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肿瘤血管新生与肾癌干细胞的相关。方法应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提取分离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肾癌干细胞(RCSCs),随后利用qRT-PCR和Western 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不同微血管密度(MVD)肾癌组织来源的肾癌干细胞标志物CD105、Sox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肿瘤血管新生标志物与肿瘤干细胞调控基因相关。结果高MVD肾癌组织来源的RCSCs中干细胞标志物CD105和Sox2基因分别升高(2.34±1.77)倍和(3.92±1.41)倍(PCD105<0.01,PSox2<0.05),蛋白水平升高(5.12±3.31)倍和(4.90±3.30)倍(PCD105<0.05,PSox2<0.01)。高达30%的干细胞促“干性”调控基因与血管新生基因CD31/PECAM1、KDR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有64个基因同时与CD31/PECAM1和KDR基因存在强正相关关系(r>0.6,P<0.05)。结论肾癌高微血管密度与肾癌干细胞存在强相关

  • 标签: 肾肿瘤 癌,肾细胞 血管新生 微血管密度 肾癌干细胞
  • 简介:摘要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路中的一些关键因子或受体,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目前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肿瘤 抗血管生成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最早是作为轴突导向分子collapsin/semaphorin的受体被发现,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引导轴突选择正确途径以成功到达靶区,与此同时又可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共受体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新生中发挥作用。近来的研究表明NRP-1可通过依赖于VEGF和独立于VEGF的方式参与调节肿瘤血管新生,在肿瘤生长转移中发挥作用。

  • 标签: NEUROPILIN-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肿瘤
  • 简介:摘要本文对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针对近年来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体内外筛选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肿瘤 血管新生 抑制剂 筛选模型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高度异质导致难以对其进行精准评估,从而不利于其个性化治疗的实践与发展。肿瘤新生血管参与肿瘤异质的形成,并在乳腺癌治疗反应、预后复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如何更好地借助肿瘤新生血管来评估乳腺癌发生发展并推进精准治疗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乳腺MRI影像组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高通量提取和定量分析的优势不仅能无创提取肿瘤及其新生血管的生物学相关信息,而且能进一步从分子及基因水平实现对肿瘤新生血管相关因子及通路的表征,因此乳腺MRI影像组学在评估肿瘤新生血管中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乳腺MRI影像组学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其肿瘤新生血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肿瘤新生血管 血管因子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如果稿变发生在负责心肌灌注的小血管,上述方法是无能为力的。近年,血管新生疗法的出现,其作用机制不是解决血管的阻塞.而是利用血管生长因子刺激微小血管新生,从而解决小血管病变的问题。目前用于治疗目的的血管生长因子主要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直接或用其他载体间接将基因注入缺血的局部。动物和临床实验已经显示血管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微血管的增生.改善组织供血和改善器官的功能。

  • 标签: 血管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血管新生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此次分析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抗血管新生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较之参照组的71.88%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抗血管新生治疗,可对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产生有效的控制作用,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抗血管新生治疗 血液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新生血管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对于药物及手术普遍反应不良的难治致盲眼病。早期应用降眼压药物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有效,及时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控制视网膜缺血性原发病可有效减少新生血管在眼前段的发生率。当发生明显的房角粘连时,可行传统的滤过或引流管植入手术,但结果不尽如人意。目前手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被认为是改善预后的一种新方法,但对眼压的控制结果不良。一些新兴的针对睫状体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改善眼压可获得较好效果,然而针对NVG患者哪种治疗选择更好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88-193)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新生血管青光眼是非常难治疗的眼部疾病,具有导致患者失明的风险。广泛视网膜缺血是引起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主要发病原因,以控制眼压和控制视力为主要治疗措施。本文针对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治疗展开综述。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 进展
  • 简介: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高血脂的药物。近年来他汀类药物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洛伐他汀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培养并建立了鸡胚尿囊膜(CAM)模型,建立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体系,考察洛伐他汀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10,20mg·kg^-1洛伐他汀灌胃给药可抑制荷瘤小鼠体内高转移Lewis肺癌肿瘤的生长及转移(P〈0.05,

  • 标签: 抗新生血管形成 抗肿瘤作用 洛伐他汀 机制研究 他汀类药物 生长和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生血管治疗是一种很有效的抗血管新生化疗方法,它通过将细胞毒药物运送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从而破坏新形成的血管,达到间接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近来有报道表明,APRPG五肽可以特异性地与肿瘤新生血管结合。我们使用APRPG与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共聚物(DSPE-PEG-APRPG)来修饰脂质体,探讨包载多柔比星的新生血管靶向的脂质体(APRPG-LP)对Lewis肺癌(LLC)肿瘤的抗肿瘤效果。结果表明,APRPG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体相比于普通的多柔比星脂质体(LP),游离多柔比星溶液(FreeDOX)和生理盐水(saline),既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P〈0.001).又显著地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P〈0.01),这是由于APRPG—LP可以破坏肿瘤新生血管,更加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因此.APRPG—LP是一种较好的能将药物靶向输送到肿瘤新生血管部位的药物载体。

  • 标签: 脂质体多柔比星 抗肿瘤效果 血管新生主动靶向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肺血管疾病不仅包括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肺血管病变,也包含肿瘤自身导致的肺血管损害,二者均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需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全面认识和重视。本文将主要针对肿瘤相关肺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肺血管疾病 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rides,MOO)对AMI后大鼠心室重构(VentricularRemodeling)的干预及缺血心肌组织局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EndothelialGrowflaFactor-B.PDGF-B)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ns-likeTyrosineKi2nase-1,Flt-1)的蛋白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MOO促进治疗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为心脏组织工程学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假结扎组10只开胸分离冠脉后只穿线不结扎外,其余50只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能心丸(30mg·kg^-1·d^-1)阳性药对照组,MOO小、中、大(0.7g·kg^-1·d^-1、1.4g·kg^-1·d^-1、2.8g·kg^-1·d^-1)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均于手术后24h内开始给药,模型组及假结扎组每d用与药物组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6w后处死。心肌取材进行心脏大体及一般组织形态学观察,测定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VentricularMassIndex,LVMI),观察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心率变化(ChangingRateofHeartRate,CROHR),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PDGF-B、Fit-1蛋白表达的情况,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光密度值(OpticalDensityValue,ODV),并进行半定量分析。

  • 标签: 治疗性血管新生 巴戟天寡糖 血管新生机制 Wistar大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新生血管青光眼(NVG)的病因、预防及病例管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3例白内障术后发生NVG的临床资料。结果白内障术后发生NVG的时间为3个月。就诊时NVG为闭角型青光眼期或开角型青光眼期。引起NVG的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其眼底特征为视网膜出血不严重,容易漏诊。2例给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1例因无光感,行引流阀植入术。结论对于伴有未控制稳定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有诱发新生血管青光眼的风险,故在白内障术前尽可能详细检查视网膜,尤其是合并全身基础病的患者,及时发现合并存在的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在白内障术前先治疗视网膜病变。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新生血管性 病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血管青光眼发病原因,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统计我院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患者主要发病因素。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24例(42.9%),为第1位,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者17例(30.4%),占第2位,另外还有由眼缺血综合征、眼外伤、慢性闭角青光眼以及慢性色素膜炎引起者,均在10.0%以下。结论就国内目前现状而言,新生血管青光眼发病原因主要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又以中央静脉阻塞者为主,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占第2位。

  • 标签: 新生血管性 青光眼 发病原因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