ± 0.9;-4.2 ± 1.0)较染色后ΔL0*(-5.3 ± 0.9;-6.1 ± 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ΔL1*=-9.4,PΔL1*<0.001;tΔL0*=-12.1,PΔL0*<0.001)。结论美白牙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咖啡及红茶造成的牙面着色。其改善效果与使用时间成正相关。对于不同着色类型,美白牙膏去除外源性色素的效果不尽相同。

  • 标签: 牙膏 牙漂白 外源性色素 美白牙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APF)对窝沟侧壁氟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第三恒磨牙共9对18颗,随机一侧为对照组、对侧同名为酸性磷酸氟处理组。(1)对照组:酸蚀60s,窝沟封闭;(2)处理组:酸性磷酸氟溶液处理4min后,酸蚀60s,窝沟封闭。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对窝沟侧壁进行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性磷酸氟处理组的窝沟侧壁氟含量为(0.5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含量(0.2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0,P=0.002)。结论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溶液,可提高窝沟侧壁氟含量。

  • 标签: 坑缝封闭物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对两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24颗上颌中切牙,截冠、预备根管,按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均分为4组。C-RP组:Cortisomol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Post纤维桩;C-ML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TMPost纤维桩;G-RP组:Guttaflow非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Post纤维桩;G-ML组:Guttaflow封闭剂,MacrolockTMPost纤维桩。自酸蚀粘结剂将纤维桩粘固,牙根切成1.5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的显微结构。结果:C-RP、C-ML、G-RP、G-ML4组剪切粘结强度(MPa)分别为5.89±2.89、7.46±2.71、7.66±3.00、9.24±3.03,C-RP粘结强度最低(P〈0.05)。牙根颈、中、根尖部的剪切粘结强度依次降低(P〈0.01)。扫描电镜观察:相比根尖部,颈部有明显树脂突;使用Guttaflow封闭剂组混合层厚度以及树脂突数目、长度优于使用Cortisomol组。结论:使用丁香酚类根管封闭会降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纤维桩修复后根尖部的粘结强度有待增强。

  • 标签: 纤维桩 根管封闭剂 粘结力 自酸蚀粘结剂 微推出测试
  • 简介:摘 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一种全雕刻模型在解剖与雕刻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寻本门课程教学新方法。方法 选取武威职业学院2019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两个班级学生,均为同一老师教学,四班学生采用传统方法教学,五班学生前半学期采用传统的方法雕刻牙齿,后半学期改用全雕刻模型进行雕刻,对两个班学生本门课程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研讨和考试结果分析,五班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四班。结论 全雕刻模型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推动解剖与雕刻技术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口腔医学技术 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 全牙列牙体雕刻模型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移植中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供时间与移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需行自体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简单开展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供时间及移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供时间短于对照组,移植成功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在自体移植中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可缩短供时间并提升移植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术期 护理干预 自体牙移植 供牙离体时间 移植成功率
  • 简介:摘要提解剖教学是口腔解剖教学重要部分,为后续的临床专业课提供了正常体形态学基础,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实物标本展开,以实训为主导,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动手能力。

  • 标签: 牙体解剖教学 实物标本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进行牙髓治疗时采用不同修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收的患有缺损的病患共计106人,并将其进行分组,一组是参照组病患有53人,本组采用的是铸造钴铬桩法缺损修复方案;另一组是实验组病患有53人,本组采用石英纤维桩法缺损修复方案进行治疗。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修复后的舒适度和美观度还有病患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98.11%,而参照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仅为75.47%,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通过统计实验组病患修复后会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1.89%,而参照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6.98%,两组数据差异很明显(P<0.05);对修复后病患的舒适度和美观度进行评分,实验组各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P<0.05;通过问卷形式考察病患对修复方法的满意度,实验组病患的满意度为96.23%,而参照组病患的满意度仅为71.70%,具有显著性差异且P<0.05。结论 牙髓的治疗有不同的修复方法,但是石英纤维桩法缺损修复方法相较而言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保证舒适度和美观度,也让病患比较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治疗 两种牙体缺损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牙髓治疗后采用金属桩核、纤维桩核两种不同修复进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78例缺损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进行牙髓治疗后,对照组选用金属桩核进行缺损修复,研究组选用纤维桩核进行缺损修复。比较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6%,治疗满意度为94.8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牙体缺损 牙体牙髓治疗 金属桩核 纤维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牙髓治疗后采用金属桩核、纤维桩核两种不同修复进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78例缺损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进行牙髓治疗后,对照组选用金属桩核进行缺损修复,研究组选用纤维桩核进行缺损修复。比较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6%,治疗满意度为94.8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牙体缺损 牙体牙髓治疗 金属桩核 纤维桩核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复合组织的再植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组9例10指复合组织块断均行再植术。结果成活8指,完全坏死1指,行皮瓣修复;1指1/5坏死,行换药愈合。随访4"16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随着小血管吻合技术的提高,手指复合组织在正确把握适应证情况下,应尽力再植。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