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环境对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儿科住院儿童200例,按住院号最后一位的单双号分为两组,各100例,比较在小儿专用穿刺室和普通病房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结果在专用穿刺室进行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结论研究表明在专用穿刺室进行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静脉穿刺 专用穿刺室 一次成功率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减轻患儿及家长痛苦,提高专业护理水平。方法2008年2月—2009年2月入院PICU的300例穿刺困难患儿行盲打静脉穿刺。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结论通过对各种穿刺困难患儿的静脉穿刺不断总结经验,应用科学的盲打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 标签: 盲打 小儿静脉穿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静脉穿刺法在肾内水肿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接受传统静脉穿刺的35例肾内水肿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接受改良静脉穿刺法的35例肾内水肿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静脉穿刺操作时间及一次性穿刺率、疼痛程度、穿刺过程中的舒适度主观感受,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针脱落、渗液、血肿、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而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异物感、活动度、恐惧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渗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针脱落、血肿、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静脉穿刺方法更适合肾内水肿患者治疗需求,操作更安全,有利于保护血管,降低静脉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提高其舒适性。

  • 标签: 肾内水肿 静脉穿刺 不良事件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动脉穿刺应用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准确快速建立有创血压监测通道提供依据。方法在桡动脉对116例血管条件类似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动脉穿刺,对照组58例常规消毒后,采用BD安全型留置针桡动脉直接进行穿刺;观察组58例常规消毒后,在桡动脉穿刺点周围局部注射2%的利多卡因1~2ml后采用BD安全型留置针进行动脉穿刺。结果两次穿刺的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后明显减少患者痛苦,且安全有效,节省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利多卡因 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对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投出一套较有效的解决方法。静脉穿刺是在治疗和抢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看似简单,但是护士会在静脉穿刺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在一般的情况下,熟练的技术,正常的发挥,护士可以将静脉穿刺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一般、困难和特别困难。在困难和特别困难的问题上,有时候会严重危及到治疗手术和抢救病人的正常进行分析。

  • 标签: 静脉隐匿 暴露牢固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的总结鱼骨图在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肿瘤患者穿刺PICC应用鱼骨图进行程序护理。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鱼骨图能提高肿瘤患者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并能延长置管留置时间。

  • 标签: 鱼骨图 肿瘤病员 PICC
  • 简介: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操作之一,而止血带是静脉穿刺的必备用物。临床上通常使用的止血带是一根空心橡胶管,静脉穿刺时系止血带可以暂时阻断远端的静脉血流,使局部静脉充盈,以保证穿刺成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止血带窄、长、易产生勒痕。

  • 标签: 静脉穿刺 止血带 应用 临床护士 静脉血流 暂时阻断
  • 简介:周围浅静脉充盈不良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重要因素.采用拍打手背血管,在工作繁忙,需静脉穿刺人员多的情况下不适宜采用.我们通过对周围浅静脉充盈不良人员应用甩腕法穿刺,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失败 浅静脉 拍打 手背 血管 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探讨浅静脉穿刺的不良问题及护理对策。方回顾分析浅静脉穿刺缺陷41例,查阅检索相关文献,循证护理措施。结果应用循证护理可以减少浅静脉穿刺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护理人员阅读大量的专业资料,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浅静脉穿刺 护理问题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穿刺护理法在婴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头皮静脉穿刺婴儿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良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FLACC量表、家属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有38例穿刺成功,对照组有27例穿刺成功,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8.52,P<0.05);②观察组FLACC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X2=7.5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8.61,P<0.05)。结论改良穿刺护理能显著提高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婴儿疼痛,增加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穿刺护理法 传统头皮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绳梯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10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扣眼穿刺法)和研究组(绳梯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血管通路功能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绳梯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应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绳梯穿刺法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 简介:近年来,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显像方法。在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中,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可以对微循环进行动态的评估。超声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是微气泡,当含有微气泡的血液流经超声探头所检测的区域,可显示出强回声。

  • 标签: 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探头 强回声 膀胱输尿管返流 肾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46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0.83%),循证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47(97.92%)显著高于常规组40例(83.3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穿刺的应用。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到 2019年 2月的 80例儿科疾病患儿,随机分组每组例数 40。常规静脉穿刺护理组对儿科疾病患儿采取的是常规流程护理,心理护理组对儿科疾病患儿在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同时实施了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组满意率、小儿脸谱疼痛评分、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失败出现率对比常规静脉穿刺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儿科疾病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缓解疼痛,减少穿刺次数,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静脉穿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58例小儿股静脉穿刺随机分成观察组(132)和对照组(126),观察组通过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方法,比较二者的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如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以及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股静脉的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又能减少患儿家属的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股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纸巾的应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在手背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20名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分别观察和记录患儿留置针在手背穿刺成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90例(81.81%.),对照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有74例(67.27%)。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纸巾的应用能够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纸巾 患儿 手背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以负压静脉穿刺为例,探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用力学原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到2013年来我院门诊输液的病儿900人,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450人和对照组450人,都有同一名护士进行穿刺,研究组病儿使用负压穿刺法,对照组常规穿刺,观察两组病儿的穿刺效果。结果研究组病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病儿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负压穿刺技术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够显著提高成功率,提高病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 标签: 力学原理 负压穿刺 小儿头皮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