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损伤(ALI)小鼠模型中离体气体容积(excisedlunggasvolume,ELGV)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ELGV和密度与动物模型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LPS4h组、LPS24h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LPS各组建立ALI模型。各组采用密度测量仪测量ELGV和组织密度,同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ALF)、湿/干重(W/D)比值测定以及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急性损伤小鼠LPS4h组【(0.440±0.027)cm。】和24h组【(0.354±0.025)cm。】ELGV明显高于对照组【(0.217±0.011)cm3】,LPS24h组ELGV明显低于LPS4h组;LPS4h组【(O.363±0.030)g/cm3】和24h组[(0.497±0.038)g/cm。】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606±0.016)g/cm3】,LPS24h组密度明显高于LPS4h组(P均〈0.05)。结论ELGV和密度可以作为监测和评价急性损伤动物模型形态学改变的可行性指标。

  • 标签: 离体肺气体容积 肺密度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患者为34岁女性,有糖尿病病史6年,血糖控制不佳,以快速进展的呼吸衰竭、腰痛及发热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可见双多发随机分布的结节团块影合并右侧肾周混杂密度影,外周血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肾周脓肿引流液二代测序结果均回报肺炎克雷伯菌,经肾周脓肿穿刺引流、积极抗感染、控制血糖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胸部CT可见结节团块影吸收,遗留多发空洞,肾周脓肿减少。播散性肺炎克雷伯菌致死率高,肺部及肾脏的影像判读可帮助诊断,监测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密度测定在肺气肿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经CT诊断的90例不同病理类型肺气肿患者及80例正常实验者的临床资料,对各位用螺旋CT在门、尖、横隔进行平均密度测定,比较两组实验者的平均密度差异。结果90例肺气肿患者较正常实验者密度明显下降,P<0.05;其中,不同类型的肺气肿患者间密度也存在着相互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密度检测在临床诊断肺气肿患者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十分有利于肺气肿患者的早期定性及分型诊断。

  • 标签: 螺旋CT 肺密度测定 肺气肿 诊断
  • 简介:目前,低密度纤维板是市场的宠儿,但是密度又影响了机械强度。正因为如此,MarkIrle博士指出,密度板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生产线。木质人造板的机械性能通常随着他们的密度增加而增加。这一正比关系在刨花板和纤维板上的表现尤其明显。对于一个特定的人造板类型而言,相同的原材料在特定的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

  • 标签: 低密度 木质人造板 生产线 机械强度 MARK 生产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不同权重迭代低剂量CT 扫描体模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可行性。方法应用 CT 在不同迭代(0%、 20%、40%、60%、100% )条件下扫描含有大小 3mm、5mm 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胸部体模。由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在 窗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并比较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结果 主观评价 80%及 100%的迭代主观评分较 0、 20%、 40%、 60% 低。随迭代权重增加,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以 0%为参照,分别降低 33.3%、 59.3%、 78.1%、 90.4%、 97%。不同 迭代权重的图像平均噪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迭代权重增加,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没有明显影响;实 验条件下可以在低剂量条件下发现微小磨玻璃密度结节。

  • 标签: 迭代重建 磨玻璃密度结节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乂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原肺动脉高压Wistar大鼠返回平原后、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变化规律;通过低压低氧、脱高原的变换规律研究,寻找重返平原后、骨髓MVD改变是否具有可逆性。方法实验组Wistar雄性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处理30天后重返平原,分别选低压低氧10d、20d、30d、重返平原10d、20d、30d、90d为时间点,每时间点随机抽取14只大鼠进行右肺中叶、左侧股骨组织取材,经固定、包埋、切片、染色,测定、骨髓MVD。对照组在平原喂养按照上述方法处置。结果随着低压低氧时间不断增加,大鼠骨髓、MVD显著增加,骨髓MVD30天时达最高值,MVD在低压低氧10天、30天呈双峰分布,重返平原10天后和骨髓MVD显著减少,与低压低氧30天组比较有差异;此后持续缓慢降低,30天时接近平原对照组水平;骨髓、MVD之间呈正相关(γ=0.559P=0.01)结论随着低压低氧环境持续骨髓、MVD逐渐增长,两者具有同步性,脱高原环境后10天左右快速降至正常水平,脱高原适应后骨髓、MVD具有可逆性。

  • 标签: 重返平原 肺MVD 骨髓MVD
  • 简介:比重(specificweight)与密度(density)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物质每单位体积的重量,后者是指物质每单位体积的质量。重量随所处重力场位置的不同和大气压大小的变化,其大小和方向都相应产生变化,是一个矢量。对于在真空条件下和非真空条...

  • 标签: 计算密度 体密度 折算质量 液体介质 约定条件 每单位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区CT图像最大密度投影(MIP)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慢性阻塞性疾病(慢阻)识别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1年5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01例,其中慢阻组101例,健康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均进行胸部薄层CT图像扫描及功能测试。首先,获取所有CT图像序列区的MIP图像;其次,以MIP图像为输入,基于改进的残差网络(ResNet)构建慢阻识别模型;最后,考察不同层数的ResNet模型对性能的影响。应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下面积(AUC)评估网络的识别效能。结果ResNet26的慢阻识别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1%、76.2%、76.0%、76.2%、76.0%,AUC为0.855(95%CI:0.799~0.901);ResNet50的慢阻识别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6%、76.2%、79.0%、78.6%、76.7%,AUC为0.854(95%CI:0.797~0.900);ResNet26d的慢阻识别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83.2%、81.0%、81.6%、82.7%,AUC为0.885(95%CI:0.830~0.926)。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的基于区CT图像MIP与深度CNN的慢阻识别模型,可实现准确的慢阻识别,为慢阻早期筛查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神经网络(计算机) 体层摄影扫描仪,X线计算机 最大密度投影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内直径≤10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groundglassnodule,p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3月-2016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经CT检查确诊为肺部pGG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一病灶,结节最大径≤10mm,确诊后接受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内病灶是否增大和(或)出现实性成分,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56例,前者病灶增大和(或)出现实性成分,后者病灶大小无变化且始终未出现实性成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有统计意义的项目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χ^2=0.0487,P=0.8463)、年龄(t=0.1793,P=0.8583)、结节直径(t=0.4919,P=0.6245)、结节形状(χ^2=0.0360,P=0.8700)、病灶边缘特征(χ^2=2.4550,P=0.3071)、瘤界面清楚情况(χ^2=0.2887,P=0.61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结节密度(t=2.2296,P=0.0292)、空气支气管征阳性率(χ^2=6.4240,P=0.0119)、血管改变阳性率(χ^2=5.8159,P=0.017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密度(χ^2=5.0306,P=0.0249)、空气支气管征(χ^2=5.2295,P=0.0222)是肺部≤10mm的pGGN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改变是其非独立相关因素(χ^2=1.9711,P=0.1603)。结论:对于肺部≤10mm的pGGN患者,结节密度≥-500HU或空气支气管征呈阳性时应加强监测,以早期发现进展并及时给予治疗。

  • 标签: 纯磨玻璃 密度 结节 肺肿瘤 进展
  • 简介: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属性.仅仅了解这些文字,还不能说明你了解了密度.下面请跟我来吧.

  • 标签: 密度 物质组成 质量 体积 物体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fGGO)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内非实性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因此发现和正确判断fGGO已是影像工作的热点和难点。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
  • 简介:质量和密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谈到质量时,人们常说: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多少;而谈到密度时,人们常说:物质的密度是多少多少?

  • 标签: 物体 密度 区别 联系 概念 物质
  • 简介:骨骼一直处于更新状态。骨骼的组成与构造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都在变化着。这种可变性具有重要的健康暗示,因为许多医疗状况会在生命的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影响着骨髂。亍解这些疾病需要对骨骼生理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标签: 密度测定 骨骼 可变性 生理学
  • 简介:香港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大都市之一,每1平方公里的香港土地上平均居住了6700人。其中大多数人居住在高层公寓楼中。在“密度建筑”(ArchitecureofDensity)系列中,德国人MchaelWolf研究了这些城市街区。Wolf在香港工作生活了10年,“如果我在香港待了10年却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城市,将来离开后我一定会感到后悔”,自2002年起,他开始为这个城市拍摄肖像,但这些肖像中几乎看不到人物的身影。他感兴趣的是人们使用的物品和生活的空间。

  • 标签: 建筑密度 展览 城市街区 高层公寓楼 人口密度 香港
  • 简介:散文的思想和深度是由散文的密度决定的。而决定散文密度的是语言。在我看来,一篇散文优劣首先是写作者语言运用,先看它的语言是不是有特质、有活性、有韵味,这决定一个写作者水平的高低。因为语言并不仅仅是形式。我们谈到散文的语言,大体是状物和抒情,天体是修辞和审美,大体是词和句,这

  • 标签: 散文 密度 语言运用 写作者 思想 修辞
  • 简介:密度纤维板(MDF)乍看起来其密度是一致的,但实际是其有不同的密度层。中密度纤维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表面非常光滑,加工性能优异,是均质的板材。这些优异的特性部分是由于中密度纤维板是由纤维组成的,但中密度纤维板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背后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将这些纤维压缩成板材的工艺。

  • 标签: 中密度纤维板 表面密度 强度 力学性能 性能优异 纤维组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中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OPD及慢性阻塞性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与跟骨骨密度指标(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3 876名研究对象,男性COPD患病率为34.3%(3 130/9 125),女性COPD患病率为23.2%(3 416/14 751)。以健康男、女性为参照,男、女性COPD患者的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均降低,男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87(-1.37~-0.36)、-3.42(-5.42~-1.43)、-1.53(-2.34~-0.71),女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66(-1.09~-0.23)、-2.24(-3.92~-0.55)、-1.06(-1.71~-0.40),男性中下降幅度更大(交互作用均P<0.05)。GOLD分级与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呈负相关,且存在线性趋势(线性趋势检验均P<0.001)。亚组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0岁、男性低体力活动水平者、男、女性非超重/肥胖者中COPD患者骨密度下降幅度更大。结论COPD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应加强对COPD患者骨密度的关注,尤其应关注年龄大、体力活动水平低、非超重/肥胖的COPD患者。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分级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