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对诊断精神病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50例,以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对血清肌酸激酶进行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精神病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水平会比正常人的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指标水平高,可以作为检测是否患有精神病的指标之一,但在检查期间,需要排除患者用药治疗以及患者兴奋、紧张等情绪。在诊断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意义,值的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血清肌酸激酶 临床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酸激酶和同工酶以及二者的比值与百草枯中毒程度的关系,为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把5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与5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心肌酶谱测定,用美国Beckman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入院即刻、24h、48h、72h、96h空腹静脉血CK、CK-MB,计算CK/CK-MB比值,根据正常对照组和中毒存活组、中毒死亡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用SPSS/DE软件分别行方差分析和q检验统计分析。结果CK、CK-MB、CK∕CK-MB中毒组高于对照组,且中毒程度越重,CK、CK-MB、CK∕CK-MB比值增高越明显,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测定CK、CK-MB、CK/CK-MB比值能够反映急性百草枯中毒程度,可作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分级和判定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可靠指标,据其中毒程度制定适宜治疗方案。

  • 标签: 肌酸激酶 同工酶 百草枯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100例患者,采集静脉血,检测cTnI和CK-M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为AMI的55例患者血清cTnI和CK-M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联合CK-MB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AMI,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水平变化情况,以便早期诊断AMI,对AMI及时进行干预,挽救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68例),共两组;比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对确诊AMI有重要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关性高。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钠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通过建立大鼠下坡跑运动损伤模型,研究运动损伤后骨骼肌超微损伤和恢复发生的机制。主要结果:运动后大鼠肱三头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紊乱,Z线异常(包括Z线流、Z线模糊、Z线扭曲和Z线消失),肌细胞膜模糊、溶解,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等。这些现象随运动时间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运动后24h表现最为明显,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h恢复明显,但没有完全恢复。运动后即刻血清CK活性(2035.42±426.49)U/L与对照组血清CK活性(293.66±76.07)U/L相比,非常显著增高(P〈0.01),达到了峰值,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h组血清CK活性(425.51±143.34)U/L与即刻组血清CK活性相比已显著恢复(P〈0.01)。结论:运动后24h骨骼肌的损伤程度最为严重,72h后可明显恢复;大强度运动对CK的活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血清CK活性的变化能够反映运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的状况。

  • 标签: 运动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超微结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B型钠尿肽(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以自愿接受研究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3小时内对两组患者根据同种方法接受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钠尿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的差异性,并比较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检测CK-MB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检出cTnT、CK-MB、BNP的水平分别为0.17±0.9μg/L、77.15±21.23IU/L、545.65±45.36ng/L,显著高于正常组血清中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cTnT、CK-MB和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尿激酶溶栓对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75±4.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21.88±9.63)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对脑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其死亡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 标签: 脑血栓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脑血栓病患61例为研究对象,现将两组病患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人数30人,对照组人数31人,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使用传统法治疗脑血栓;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3个月之后,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相关结果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是一种治疗脑血栓疾病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脑血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使我院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4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2),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血栓中应用尿激酶溶栓,不仅使用安全,同时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且取得效果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脑血栓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重症脑室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脑室引流+尿激酶治疗方案以及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在脑室引流+尿激酶治疗方案以及心理护理模式背景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且总满意率为96.0,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且总满意率为72.0%,由此可见,这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背景下的观察组得到了良好的疗效,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室出血 临床疗效 总满意率 观察组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60/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5%(48/65),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与纤溶指标等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采用尿激酶治疗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患者痊愈37例,显效34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采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完善的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以我院100例患者为资料,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前者给予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后者则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6.0%,而对照组患者则仅有2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48.0%。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缺损评分,试验组患者缺损评分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显著,而对照组患者则未见显著变化,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尿激酶溶栓治疗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优质治疗手段,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极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溶栓治疗 脑血栓 尿激酶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应用溶栓流程,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前、后病情变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无一例死亡,平均住院26d,有效率88%。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护士的紧密配合对溶栓的观察和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掌握肺栓塞溶栓的护理,提高肺栓塞溶栓成功率。方法158例肺栓塞患者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调查分析。结果158例肺栓塞患者用尿激酶溶栓获得成功。结论微量泵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是有效安全的。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取得一种蛋白水解酶,亦可有人肾细胞培养制取,无抗原性,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酶,因而可溶解血栓1。在溶栓过程中,护士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肺栓塞 尿激酶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Rho激酶抑制剂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其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展望。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神经外科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