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21世纪,记忆研究成为了美国外交史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学者们从决策者的个人记忆、美国社会的集体记忆以及国际层面的记忆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记忆与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记忆,尤其是战争记忆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刻影响。将记忆问题引入美国外交史研究扩展了外交史家的视野、运用史料的范围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外交史 学术增长点 杜鲁门 对外关系 反战运动 克林顿政府
  • 简介: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CFR)是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团。该协会成立90周年时启动了“重振美国计划”(RenewingAmerica),得到了伯纳德和艾琳·施瓦茨基金(theBemardandIreneSchwartzFoundation)的部分资助。其中,教育领域是该计划关注的重点之一。2013年6月.CFR发布了美国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报告。这份长达27页的报告指出,美国社会各阶层之间日益扩大的学业成就差距导致了美国教育系统国际竞争力的降低。本刊特约译者上海师范大学胡仲勋对该报告的部分内容进行编译,以飨读者。

  • 标签: 美国联邦政府 美国政府 教育政策 协会 对外关系 述评
  • 简介:柬埔寨历史上的吴哥王朝(公元802年——1432年)不仅是东南亚历史上,而且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王朝之一,它开创了柬埔寨历史上最光辉的时代。吴哥王朝之所以显赫一时,其原因除了它的统治者不断对内政实行革新外,外交的成功,也是它能够称雄一时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吴哥王朝六百三十年的历史,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形势下度过。吴哥王朝的建立,是在赶走了异族侵略之后才得以实现的;同时,建立山庙,信奉佛教也是服从于同室

  • 标签: 吴哥王朝 占婆 对外关系 信奉佛教 泰人 遣使
  • 简介:邓小平对外思想以争取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为基本目标,以对时代发展脉搏和契机的准确把握为理论依据,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与国和党与党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外交的基本政策,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理论体系具有务实性和创新精神,体现了邓小平的开放性思维的特点。

  • 标签: 邓小平 对外关系思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外开放
  • 简介:2011年是台湾对外活动十分频密的一年。年内,开始备战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马英九当局,继续大力推动“活路外交”,力争在对外方面取得更多进展,以彰显政绩。

  • 标签: 台湾地区 对外关系 外交 领导人选举 马英九 政绩
  • 简介: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但一国的外交行为及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必定会打上该国的文化烙印。影响日本对外的文化因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等级观念、危机意识、天皇崇拜思想、耻感文化、历史观。了解文化差异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更有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 标签: 等级观念 危机意识 神道思想 耻感文化 历史观
  • 简介:摘对中国近代对外的研究,大体上可分“西方中心论”模式、“中国中心观”研究范式、“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史研究范式及现代化理论研究范式”。这四种范式均能自成一家,各有千秋。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对外关系 范式 研究
  • 简介:扈伦四部的对外初探赵东升I明朝后期,在东北女真地区形成了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四个海西女真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史称“扈伦四部”。对外,是指明季扈伦四部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同明朝、蒙古、朝鲜、建州女真以及其他各部的关系。一、同明朝的关系对明朝关...

  • 标签: 努尔哈赤 对外关系 海西女真 建州女真 女真人 建州左卫
  • 简介:冷战结束后,印度为了实现其“大国”梦想,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获取更大的战略利益。印度对外政策的调整以大国外交为主轴而展开,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印度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互利友好的双边关系,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战略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 标签: 印度 外交 发展 影响
  • 简介:长期以来,晚清对外的研究囿于一些模式化的命题、思路和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本文认为,应该放宽研究历史的视野,对晚清社会和外界的联系,不仅仅从国家层次进行分析,也不能仅仅从政策的角度进行梳理。由于晚清和外界的接触是一个全面的、划时代的接触,因此需要综合的研究才能把握一个更为真切、更为丰富的晚清对外史。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朝贡体制模式并不完善,“冲击一反应”模式更是隐含着复杂的命题,弱国不一定没有外交,而基督教在中国的渗透遭到抵抗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 标签: 对外关系史 外交 晚清 从政 完善 朝贡
  • 简介:2006年是国际环境朝有利于遏制“台独”冒险、维持台海局势稳定方向进一步发展的一年,也是台湾当局所谓“国际活动空间”继续萎缩的一年。一年来,内外交困的陈水扁当局为达到转移焦点、缓解压力、鼓励泛绿支持者士气的多重目的,加紧在国际上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挖空心思地制造所谓“外交突破”。但是,在一个中国框架日益稳固的大环境下,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分裂国家的活动屡遭挫败、举步维艰。

  • 标签: 台湾当局 对外关系 国际环境 综述 “台独”分子 台海局势
  • 简介:美国前国务卿、著名政论家基辛格的新著《外交》(1994年版)一书,是对各国力量的巡礼,也是对实力政治的研究。作者认为未来是多极世界,美国的军力在其中作用有限。日本与欧洲将作为经济大国与美国平起平坐。中国也将在21世纪达到同等水平。现将该书有关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对外的部分摘编如下。

  • 标签: 美国对外关系 国际体系 世界新秩序 基辛格 世界秩序 大西洋联盟
  • 简介:巴西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尚德良Brazil:ItsPoliticalandEconomicSituationandExternalRelations¥InthelastoneandahalfyearsoftheFrancoadministrati...

  • 标签: 政治经济形势 巴西 佛朗哥 抑制通货膨胀 经贸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1995年国际形势与对外(续上期)刘华秋第三,我国处在经济发展最快的东亚地区,为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亚行的统计和预测,东亚国家1994年经济增长率为7.8%,1995年预计接近8%。这种发展速度居全球之冠。现在亚洲的经济增长...

  • 标签: 国际形势 对外关系 对外交往 1995年 非法移民 对外经贸合作
  • 简介:2010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环境下,涉台外交形势整体保持稳定良好,国际社会普遍肯定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包括主要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依据一个中国政策和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处理与台湾关系。台湾当局继续采取相对务实的态度开展对外活动,寻求提升对外实质关系,扩大参与国际多边领域相关活动,台湾对外活动环境更趋宽松。两岸在台湾扩大国际参与以及处理涉外偶发事件等方面保持沟通与协商,并取得成效。

  • 标签: 台湾当局 2010年 对外关系 两岸关系 展望 一个中国政策
  • 简介:“现代中国对外的发展演变”专题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拥有了独立的国家主权,注重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

  • 标签: 中国对外关系 专题复习 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 和平外交政策 社会主义建设
  • 简介:摘要蒙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地缘特点,蒙古处在中俄两大邻国之间,一直根据自身的地缘政治特点制定地缘安全政策,与世界各大国发展关系。蒙古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发展和走向十分值得关注。

  • 标签: 蒙古 地缘安全 地缘政治
  • 简介:外交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伸。研究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外的状况,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该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战后三下多年来菲律宾外交政策的演变和主要对外的状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菲律宾外交政策的演变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在独立后三十多年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从1946年到六十年代中期的“对美依附对期”;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的“对美离心时期”;以及1972年到现在的“自主时期”。

  • 标签: 对外关系 军事基地协定 两国关系 菲律宾政府 马科斯 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