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早期手术的原因以及临床处理。方法分析研究我院普外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实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原因主要为消化道出血、吻合口周围疝、残胃排空障碍、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50例患者通过手术48例临床治愈,死亡2例,病死率为4%。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以及操作方法,并且了解各种并发症,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胃肠外科再手术 并发症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胃肠外科早期手术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14岁-80岁,平均年龄47岁,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结果90例胃肠外科患者经早期手术,平均住院时间28天,治愈88例,治愈率96.4%;因首次手术时处理失误,手术后由于严重感染而诱发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占3.6%。结论本院采用有效的、规范化的治疗方法,为胃肠外科早期手术临床诊治提供准确依据,减少手术时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从而减少手术诱发的并发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生活负担。

  • 标签: 胃肠外科再手术 早期 并发症 处理失误
  • 简介:摘要讨论胃肠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通过建立胃肠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确定各项护理质量;首先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通过小组研究填补漏洞,完善后实施;然后准确记录每次护理的结果,作总结分析;最后,用外科护理评价指标来评价这次护理的成果。

  • 标签: 胃肠外科 围术期 护理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效果评价,以期为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一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42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临床资料,42例胃肠肿瘤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予以治疗,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胃肠肿瘤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之后,30例患者完全康复,康复率为71.42%;9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1.42%;3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7.14%。结论通过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讨论胃肠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通过建立胃肠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确定各项护理质量;首先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通过小组研究填补漏洞,完善后实施;然后准确记录每次护理的结果,作总结分析;最后,用外科护理评价指标来评价这次护理的成果。讨论胃肠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通过建立胃肠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确定各项护理质量。

  • 标签: 胃肠外科 围术期 护理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初次下床时间、血清白蛋白术后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胃肠手术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肠手术 围术期护理
  • 作者: 张凯贾秋华刘学胜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加速胃肠功能康复应用进展进行探究。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来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抽取76例,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法,观察组采取加速康复的治疗手法。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加速康复的手法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负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的核心是减少围术期创伤应激,促进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围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最早,但持续时间最长。围术期各项处理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直接影响到ERAS的实施。本文针对ERAS的各项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影响进行论述。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标准治疗仍是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治疗。然而,半数治疗有效的患者在2年内会出现继发性药物抵抗,导致疾病进展。经过外科学界10余年的积极探索,辅助性外科手术目前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的生存获益,尤其在一线治疗有效、肿瘤负荷不高、能够实现彻底肿瘤清除(R0或R1)的前提下施行手术。伊马替尼局限性进展接受手术治疗是否获益的证据有限,但进展病灶切除后应该及时更换二线治疗,以延长生存获益,改善预后。一线治疗出现广泛性进展不建议手术治疗;二线或以后的靶向治疗追加手术能否获益仍存争议。因此,对于复发转移性GIST,外科手术应该以彻底的病灶清除为目标,在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情况下施行。总体而言,每一例晚期GIST的手术决策都应该经过多学科讨论后制定,兼顾安全、改善症状和增加生存获益。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靶向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实验组(32例: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果:实验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围手术期护理 胃肠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成人胃肠减压时胃管置入长度,以达到更好的胃肠减压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置入胃管的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为45cm~55cm。观察组胃管插入长度为发际到脐的长度为55-65cm。结果观察组在插管到位、有效引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普外科成人胃肠减压插管深度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再延长10cm~15cm。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成人 胃肠减压置管 置入长度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胃肠动力影响很大,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由于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应激状态,以及手术所导致的消化道结构和功能改变,术后常可发生各种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变化。结论不同部位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

  • 标签: 普外手术 胃肠动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统计肠胃外科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概况,从而更好的为应用营养支持提供医学证据。方法利用抽样法,对医院的300名患者进行筛选,通过对比NRS的适用性、营养风险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数据来体现营养支持对于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NRS对术后并发生发横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缩短术后节食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结论对手术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十分必要,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合理地应用营养支持能有效地改善预后。

  • 标签: 胃肠外科 营养状况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急诊胃肠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腹腔镜(研究组)组60例,开腹(对照组)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创口大小、恢复时长做以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创口大小、恢复时长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探查和手术治疗胃肠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综合诊断和治疗的优点,体现了微创手术的特点和较少的手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腹腔镜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外科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史无前例的2020年已经过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全世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格局发生巨变。我国迅速控制了疫情传播,医疗很快恢复正常状态,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胃肠外科手术已经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鉴于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国内外人员及交通往来受到极大影响,许多学术会议取消或改为线上举行,疫情极大加速了微创手术线上传播方式的普及,而国内外在疾病谱、手术技术、微创技术热点、手术设备与器械等方面开始出现分化与区别。针对2020年发生的特殊情况,笔者对微创胃肠外科手术技术平台、手术技术和手术理念方面的新热点与新进展作全面回顾与展望。

  • 标签: 胃肿瘤 肠肿瘤 微创外科 3D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胃肠肿瘤患者实施快速外科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6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术后身体康复时间更短,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胃肠肿瘤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肿瘤 快速外科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的快速康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近两年本院接受肠胃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的患者有4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有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情况,对比肛门排气、术后进食、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快速康复的外科患者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传统治疗康复患者,观察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 胃肠手术 快康复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