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块钙化采用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在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集整理,均为乳腺肿块钙化患者,56例均由本院提供,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恶性肿块设定为对照组(n=28),良性肿块设定为试验组(n=28),两组的检查方法均为多普勒超声,就乳腺肿块钙化情况展开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弧形钙化率、粗钙化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微钙化率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予以超声技术诊断可对钙化类型进行准确识别,提高早期确诊率,适合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技术 微钙化
  • 作者: 崔艳苓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14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14期
  • 机构:大城县中医医院超声科 河北 大城 0659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乳腺肿块钙化的诊断当中,超声诊断的具体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1—11 月份收治的 41 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41 名女性为参照组,两组对象都需要接受超声诊断,对其微钙化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研究组对象的微钙化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乳腺肿块钙化的诊断方式选择中,让其接受超声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实施。

  • 标签: 超声诊断 微钙化 乳腺肿块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钙化病人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6例乳腺肿块钙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扫描,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组微钙化检出率高于良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粗钙化、弧形钙化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斑点状微钙化低于良性组,弧形簇状微钙化高于良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细点装维钙化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有效识别乳腺肿块钙化的类型。

  • 标签: 超声 诊断 乳腺肿块 微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钙化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次入选者都采取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利用超声了解患者的钙化灶情况。结果:发现良性肿瘤患者多见微钙化灶,同时微钙化灶分布情况主要是簇状分布;恶性乳腺疾病患者多为粗钙化与弧形钙化灶,良性、恶性乳腺患者的钙化灶类型对比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乳腺肿块 微钙化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超声诊断乳腺肿块钙化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经乳腺钼靶检出乳腺肿块钙化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性诊断研究,患者乳腺穿刺病理诊断前均接受乳腺肿块钙化病灶超声诊断检查,病理检查结束后,依据患者乳腺肿块病理性质诊断结果分组,良性组52例、恶性组30例,分析两组乳腺肿块钙化超声诊断结果差异。结果:对比两组超声诊断结果后可知,恶性组患者微钙化灶检出率为83.33%,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显著,P0.05;钙化灶分布成像特征分析后可知,恶性患者钙化点簇状分布占比高于良性组,散点状分布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诊断准确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乳腺肿块钙化的效果和准确率。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7年度1月-2019年度1月的乳腺肿块钙化患者,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超声诊断方式与钼靶诊断,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0.00%与对照组检出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误诊率5.00%和漏诊率5.00%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肿块钙化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取得显著效果,与钼靶诊断效果相当,均能提高准确率。

  • 标签: 超声 乳腺肿块微钙化 效果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肿块钙化性质及临床用效果。方法:以我院80有乳腺肿块钙化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影像学特点和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结果:经病理检查发现80例患者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在钙化类型构成中差异显著(P

  • 标签: 高频超声 乳腺肿块 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早期发现乳腺恶性肿块微小钙化点病变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至今200例乳腺检查患者中发现肿块钙化进行研究。结果200例乳腺检查患者中,发现15例伴微小钙化的恶性肿块,均经病理手术证实。结论高频超声对早期发现乳腺恶性肿块微小钙化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频超声 早期 乳腺恶性肿块微小钙化点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技术应用于乳腺肿块钙化诊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钙化患者,根据肿块良恶性分组。对照组为恶性肿块患者,观察组为良性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组乳腺肿块内微钙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微钙化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超声技术能够将乳腺组织中的微小异常清晰地展现出来,且因其非侵入性、高度敏感性等优势,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有力工具。

  • 标签: 超声技术 乳腺肿块微钙化 诊断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钙化性质的临床意义及灵敏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和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诊断符合率、良性预测值及恶性预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检查出乳腺肿块钙化的性质,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

  • 标签: 高频超声 乳腺肿块 钙化
  • 简介: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在动态增强MR(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mages,DCE-MRI)图像上的表现及DCE-MRI联合乳腺X线摄影术(mammography,MG)对该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非肿块型单纯钙化的乳腺病变在MG及MRI上的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G及DCE-MRI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102例病变中,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59例。良恶性病变的钙化形态及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以单发点状钙化为主(13/43,30.23%),恶性病变则以成簇分布的点状钙化为主(22/59,37.29%)。DCE-MRI图像上,可疑良性钙化病变多表现为无强化,可疑恶性钙化病变以非肿块样强化多见,TIC曲线以平台型为主(P<0.001)。DCE-MRI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G,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DCE-MRI检查的灵敏度明显优于MG(P=0.012)且具有较高特异度(P=0.5)。与单用MG检查相比,MG与DCE-MRI检查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灵敏度(P=0.001)。结论:不同钙化形态及分布的病变在MRI上的表现不同。对于MG检出的非肿块型乳腺钙化病变,结合DCE-MRI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效能。

  • 标签: 乳腺病变 钙化 乳腺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女,3岁,出生后1周时发现右腮腺区花生米大小肿物,渐进性增大,第一次术后3个月复发并且快速生长,因“右腮腺肿瘤术后复发6个月”入院。查体:双侧颌面部不对称,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腮腺区可及5.0cm×4.5cm大小肿物,质中偏硬,无明显压痛。口腔黏膜及咽扁桃体无明显异常,腮腺导管口未见异常分泌物。无家族性疾病史。全麻下行右腮腺区肿物扩大切除术。

  • 标签: 腮腺 成涎细胞瘤 涎腺肿瘤
  • 简介:钙化防御”一词最早来源于1962年Selye的动物实验。以后Coates认为钙化防御是钙沉积相关的小动脉病变,因此命名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似乎更确切,但文献仍沿用“钙化防御”。国内张凌等2002年报道了3例钙化防御。1996年至2006年期间我们发现2例钙化防御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钙化防御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动物实验 动脉病变 钙沉积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又名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是好发于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患者的系统性血管钙化综合征,该病罕见且预后恶劣。近年来钙化防御研究在早期诊断与药物治疗方面有显著进展,其中非创伤性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硫代硫酸钠(sodium thiosulfate,STS)使用方案的改良以及新型血管钙化抑制剂SNF472疗效与安全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最为引人注目。本文就近年来上述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钙质沉着症 诊断 治疗 预后 钙化防御 终末期肾脏病
  • 简介:摘要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不良临床事件和心血管全因死亡密切相关。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又称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类特殊的血管钙化性疾病,以系统性小动脉钙化引发剧烈疼痛伴皮肤损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CKD患者。钙磷等矿物质代谢紊乱已被证明可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目前,CKD血管钙化钙化防御的治疗仍缺乏针对性药物。肌醇六磷酸六钠盐(SNF472)是一种新型血管钙化抑制剂,现有研究证实,它可以直接抑制钙磷晶体的形成,阻断异位钙的生成和沉积,发挥治疗血管钙化的作用。SNF472在近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综述了SNF472的作用机制和到2022年10月为止与疗效和安全性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血管钙化 治疗 钙化防御 SNF472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部肿块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血常规、血沉可对恶性肿瘤、血液系肿瘤及肝硬化有诊断价值。

  • 标签: 腹部肿块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