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股骨折患者60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经我院治疗后,60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经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股骨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以骨折线是否位于髋关节囊内,分为囊内骨折和囊外骨折,绝大多数患者为囊内骨折。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6%,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并发症亦多,目前仍是骨科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就股骨骨折有关的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的血供 股骨颈基底部 缺血坏死 人工关节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对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人心理和生活上的负担。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42例股骨骨折患者采取不同的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的手术后出现骨折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股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其做好充分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术后精心护理,强调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结果5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围手术期制定合理的计划,精心护理,对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 精心护理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外伤性损伤,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伤后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何做到精心科学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对此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股骨骨折病人62例,根据此病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术后的康复锻炼,为提高手术质量做准备,同时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对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又降低了伤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护理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fractureofthefemoralneck)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占全部骨折总数的3.58%,它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股骨股骨干之间形成2个重要的角度,干角与前倾角。干角股骨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10°~140°,平均127°。前倾角下肢中立位股骨头与股骨干在冠状面上形成角度,正常为12°~15°。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来自旋股内动脉主干之终末支,外骺动脉约2~6小支由股骨头颈交界之外上部进入股骨头,供给股骨头之外侧2/3~3/4;其次是旋股外动脉发出的下骺动脉,有l~2支在股骨头软骨内下缘进入头部,供头内下1/4~1/2;圆韧带动脉发自闭孔内动脉,一般供给股骨头凹窝部分。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护理经验。方法回顾40例老年股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护理,本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科学合理护理,可避免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护理
  • 简介:一、Pauwels角分类可分为Ⅰ型:小于30°(即内收骨折);Ⅱ型:30°-50°;Ⅲ型:大于50°(即外展骨折)。内收骨折是指远端骨折与两髂嵴联线所形成的角度(称Pauwels角)大于50°;而外展骨折是指此角小于30°;前者属不稳定骨折,容易变位,而后者属于稳定骨折,如果继续受到暴力或移位应力,处理不当可转变为不稳定骨折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分类 不稳定骨折 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股骨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患者。(1)14例股骨干上1/3骨折分别使用空心螺钉、钢板固定、动力髋螺钉等方式固定。(2)30例股骨干中1/3骨折其中14例延迟诊断,分别采用股骨空心钉与股骨干钢板内固定;16例骨折早期已确诊,分别行空心钉、加压钢板、股骨重建髓内钉等方式固定。(3)16例股骨干下1/3骨折4例延迟诊断,采用空心钉固定;12例使用空心钉与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7年,(1)58例股骨骨折患者于术后17~33周骨折愈合;58例股骨骨折患者于术后13~30周骨折愈合;(2)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结论临床中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骨折发生率较低,但漏诊率较高,同时治疗复杂,应通过股骨骨折部位与股骨骨折位移程度确定内固定方式而进行治疗。

  • 标签: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骨折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7年4月-2019年3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66例高龄股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各33例。结果对比护理效果可见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P<0.05),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龄股骨骨折病患围手术期增加实施更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护理干预对策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应予以重视。

  • 标签: 高龄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37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AO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一级愈合,无感染病例发生。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行AO螺钉内固定者,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20周,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螺钉滑出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者,无假体下沉及松动,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老年股骨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结合患者年龄、骨折类型、一般情况及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综合决定。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这种骨折在所有骨折当中所占的比例在3.58%左右。对于股骨骨折的患者来说,大多数是老年人,在所得到的文献资料当中发现这类型骨折的高发年龄阶段是60岁到80岁,并且在理性当中的发病远远多于男性,这有可能和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可能受到内科疾病的影响,导致他们的肢体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80岁以上的患者来说,因为自身身体方面的原因,日常下地活动量比较少,或者并不能够下地进行活动。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因为雌激素分泌的降低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总的来说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是股骨骨折的好发人群,随着中国进一步进入到老龄化的社会,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主要对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治疗的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希望能够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骨折 手术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引言:随着人口年龄的老年化,加上生活条件的转变,体力劳动强度的减少,人们骨质强度逐渐改变,股骨骨折病人逐渐增多。经过反复的临床鉴证,对股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已经是成熟的经验对没有移位的骨折进行螺钉固定。亦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加上现代手术条件,麻醉药品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安全性逐渐增加,以及多数老年人对耐受手术的打击比耐受长期卧床给机体带来得打击要强,所以对股骨骨折均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的方法则有多种,以人工关节置换和螺钉固定,老年人股骨头下型经型较常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病人 手术方法 老年人 体力劳动强度 早期下床活动 人工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