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经阴式和开腹两种子宫的临床分析比较,评价阴式子宫的临床价值,并掌握其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笔者对本院子宫行经阴式子宫(TVH)67例设为A组,无选择性经开腹子宫(TAH)78例设为B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无中转开腹,无中损伤、术后感染,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组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阴式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临床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子宫与开腹子宫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22例进行子宫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的方法不同分为改良式阴式子宫组(采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和开腹子宫组(采用开腹子宫)各6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差异。结果改良式阴式子宫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与开腹子宫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明显低于开腹子宫组(9.8%),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组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开腹子宫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可以加快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手术和子宫手术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差异性。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子宫和次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40例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手术,作为A组,30例接受次子宫切除手术,作为B组,术后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力测试,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情况。结果A组患者有18例子宫盆底肌力低于Ⅳ级占45.00%,SUI为4例,POP为4例,B组有4例子宫盆底肌力低于IV级,占13.33%,SUI为4例,POP为2例,两组盆底肌力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SUI和POP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几率比子宫手术患者要高,临床使用何种式,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权衡,不要轻易切除,为患者术后生活给予考量。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子宫次全切术 盆底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100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分2组/5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性综合护理,探究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手术情况。结果应用更全面针对性护理的患者预后能力更强,手术情况更好,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采用子宫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提高患者预后能力,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7月~015年6月74例子宫肌瘤子宫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67.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具有一定风险性,且会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 护理干预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子宫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分析。方法:以我院近两年收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措施实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差异,(P<0.05)。结论:子宫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护理措施更为满意,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子宫全切术治疗 子宫肌瘤 护理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的方法、适应症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8年5月60例筋膜内子宫的患者。结果6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输卵管、膀胱、肠管的损伤。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出血量80ml,切除子宫30s内称重,平均350g(45g-660g),平均住院6.2天,与筋膜外子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子宫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有利于保持盆底支持力,简化了手术步骤,具有可推广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适应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8例阴式子宫切除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对试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手段,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都有所恢复,其中试验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有1例患者发生了术后病,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病,其余均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的试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有助于阴式子宫切除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阴式子宫全切术 临床观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中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11月213例阴式子宫中护理体会,结论正确,精心的护理是保障阴式宫切除顺利进行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阴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阴式子宫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4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开腹子宫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阴式子宫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病情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阴式子宫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阴式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与开腹子宫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及术后72h对我院20例行腹腔镜子宫患者与20例行开腹子宫患者采血,用流式细胞法测定其血液中淋巴细胞比例,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行腹腔镜子宫患者术后24hCD3、CD4较术前下降(P<0.05),72h后基本恢复(P>0.05);行开腹子宫患者术后24hCD3、CD4、CD4/CD8,CD56均下降(P<0.05),72hCD3与CD4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其余恢复正常(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小,而开腹子宫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剔除子宫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其手术方式分为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组,每组42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肌瘤剔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组。两组术前及剔除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组FSH、LH较术前升高,E2低于术前。术后3、6个月时剔除组FSH、LH低于组,E2高于组。剔除组排卵恢复时间较组早,1年内绝经期综合症发生率低于组。结论子宫治疗子宫肌瘤直接影响卵巢功能,而子宫肌瘤剔除有利于保持卵巢内分泌功能稳定。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子宫肌瘤剔除子宫肌瘤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我科收治的1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6例)和对照组(n=66例)。观察组实施子宫肌瘤剔除。对照组实施子宫。结果:在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中失血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子宫肌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的各项指标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参考。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与次切除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84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切除组和次切除组,比较两组子宫恢复情况,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结果切除患者子宫恢复速度较次切除术后患者子宫快速恢复慢。术后6个月,次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频率和性欲均较切除患者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子宫切除可缩短子宫恢复时间,术后对患者性生活影响较小。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次全切除术 子宫肌瘤 性生活
  • 简介:2011-01—2014-01,我科对50例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的同时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患者均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阴式子宫全切术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