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胶州隧道是青岛市重点工程,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自2007年8月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主动加强与各方的协调,快速形成施工能力,完成三通一平,取得第一家隧道进洞施工、第一家开挖超千米等好成绩。进人海域施工阶段,7条断层破碎带交错分布,给施工带来极大安全风险,同时造成工序转换频繁,对施工快速推进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项目部在经过建模论证、

  • 标签: 公路隧道 施工进展 胶州湾 有序 工程中标 断层破碎带
  • 简介:基于1985年、1995年、2000年、2009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胶州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4年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先增加后减少,1985~1995年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由792km^2增加至896km^2,之后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804km^2;研究区湿地平均斑块面积由1985年的2.968km^2下降至2014年的0.305km^2,而边缘密度指数则由1985年的21.70增加至2014年的30.56,表明研究区湿地破碎化程度日益加剧;受水库修建、滩涂养殖和晒盐活动、填海造陆、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型湿地质心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以养殖池的变化最为明显,其质心在1985~2000年间向西偏移了9.8km,在2000~2014年间又向东北方偏移了12.7km;城市化、政策等人为因素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景观格局 湿地 胶州湾 质心变化 驱动因素
  • 简介:为全面掌握环胶州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环胶州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442-2008),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环胶州区域进行了综合监测与评价,建立了环胶州区域陆海统筹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了胶州水质监测网络,摸清了环胶州区域直排海污染源状况及环胶州区域土地利用状况。针对综合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胶州污染源的排放状况掌握不全面、河流入海通量的测算不准确、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预测不能实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入海河流监测、实行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建立自动监测站等对策建议。

  • 标签: 胶州湾 陆海统筹 天地一体化 监测
  • 简介:位于山东胶州口北起青岛市老市区,通过水域南接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底隧道工程,包括海域段长3300m,陆域段长2250m,两侧开口段长620m,总计工程长度为6170m。隧道拥有双洞,各三车道,设计时速80km,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2006年7月工程项目正式签约,计划在年底正式动工兴建。该工程是作为青岛市“大青岛”格局的重要工程,使青岛老城区,包括胶南在内青岛西海岸区和黄岛经济开发新区联系更加紧密,共同组成了大青岛中心城区都可包含在市区一小时经济区内。通车后,市民驾车5min即可横跨胶州,促成便捷、舒畅的交通网。

  • 标签: 海底隧道工程 胶州湾 经济技术开发区 设计基准期 青岛市 安全等级
  • 简介:针对胶州隧道大纵坡的特点,建立大纵坡条件下胶州隧道路面的三维模型,利用弹性有限元方法对胶州隧道沥青路面的空间力学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为胶州隧道和其他类似隧道的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大纵坡 隧道 沥青路面 力学响应
  • 简介:摘要本着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结合具体工程,详细介绍胶州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利用厂拌冷再生技术循环利用原有路面废料的优势及具体的组成设计。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在高速公路大修过程中利用厂拌冷再生技术,符合循环经济模式,减少污染,保证质量,节约造价,可以广泛应用于旧路维修,公路改建工程。

  • 标签: 厂拌冷再生 循环经济 高速公路 应用
  • 简介:本篇文章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青岛胶州隧道的应用过程及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出较为实用的流程及相关细节,为超前预报在今后类似海底隧道及其它隧道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应用
  • 简介: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本文阐述了湿地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胶州湿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生态湿地管理机制、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等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以切实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

  • 标签: 湿地生态 保护利用 胶州湾
  • 简介:胶州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鸻鹬鸟类等水鸟在春、秋季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在调查2016年春季停歇在胶州滨海湿地的北迁鸻鹬鸟类及其生境基础上,对比了2004年春季与2016年春季在胶州滨海湿地停歇的北迁鸻鹬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了鸻鹬鸟类停歇地的生境特征及鸻鹬鸟类种类和数量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2004年春季相比,受湿地面积萎缩、大米草(Spartinaanglica)和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入侵、滩涂底质和水质污染、公路交通噪声干扰以及在滩涂采捕贝类等传统渔业生产活动影响,2016年春季,在胶州滨海湿地停歇的北迁鸻鹬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水鸟种类由3科10属20种变化至4科9属14种,数量由19286只减少至9407只,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由1.685减小至0.203,Pielou均匀度指数由0.562减小至0.077;提出了保护胶州滨海湿地植物和潮间带滩涂、控制污水向海排放、控制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入侵、引导当地社区居民参与鸻鹬鸟类保护、对鸻鹬鸟类保护进行生态补偿、采用工程和管理措施减轻公路交通噪声等保护胶州滨海湿地鸻鹬鸟类的对策。

  • 标签: 鸻鹬鸟类 多样性 停歇地 潮间带滩涂 海水养殖池 胶州湾
  • 简介:目前全断面钻孔注浆设备大都采用风动潜孔锤式单臂多功能钻机,成本高、效率低、速度慢、污染大,通过青岛胶州海底隧道钻孔注浆工程,充分利用三臂凿岩台车作业范围大、灵活、污染小、1838液压冲击钻高效的技术优势及专业化的管理优势,使三臂台车在快速开挖技术的基础上,具备了全断面深孔注浆过程中快速、优质、高效的台车施工技术。

  • 标签: 海底隧道 三臂凿岩台车 全断面 钻孔注浆技术
  • 简介:通过多种仪器分析,测定了胶州李村河河口区4个沉积物柱状样品的有机碳(TOC)、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重金属元素活性部分(活性金属)的含量,并系统讨论了其环境响应特征。研究发现,胶州李村河河口区三角洲沉积物中的有机碳、AVS和活性金属元素的分布受与河口的距离及沉积相带分布的影响。近河口细粒物质沉积区域的有机质受陆源控制,有机碳含量较高,AVS和活性金属元素含量高,活性铁的含量是AVS形成的主控因素,同时AVS也是多数活性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主要赋存形态。而离河口较远区域,有机碳含量受海、陆双向物源控制,AVS含量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含量,两者含量均相对较低,活性金属元素含量也较低,多数金属元素(Cd、Cr、Cu、Mn、Pb、Zn等)主要以依附于铁的形态存在。根据上述沉积特点,将胶州李村河河口区沉积环境划分为3类区域5种类型,分别是一类区域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二类区域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问及三类区域中的前缘席状砂。

  • 标签: 胶州湾 有机碳 酸可挥发硫化物 重金属元素 环境响应
  • 简介:[摘要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城市道路采用隧道形式越来越普遍。如何将隧道两端与城市路网做好衔接,如何处理隧道两端城市用地与隧道接线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青岛胶州第二海底隧道已经列入 2020年开工建设项目,其工程方案已经稳定,本文以胶州第二海底隧道西端接线规划方案为例,详细介绍了胶州第二海底隧道西端接线与沿线城市用地、沿线城市路网的关系,处理好与胶黄铁路、疏港通道、轨道 2号线等重要现状及规划交通设施的关系,为城市道路隧道两端接线方案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案例。

  • 标签: [ ] 城市道路 隧道设施 两端接线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
  • 简介:王炳军局长语录:要制定好政策,发展壮大公司,让所有职工共享发展成果;修路是服务当地百姓的,首先要让百姓满意。

  • 标签: 服务转型 公路 大公司 百姓 修路
  • 简介: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的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广泛分布在内陆及沿海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因素,形成了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特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秧歌,也会因地域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秧歌的表现风格大相径庭。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其舞姿动律、风格特点也经过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标签: 胶州秧歌 美学视角 汉族人口 民间舞蹈 表现风格 否定之否定
  • 简介:梭鱼在我国沿海分布甚广,从椰影婆娑的海南岛,到林海飞雪的辽东半岛沿海,都可发现其踪影,密度尤以渤海湾、黄海沿岸为最,故有“南鲻北梭”之说……

  • 标签: 出新 海钓 辽东半岛 海南岛 渤海湾 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