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老年心梗患者多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严重、多变、突变、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故病情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42例老年心梗病人的整体护理体会,有助于临床老年心梗病人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给予基础护理的试验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6.5%,试验组中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为32.4%;试验组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31、4.19、4.69,P=0.02、0.04、0.03)。结论基础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加强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由于老年心梗患者多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严重、多变、突变、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故病情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42例老年心梗病人的整体护理体会,有助于临床老年心梗病人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的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将89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和高龄组,两组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普通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指标中TO、TS及SDNN均高于高龄组,而24h复极指数则低于高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及E/A值均低于高龄组,而LVEF值则高于高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再发心梗率及死亡率均低于高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脏超声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基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性基础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基础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 心肌梗死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60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58例)和非老年组(5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不典型症状和无症状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51.72%和9.26%、48.28%和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梗死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害大,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和无症状,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梗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特别注意,以今早发现并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症状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60-02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病人病情重而变化快,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发症状一般具有不典型性,大约占到34.2%。此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患者在发病之后的24小时之内进行就诊,治疗的效果较好,反之,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结论老年性的心肌梗死具有首发症状不明显的基本特点。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整体评估,以更好的提高老年心肌梗死的治愈率,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老年 急性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将1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康复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病急症和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并随增龄而增加.国外文献报道,超过60%的AMI发生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发生在75岁及以上老年人,而所有因心梗死亡的患者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了约60%[1].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早期诊断 人口老龄化 心血管病 国外文献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老年 急性期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与经验。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现察组并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30例患者中17例得到治愈,占56.6%;好转11例,占36.6%;死亡2例,占6.6%。结论及时、正确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通讯作者周莲,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急性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的治疗及预后影响。方法对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综合护理模式吸氧、疼痛护理、监护治疗、日常生活指导、大小便管理、营养支持及饮食合理搭配、分层抢救治疗护理、特殊抢救药物管理、健康指导。对综合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人在院期间心肌缺血梗死范围缩小,临床症状减轻,病死率下降,明显改善远期预后,减少再梗塞率及住院率。统计学分析提示疼痛评分减少,减少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更好的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减轻疼痛等临床症状、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及应对方式,为临床制订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