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多学科护理团队用于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糖尿病肾病患者 86 例(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随机分为多学科团队护理的观察组( 43 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43 例),观察患者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遵医行为各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P < 0.05 。 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应用 多学科护理团队,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多学科护理团队 糖尿病肾病 护理
  • 作者: 邱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分析分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2月~ 2022年12月肾科护理实习生98名。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患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A组),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工作人员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方式进行教学(B组),并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B组实习护士理论评分为(92.16±3.52)分,基础护理操作评分为(94.28±3.75)分,专科护理操作评分为(91.09±3.38)分,护理程序评分为(90.82±3.88)分。A组实习护士理论评分为(86.32±1.85)分、基础护理操作评分(87.34±2.06)分、专科护理操作评分(85.33±1.72)分、护理程序评分(85.35±2.0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全员参与教学满意度(96.06±3.37)分、教学教师满意度(95.93±2.88)分、教学质量满意度(96.46±2.48)分;A组教学满意度为88.06±2.05,教师满意度为91.45±1.06,教学质量满意度为91.89±1.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提高肾内科护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护理实践效果和护理教学满意度。

  • 标签: 肾病;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病学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分阶段教学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在肾病学科实习的护生32例,这些护生接受随机分组后在实习期间分别配合分阶段教学和常规方式教学,对比两组护生的学习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素质能力得分、表现能力得分和对带教的满意度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肾病学科 护理带教 分阶段教学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病学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分阶段教学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在肾病学科实习的护生32例,这些护生接受随机分组后在实习期间分别配合分阶段教学和常规方式教学,对比两组护生的学习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素质能力得分、表现能力得分和对带教的满意度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肾病学科 护理带教 分阶段教学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病学科临床带教教学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根据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的期间的32人肾病学科本科室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两组各16名;对研究者的实习生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授,传统教学组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结果。结果:传统教学组的实习生在病历分析考试成绩及五项能力自我评定比PBL教学组低,P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带教 肾病学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带教路径表对肾病学科临床护理教学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肾病学科实习生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带教路径表两种方式实施带教活动,观察不同带教方式对护生成绩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采用护理带教路径表的方式对肾病学科护生实施带教活动后,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生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病学科的护生实施护理带教路径表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可进一步提升护生的成绩,护生对该种带教模式的评价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带教路径表 肾病学科 护理教学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肾病(DN)护理中多学科护理团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对照研究为主,以两个小组形式纳入研究对象,共计纳入78例,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39例,均符合DN诊断标准,临床治疗期间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多学科护理团队护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显示观察组更高(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N护理期间实施多学科护理团队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同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多学科护理团队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学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2021年7月接收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多学科护理模式,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模式 糖尿病肾病 血糖水平 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 简介:胶原Ⅲ肾病(collagentypeⅢglomerulonephroPathy),又名胶原纤维性肾小球病(collagenofibroticglomerulopathy),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罕见的特殊的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出现大量异常Ⅲ型胶原沉积,它由超微结构发现胶原纤维,经免疫荧光染色判定为Ⅲ型胶原而命名。1979年Arakawa等首先报告2例患者,其肾小球内存在胶原纤维,而无指甲-髌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当时并未证实肾小球内胶原纤维的类型,直至1990年Ikeda等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首先证实了肾小球内沉积的胶原为Ⅲ型胶原。1991年Arakawa等和Imbasciati等将该病命名为胶原Ⅲ肾病,目前沿用的胶原Ⅲ肾小球病(collagentypeⅢglomerulopathy)由1991年Imbasciati等命名。

  • 标签: 胶原Ⅲ 肾病 肾小球病 胶原纤维 Ⅲ型胶原 免疫荧光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肾病学科护理带教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本院肾病学科实习的护生32例,对其接受随机分组后在实习期间分别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常规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生的出科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和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肾病学科 护理带教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肾病学科护理带教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本院肾病学科实习的护生32例,对其接受随机分组后在实习期间分别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常规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生的出科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和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肾病学科 护理带教 作用
  • 简介:摘要报告1例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肾组织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合并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特异性抗体阳性,亦排除了IgA非特异性沉积的可能。经激素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快速缓解。提示对于膜性肾病合并肾组织有IgA沉积的患者,除了需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鉴别IgA是否为特异性沉积亦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使用。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受体,磷脂酶A2 诊断,鉴别 膜性肾病 半乳糖缺乏IgA1
  • 简介:内科医师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针对妊娠对孕妇远期健康和肾功能、以及肾病及其治疗对胎儿的风险给女性肾病患者提出建议。具体建议应该包括疾病及其治疗对生育的制约、现有治疗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孕前如何进行必要的调整。理想的做法是,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准备怀孕前讨论,以便医师能给予正确的建

  • 标签: 肾病 妊娠 尿蛋白 超声检查 孕前检查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固定病种合同式带教法在肾病学科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接收的 40 名肾病学科学生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 20

  • 标签: 固定病种合同式带教 肾病学科 护理查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