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方法,并对其超声征象作出科学分析。方法随机选取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入组研究,在经由二维超声诊断后,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结果39例患者的结节呈现了不均匀低增强的发展趋势。结论在采用二维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灶的边界模糊、内部伴有不均匀低回声、颈部淋巴结重大、造影不均匀和浸润性生长的特征,应判定其具有较高的恶化概率,并实施科学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征象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方法,并对其超声征象作出科学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入组研究,在经由二维超声诊断后,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结果:78例患者的结节呈现了不均匀低增强的发展趋势。结论:在采用二维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灶的边界模糊、内部伴有不均匀低回声、颈部淋巴结重大、造影不均匀和浸润性生长的特征,应判定其具有较高的恶化概率,并实施科学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征象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45例甲状腺癌超声征象,分析甲状腺癌超声图像特征。方法我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5例,经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并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45例甲状腺癌结节中边缘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砂粒样钙化、超声造影呈不均匀低增强等特征明显。讨论对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浸润性生长,病灶内部不均匀低回声、内部点状砂粒样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超声造影显示不均匀低增强者,均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 标签: 甲状腺癌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征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研究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7例乳腺肿块的超声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病灶后方回声、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等情况。结果87例乳腺肿块中,超声诊断良性肿块69例,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1.3%,其余18例为恶性肿块,17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4.4%。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对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等超声检查,可提高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正确性。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 病理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具有可疑超声征象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病理探讨误诊原因。方法手术前超声误诊25例患者共34个甲状腺结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直径>10mm的可疑超声征象为实性、边缘不规整、极低回声以及钙化;≤10mm的可疑超声征象为实性、纵横比>1,极低回声。具有可疑征象的甲状腺结节病理表现为玻璃样变、纤维化、钙化。结论较少部分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征象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似,结节内纤维化是具有可疑征象的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基础。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病理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腹部超声检查对胎盘植入临床诊断及超声征象。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疑似胎盘植入病患,根据超声结果中的胎盘位置将其划分为前壁组和后壁组,各34例。2组均接受磁腹部超声成像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2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分析经腹部超声对胎盘植入病患的超声征象。结果:前壁组:经腹部超声检查灵敏度以及准确度比磁共振成像检查更高,P<0.05;后壁组:经腹部超声检查灵敏度以及准确度比磁共振成像检查更低,P<0.05.结论:对前壁型胎盘植入病患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可获得良好效果,具有较高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同时获得超声征象显示胎盘下子宫肌层消失或断裂、血管出现异常增多现象。

  • 标签: 胎盘植入 经腹部超声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超声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穿孔超声征象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穿孔超声征象在临床学上的意义。方法对于在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12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在所有的患者当中,其中对91例患儿在手术之前运用超声进行检查为阳性患者,这91例患儿中有46例患儿进行的是穿孔手术,有45例患儿进行的是未穿孔手术,我们回顾性分析这两组患儿的超声检查资料以及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穿孔组当中,表现为盆腔内有积液的患儿占了47.8%,表现为阑尾内有强回声的患儿占了61%,表现为阑尾轮廓不清楚的患儿占了80.4%,表现为阑尾周围网膜回声增强的患儿占了91%,这些症状都高于未穿孔组的,穿孔住院在7天左右,未穿孔住院在6天左右,然而穿孔组住院比未穿孔长,超声征象患儿的住院时间都比超声表现为盆腔内有积液、阑尾轮廓不清楚、阑尾周围网膜回声增强的住院时间短。结论儿童急性阑尾炎穿孔相对比较可靠的超声征象特点就是盆腔内有积液、阑尾轮廓不清楚、阑尾周围网膜回声增强等等,如果当超声检查中显示了以上的征象时候,这时候就有可能要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

  • 标签: 超声检查 阑尾炎 儿童 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各种类型乳腺癌超声表现。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45例乳腺癌超声特征。观察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后方回声等。结果各种类型乳腺癌超声表现不尽相同,归纳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等。结论超声是乳腺癌首选检查方法,但仍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类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5年 8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行超声检查,并于手术后进行病理分型,从而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类间的关系。结果: 12例乳腺癌患者病变大小为 0.4-5.5cm,平均直径为( 1.86±0.5) cm。按照其直径大小分类统计,< 2cm的有 7个, 2-5cm的有 3个,> 5cm的有 1个。其组织学种类为导管内癌 3个、浸润性导管癌 4个、浸润性乳腺癌 4个、浸润性特殊癌 1个;不同类型间毛刺、强回声晕以及后方回声衰减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而浸润性乳腺导管内癌导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 P< 0.05)。结论:乳腺癌病理组织与超声图像表现间有一定相关性,因而肿瘤的超声形态可提示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征象 病理组织学分级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盘植入的经腹部超声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定期产检的前置胎盘(PP)孕妇140例临床资料,以临床及病理结果为胎盘植入临床诊断“金标准”,评估经腹部超声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按胎盘植入诊断“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75例,合并胎盘植入的PP孕妇)和对照组(65例,未合并胎盘植入的PP孕妇),比较两组超声征象差异。结果经腹部超声征象评分诊断的灵敏度为93.33%(70/75),特异度为93.84%(61/65),准确率为93.57%(131/140)。观察组胎盘增厚、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内回声不均匀、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面血管丰富、可见局灶性或广泛性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发生率分别为92.00%(69/75)、52.00%(39/75)、82.66%(62/75)、60.00%(45/75)、50.66%(3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30%(21/65)、29.23%(19/65)、30.76%(20/65)、35.38%(23/65)、27.69%(18/65)(χ2=54.041、7.439、38.650、8.446、7.658,均P<0.05)。观察组超声征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Z=10.656,P<0.05)。结论对PP孕妇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为合并胎盘植入的情况提供诊断信息,对临床诊断胎盘植入意义重大。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侵入性 超声检查,产前 诊断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与增强CT对比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静脉栓塞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0例45侧肾静脉栓塞患者,其中,15例20侧肾静脉血栓及25例25侧肾静脉癌栓,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增强CT检查,总结肾静脉栓塞的超声表现,包括栓塞病灶的位置、受累静脉管腔及管壁特点、侧支形成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表现。超声与增强CT诊断肾静脉血栓及癌栓的准确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静脉血栓及癌栓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84%,CT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性依次分别为100%、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静脉栓塞的主要超声征象有:(1)肾静脉管腔扩张伴实性成分填充;(2)主干内血流中断或充盈缺损;(3)肾内无明显静脉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分布稀疏。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在诊断肾静脉栓塞上有较好的一致性,超声可作为评估肾静脉栓塞的重要影像学方式,结合病史能为肾静脉栓塞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肾静脉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超声征象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经病理证实且直径≤1 cm的396例603枚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icronodular goiter,MNG)和539例640枚PTMC的超声资料,按照不同检查时间,将所有结节分为模型组(2013~2014年)和检验组(2015~2016年),观察瘤体形态、内部回声、微钙化及纵横比(A/T),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种超声征象在PTMC和MNG中的分布差异,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模型组和检验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MNG及PTMC的瘤体形态(模型组:χ2=283.54,P=0.000;检验组:χ2=298.119,P=0.000)、内部回声(模型组:χ2=63.130,P=0.000;检验组:χ2=87.400,P=0.000)、微钙化(模型组:χ2=26.342,P=0.000;检验组:χ2=50.152,P=0.000)及A/T(模型组:χ2=169.918,P=0.000;检验组:χ2=181.405,P=0.000)等超声征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形态不规则、低回声、A/T>1和微钙化是PTMC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8.410和19.231、2.560和6.380、9.379和6.724、3.102和8.830,模型组和检验组多种超声征象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16和0.911。结论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微钙化和A/T>1均是预测PTMC稳定的重要超声征象,对多种超声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预测 超声征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 2015年 2月 -2019年 1 月收治 50例孕妇作为实验样本,以临床和病理结果为依据分为参照组( 20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和研究组( 30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对两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较研究组高,组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穿透型、植入型、粘连型胎盘植入患者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能够显著提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制定诊治方案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产前超声征象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间接征象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超声征象作为本文的研究材料。分析超声间接征象同小儿急性阑尾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术前采用超声诊断的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度高达94%(47/50);在化脓性阑尾炎诊断上相符度为96.4%;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相符度为85.7%;坏疽型阑尾炎的诊断相符度为100%;在47例诊断正确的患儿中,有11例患儿是通过间接征象进行诊断的。结论根据超声间接征象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便于较早发现病症并治疗,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小儿急性阑尾炎 超声间接征象 病理结果
  • 简介:近年来,乳腺癌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而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将乳腺小肿块的声像图分为直接和间接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小乳腺癌(最大直径≤2cm[1])的灵敏性和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价值与征象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治疗的65例DVT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65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下肢静脉CDFI值、内径值,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研究组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CDFI值均低于正常组,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腘静脉、股浅静脉、肌间静脉、股总静脉内径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DVT形成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 征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