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胎盘植入性疾病(PAS)是引起严重产后出血、围产期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提前的产前诊断有助于指导治疗和改善妊娠结局。产前诊断PAS主要依靠超声和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盘植入性疾病(PAS)是指胎盘绒毛生长并黏附或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类疾病,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孕产妇出现子宫破裂、围产期出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剖宫产术及宫腔操作的增多,PAS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孕妇预后。超声检查是产科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也是鉴别和评估前置胎盘和PAS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均有建立超声评分系统的文献。本文对国内外各种超声PAS评分系统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做一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盘植入性疾病是指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手术增加等原因,胎盘植入发病率逐渐增加。国际妇产科联盟、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英国皇家妇产科协会以及加拿大妇产科协会相继发布了胎盘植入相关指南,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母儿结局。本文就以上指南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胎盘植入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侵入性胎盘 诊疗准则(主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围产资料数据库中信息完整的单胎妊娠孕妇48 650例临床资料,将这些孕妇分为胎盘植入性疾病组和非胎盘植入性疾病组,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高中教育水平及以下、孕次≥3次、经产妇、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史(OR=2.254,95%CI:1.917~2.650)、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OR=1.591,95%CI:1.212~2.089)、合并前置胎盘(OR=28.282,95%CI:24.338~32.866);与非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相比,患有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褥期感染、子宫切除、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较低(1 min)、产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剖宫产史、辅助生殖受孕、合并前置胎盘是引起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妊娠结局不良。

  • 标签: 胎盘植入性疾病 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检查在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临床及超声检查疑诊为PAS后,并进一步接受产前MRI检查的68例疑似P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其产前MRI影像学资料。以这68例受试者子宫切除术后切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PAS的"金标准",计算产前MRI辅助诊断PAS及对PAS进行分类(胎盘黏连、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采用Kappa值,分析产前MRI辅助诊断与子宫切除术后切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PAS及其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对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PAS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68例受试者中,56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AS患者。采取产前MRI辅助诊断PAS的结果显示,54例呈阳性(PAS)患者中,1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不是PAS;14例呈阴性(非PAS)患者中,3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PAS(均为胎盘黏连)患者。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PAS的"金标准",产前MRI检查对于PAS及其3种分类(胎盘黏连、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辅助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4.6%、44.4%、97.6%与40.0%,特异度分别为91.7%、98.3%、76.9%与100.0%。产前MRI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于PAS的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810;对于胎盘黏连、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辅助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527、0.774、0.553。②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PAS的56例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中,出现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胎盘组织侵入膀胱、输尿管等盆腔内组织,T2WI低信号带,胎盘信号不均匀,子宫下段膨隆,以及膀胱"帐篷征"表现者,分别为14例(25.0%)、8例(14.3%)、38例(67.9%)、33例(58.9%)、16例(28.6%)与7例(12.5%)。结论产前MRI检查,可对PAS进行影像学辅助诊断及分类,从而为临床针对PAS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其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胎盘,侵入性 胎盘疾病 诊断,计算机辅助 产前诊断 胎盘植入性疾病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在临床诊断中,对胎盘植入性疾病行超声与磁共振联合扫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选择48名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与磁共振联合扫查诊断结果,分析联合扫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相比单独诊断,超声与磁共振联合扫查诊断准确率高(P<0.05),相比手术病理结果,超声与磁共振联合扫查诊断准确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对胎盘植入性疾病行超声与磁共振联合扫查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胎盘植入性疾病 超声 磁共振 联合扫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子宫下段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6月1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术分娩,并于术中采用环子宫下段缝合术+常规子宫下段-宫颈缩窄缝合术的5例PPP伴PAS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5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血液制品用量,娩出新生儿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恢复、随访等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对本组5例PPP伴PAS患者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年龄为28~37岁;均有剖宫产术分娩史,此次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术时间为3~113个月;4例采取择期剖宫产术分娩,1例采取急诊剖宫产术分娩。②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及中心静脉插管,并且均采用腹部直切口;于子宫下段-宫颈胎盘植入部位人工剥离胎盘后,均采用环子宫下段缝合术+Hwu缝合术,其中3例联合使用防波堤缝合术(1例还联合使用Cho缝合术);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术中出血量为800~1500 mL、输血量为400~800 mL,手术时间为45~96 min,术后均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观察;分娩新生儿情况均良好。③均未发生感染;术后ICU观察4~8 d后,均痊愈出院;出院随访腹部伤口均愈合良好,术后30 d腹部超声检查均显示子宫复旧良好。结论环子宫下段缝合术联合其他子宫下段-宫颈缩窄缝合术,可以有效控制PPP伴PAS孕妇剖宫产术出血,并且预后良好。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侵入性 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 环子宫下段缝合 缩窄缝合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riple-P手术治疗严重胎盘植入性疾病(PAS)孕妇的安全性以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PAS且行Triple-P手术治疗孕妇11例的再次妊娠情况。结果截至2021年12月,共11例孕妇因PAS行Triple-P手术治疗后再次妊娠,再次妊娠与Triple-P手术的中位时间间隔为3年(2~3年)。11例孕妇中,7例于孕36周及以后分娩,终止妊娠的中位孕周为38周,4例于孕12周内终止妊娠。7例近足月分娩孕妇中,1例(1/7)再次发生PAS,且合并前置胎盘。此7例孕妇的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术,中位产后出血量为300 ml(200~450 ml),仅1例孕妇需要输血。11例孕妇均未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无子宫破裂、膀胱损伤、产褥期感染,无新生儿不良结局。结论严重PAS孕妇行Triple-P手术治疗后,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严格管理,可以考虑再次妊娠,再次妊娠的结局较好。

  • 标签: 侵入性胎盘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保守治疗 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关于“胎盘植入相关疾病”的命名,国内还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但,国际上已经广泛使用规范化的命名——“胎盘植入性疾病”。随着产前的检查技术的发展进步,国内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识别诊断水平也在进步,有必要进行规范化的命名,以更规范地开展临床工作,并能顺畅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除了规范化命名,也要规范“分级”,无论是临床分级还是病理分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薛晶晶 王莉 崔静静 吴青青 王晶晶 刘晓巍 王新莲 詹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北京 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产科,北京 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北京 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北京 10002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受累"的超声征象对前置胎盘伴有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临床分级诊断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并行规范产检,分娩时或经剖宫产手术诊断的胎盘植入伴前置胎盘患者,根据产前超声有无宫颈受累的征象分为宫颈受累组和宫颈未受累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资料、子宫切除率、是否产后大出血及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经临床诊断和(或)胎盘病理诊断胎盘植入患者1 455例,其中170例伴前置胎盘,临床资料不全或超声图像显示不规范的24例,余146例纳入研究。宫颈受累组6例,均为穿透型胎盘植入;宫颈未受累组140例,其中89例(63.6%)为胎盘粘连,48例(34.3%)为胎盘植入,3例(2.1%)为穿透型胎盘植入。两组间年龄、宫腔操作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剖宫产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胎盘植入临床分级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4.203、11.165、95.248,均P<0.05) 。结论宫颈受累的超声征象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盘植入性疾病 宫颈受累 产后大出血 子宫全切术 超声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27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胎盘植入27例,保守治疗成功20例,子宫切除7例,新生儿重度贫血1例,死亡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发生严重的产时大出血,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产前诊断率并对临床处置非常有价值。产时有效控制出血是治疗的关键,子宫去留应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出血多少、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判断。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彩超 止血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6例胎盘植入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行子宫次全切除,8例局部缝合止血,无产妇死亡。合并前置胎盘植入胎盘发生率为4.32%,无合并前置胎盘发生率为0.0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胎盘植入与不良生育史、胎盘位置异常、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正确的诊断与处理,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病死率,当胎盘植入并发大出血时须立即行子宫切除,部分植入面积不大,出血量不太多的患者可行局部楔形切除,局部缝合,压迫止血治疗。

  • 标签: 胎盘植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胎盘植入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二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2例胎盘植入患者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3例子宫切除,9例保守治疗;产后出血〉1000ml者8例,无产妇死亡;除1例引产外,11例新生儿均存活。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种植部位的子宫内膜缺损或发育不良,导致绒毛直接种植于子宫肌层;多次刮宫、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能提高产前诊断率。治疗胎盘植入的方法包括子宫切除和保留子宫保守治疗。

  • 标签: 胎盘植入 高危因素 诊断和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征象预测胎盘植入谱系疾病评分表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名怀疑胎盘种植异常的孕妇资料。选取MRI征象及临床危险因素共9项内容制订MRI征象预测胎盘植入谱系疾病评分表并进行评分,计算各型胎盘植入的平均总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组间比较,绘制ROC曲线计算各型胎盘植入的评分界值。结果102例孕妇中,非植入性35例,总分(2.94±1.28)分;粘连性28例,总分(5.54±1.75)分;植入性32例,总分(9.88±2.37)分;穿透性7例,总分(13.57±1.90)分。各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688,P<0.05)。ROC曲线显示,非植入性与粘连性胎盘植入间、粘连性胎盘植入植入胎盘植入间及植入胎盘植入与穿透性胎盘植入间评分的平均界值分别为3.5分、7.5分及10.5分。结论MRI征象评分表对胎盘植入谱系疾病胎盘植入深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胎盘植入谱系疾病 胎盘植入深度 磁共振成像 评分系统: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对胎盘植入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密切观察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前置胎盘 栓塞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