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胆管(PB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肝病,针对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单位(PDC-E2)免疫耐受的丧失是PBC发病的根源。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特有的免疫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PBC发病的积极参与者。近年来,PBC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但临床上仍未改变熊去氧胆酸单一用药的格局,深入了解PBC的免疫发病机制将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免疫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胆管(PBC)是一种以肝脏小胆管为主要靶器官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PBC并非罕见,但PBC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仍待提升,为进一步规范我国PB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及指南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生认识PBC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水平,以期对其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和科学的随访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9岁女童因转氨酶升高4年就诊,患儿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呕吐、偶有皮肤瘙痒、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肝脏活检显示汇管区小叶间胆管结构消失,肝细胞胆管化,汇管区门静脉结构消失或欠清,确诊为原发性胆汁胆管。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随访3个月患儿皮肤瘙痒好转,肝脏酶学指标未进行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急性化脓胆影像表现,B超检查可发现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增粗,直径超过1cm,常可达2~3cm以上。胆囊胀大,继发性胆管结石患者,常伴有慢性胆囊,胆囊可不胀大。CT判断肝外胆管扩张不如B超,对确定梗阻水平和梗阻原因有一定帮助,可发现胆道积气和肝内脓肿。在怀疑合并有急性胰腺时,应行CT检查。

  • 标签: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B超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胆管(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作为自身免疫肝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疲劳和皮肤瘙痒。其特点是肝内小胆管进行非化脓破坏与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最终发展为胆汁淤积肝硬化。在临床治疗时,疗效往往不佳,长期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了PBC的临床诊断方式,通过生化检验、免疫测定与超声等方式明确该疾病严重程度,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生物疗法、肝移植等,希望能为PBC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新进展 诊疗。
  • 简介:摘要急性胆管胆管系统急性细菌感染。胆管内的细菌以肠源为主,包括需氧的革兰阳性和(或)阴性球菌或杆菌,以及厌氧菌。其中厌氧菌培养的阳性率近年有所升高,占20%~30%。胆管内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度存在个体差异,在细菌培养的同时要做药敏试验,取得胆汁后应立即涂片检验,观察大体菌种初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一般先用较为广谱的在胆汁内浓度较高的头孢类第三代抗生素和甲硝唑。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胆管的临床诊治。

  • 标签: 急性胆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工作在重症胆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重症胆管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均得到康复。结论护理质量的提高是治愈重症胆管的关键措施之一。

  • 标签: 重症胆管炎 发病机制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积极的抗休克治疗、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多器官衰竭,手术治疗。结论积极纠正休克,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减轻各重要器官功能损害,是防止出现MOF的主要措施。手术应简单有效,以挽救病人生命为目的。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急性梗阻化脓胆管是在胆管梗阻的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化脓炎症。急性化脓胆管是外科急腹症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症。因本病发病急剧凶险,如临床表现符合诊断,在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应即收住院治疗。如血压及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组织抢救,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送入病房,根据病情行急诊手术或EST治疗。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化脓胆管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进而大大改善此类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急性化脓胆管患者其中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治疗方式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在术前的辅助措施包括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常规输液、使用抗生素等,到各位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后对他们进行手术。在手术进行中积极地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手术后也应对各项生理进行检查,并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检查。结果对症手术治疗120例急性化脓胆管患者后,手术都很顺利,没有发现死亡现象,有20例患者在手术进行后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产生的几率为16.67%,再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后,均达到痊愈的效果。结论通过对病人病因的分析来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在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应先先治疗处理发生病变的部位,然后再进行胆肠吻合手术的治疗,若有休克情况的发生,应先进行抗休克手术治疗,再进行手术治疗。对急性化脓胆管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手段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化脓性 胆管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胆管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6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胆管患者,不同病情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针对高血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例术后伤口裂开,1例发生肺部感染,无低血糖休克病例,5例伤口愈合良好,按期拆线。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胆管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重症胆管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仍是胆道外科的治疗难题。早期明确诊断后,及时解除胆道梗阻引起的胆管内高压,阻断细菌和毒素入血触发炎症"瀑布反应"是治疗的关键。黄志强院士提出的"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十二字方针,至今仍是急性胆管的治疗准则。积极胆道引流,及早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同时予以抗菌治疗及多器官功能支持,可显著改善疾病转归,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胆管炎 胆结石 引流术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重症胆管(ACST)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11月~2016年3月共收治17例急性重症胆管患者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组临床治愈14例。并发症急性胰腺1例,胆漏1例,胆道残余结石1例,通过严密的术前观察与术后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密的术前观察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的关键。

  • 标签: 重症胆管炎 围术期 胆道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8例住院患者手术治疗急性胆管病例资料。结果68例均实行手术治疗,48例好转出院;20例留院关察。结论急性胆管患者,要在病情趋稳定不失时机地早期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胆道减压,胆汁引流,术式力求简单有效,重视肝内胆管梗阻的解除。

  • 标签: 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