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肝脏海绵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到本院治疗的72例肝脏海绵血管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B组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B组肝功能优于A组(P<0.0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肝脏海绵血管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介入治疗 肝叶切除术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左额部肿物进行性增大3年余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左额部见一直径约3cm肿物,无红肿热痛,无活动性,听诊未闻及异常。颅骨薄层CT+冠状位重建示(图1A):左侧额骨局部骨质结构异常,骨质膨隆,骨皮质显示不连续,其内可见多发呈放射分布针尖样高密度影。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额骨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肝脏海绵血管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诊断并栓塞治疗。方法在大型C型臂数字减影系统导引下,穿刺股动脉,经股动脉置入导管行超选择肝动脉插管并造影,诊断明确后,给予碘油乳剂(超液态碘油+平阳霉素的混合剂)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结果随访半年,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缩小1/2以上5例,缩小30-40%2例。结论肝动脉插管造影对病变部位,可做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行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有良好的效果,症状完全消失,体迅速缩小,疗效确切可靠,且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微创、病人痛苦少、手术风险小、病程短、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瘤 肝脏 栓塞 介入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女性,70d.出生时左侧额部头皮发现一点青紫色肿块,指压可缩小,肿块迅速增大.入院时肿块呈4.1cm×3.6cm×3.2cm,呈青紫色,质地中等,有弹性.局部无毛发,左颞颌关节运动轻度受限,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颅内未见异常.在全麻下行血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海绵血管.三个月后复查,左侧额颞部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残留和复发.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头皮 头颅CT平扫 术后病理报告 临床资料 关节运动
  • 简介:临床上乳腺海绵血管较少见,笔者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因“左乳肿块1个月”于2015年5月25日到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行健康体检时发现左乳外下象限一肿块,约蚕豆大小,未行特殊治疗。

  • 标签: 乳腺 血管瘤 海绵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血管的临床特点和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011年01月收治的1例海绵血管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辅助检查及术后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及讨论。结果1例脑干海绵血管患者以运动、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延髓部可见混杂的短T1长T2信号,大小约1.2cm×1.5cm×1.6cm,颅脑SWI呈等、低信号,经手术治疗后运动、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得到改善。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血管。结论脑内海绵血管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显微外科治疗脑内海绵血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干 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内巨大海绵血管(GC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内巨大海绵血管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2例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变,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原有头痛完全缓解,视力、视野部分恢复;1例术后发作完全控制;1例拒绝手术,随访2年仍有癫痫发作,尚未出现较严重卒中事件。结论脑内巨大海绵血管应作为一项分类诊断独立出来。“直径/〉6em”的标准比较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判断。一经MRI、CT确诊,手术应尽早实施。病变的完全切除将获得令人满意的预后。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巨大 癫痫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海绵血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海绵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以复习讨论。结果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海绵血管。结论胆囊海绵血管易与胆囊肿瘤相混淆,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胆囊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目的总结颅内海绵血管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颅内海绵血管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碌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变均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卡氏评分(KPS)〉90-100分13例,〉80-90分8例,〉70-80分3例,〉60-70分1例,〉50-60分2例。随访3个月-6年。头痛症状消失8例,好转1例;视力恢复3例,好转2例;急性起病者,生活自理7例,合并不同程度功能障碍3例;头晕、行走不稳治愈1例,好转1例;癫癎病人随访2年无发作。结论硅微手术是治疗颅内海绵血管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海绵血管的不典型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108例肝脏海绵血管患者,分析其不典型影像表现。结果从检查效果来看,MRI检查巨大血管、离心性强化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28.70%高于CT检查(45.37%、27.78%);而CT检查多发液平面血管、带蒂血管及肝血管检出率分别为10.17%、10.19%和6.48%高于MRI检出率(5.56%、2.78%、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CT检查来看,共检出49例,其中30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病变直径在50~145mm,有12例患者带有明显的斑点钙化。结论肝脏海绵血管的影像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学结构有差异,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了解肝脏海绵血管的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后期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不典型影像表现 病理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颅骨海绵血管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例原发性颅骨海绵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原发性颅骨海绵血管为单发,临床症状各异。头颅CT表现为肿瘤呈“日光放射征”改变,周边骨质硬化。头颅MRI示,肿瘤呈T1WI不均匀中-高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颅骨及周边硬化颅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预后良好。术后病理检查示,病变表现为蜂窝肿块,由充填有多量血细胞的囊血管组成。结论原发性颅骨海绵血管较为罕见,手术治疗效果确实可靠;术后病理检查为其最终确诊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颅骨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发作性抽搐一周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体征.MRI示左侧额叶有一异常信号影,23cm×2.0cm×2.0cm,为长T1、长T2信号,有一结节明显增强,囊壁边缘轻度环形强化的病变,周围无水肿带.边界清楚,脑室无受压,中线结构居中.入院诊断为胶质.

  • 标签: 囊状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海绵血管在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上的表现,总结海绵血管的诊断要点。材料和方法:分析43例海绵血管的发病部位,病灶的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的表现以及MRA的表现。结果:海绵血管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铁环征”;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低信号的混杂影,并且大部分可观察到血管状断面的低信号;在MRA上病灶表现为节结的、与正常血管无关系的高信号影。结论:由于MR的信号能够特异地反映海绵血管的结构,它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佳手段。

  • 标签: CAVERNOUS ANGIOMA MR IMAGING MR ANGIOGRAPHY
  • 简介:摘要目的从胰腺海绵血管的个性案例出发,提醒影像学同行,在相关影像学检查出现相应征象后,应高度关注胰腺海绵血管。方法在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B超、CT及MRI检查。MRI检查主要采取平扫加增强检查法。结论胰腺海绵血管虽临床上十分罕见,但B超、CT及MRI检查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一些较为特异性的改变。若MRI平扫发现胰腺行径区巨大块状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则应考虑胰腺海绵血管

  • 标签: 胰腺 海绵状血管瘤 MR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海绵血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6例脑干海绵血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均全切除,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患者新出现外展神经麻痹,5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恢复。1例患者术前呼吸机辅助呼吸2个月,术后呼吸无恢复,半年后死于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平均4.6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干海绵血管符合手术指征的,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全切,愈后良好。对于脑干深部或无症状的海绵血管,可以保守治疗。放疗对脑干海绵血管的效果不肯定,应持谨慎态度。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 显微外科于术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脑部海绵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7年间我院诊断为脑部海绵血管23例,患者采用GE0.5T和1.5T超导型MR机,行脑部常规和部分增强扫描和MRA成像(15例),9例行DSA检查,14例行手术治疗,23例全部行CT扫描。结果海绵血管MRI具有明显特征性表现,但病灶周围脑组织大部分无水肿,病灶无占位表现,病灶内未见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内有轻度的不均匀强化。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脑内海绵血管的首选方法,它能准确显示脑内海绵血管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和病灶内的出血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海绵海绵血管(CHCS)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伽玛刀治疗的12例CHCS病人的临床资料.中心剂量为15.0-30.0Gy,平均(24.0±2.2)Gy;周边剂最为7.5-15.0Gy,平均(12.0±1.2)Gy。结果随访12例,时间6-60个月。病人的术前症状均有所改善。经MRJ检查:肿瘤缩小12例.结论伽玛刀治疗CHCS有明显疗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海绵窦 伽玛刀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海绵血管影像征象。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8例海绵海绵血管病例,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例位于右侧海绵窦,1例位于左侧海绵窦,均呈“葫芦形”生长,CT呈高密度,MRI显示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1例病例误诊为脑膜,3例病灶手术切除。结论海绵海绵血管影像学表现具有其特征性,但仍与鞍旁及颅底脑膜、神经源性肿瘤、垂体影像表现近似,需认真分析病灶,减少误诊率。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窦 CT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