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腰椎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较大的创伤。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脱位简单易行、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已成为治疗腰椎脱位的主要方法。作者从2001年开始应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脱位98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胸腰椎骨折脱位 内固定治疗 AF系统 脊髓神经损伤 疗效满意
  • 简介:摘要通过对70例腰椎脱位采取垫枕复位治疗病人的护理,认为运用正确护理程序,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腰椎骨折和脱位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腰椎后路切开复位KSS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脱位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手术的因素。方法回顾2007年2月-2011年8月采用腰椎后路切开复位KSS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脱位120例,对病人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选择、置钉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一般1~3小时,椎弓根螺钉无一例打入椎管内,脊柱生理弯曲恢复理想,无后凸,椎体高度恢复,80%可恢复原有解剖形态,复查病人无拔除、断钉、断棒现象发生,下床活动病人有10~15%有腰痛,疗效显著。结论腰椎脱位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风险相对较低、适应症选择较广、疗效比较确切适合基层医院。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骨折 后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总结了30例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17例,爆裂性骨折13例)患者进行牵引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护理特点。护理重点是保持腰椎的稳定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脊髓和神经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和不同部位切口引流的护理。本组4例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术后下肢功能评分都在80分以上。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均获得康复,步行出院。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内固定 护理 功能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病人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对象腰椎58例,经随机法分组。29例入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余29例施行综合护理,入组实验组。评估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低,住院日短,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通过综合护理,并发症减少,住院日缩短,应用价值大。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病人的体位护理护理。方法观察总结73例腰椎病人,采用系统的体位护理。结果经过精心的正确的体位护理,73例患者只有1例发生Ⅰ度压疮,其余均效果满意。结论腰椎病人,经过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使病人减轻痛苦,增加舒适感,防止并发症,利于功能恢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体位护理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单节段腰椎脱位(monosegment thoracic and lumbar fracture dislocation,mTLFD)分型系统,并评估各类型的信度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单节段腰椎脱位29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入及排出标准,共纳入123例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的影像学特征提出mTLFD分型,即Ⅰ型(椎间盘损伤为主)和Ⅱ型(椎体爆裂性骨折为主),再根据损伤节段分布将Ⅱ型分为2个亚型:Ⅱa型(T11及其以上)和Ⅱb型(T11以下)。选取6名脊柱外科医生(3名住院医生、3名副主任医生),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对123例患者进行分型,对各类型进行信度检验,以ICC评估该分型系统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根据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Ⅰ型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Ⅱa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中探查骨性占位若仍存在,则行椎体次全切除术;Ⅱb型采用一期后路减压、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术后CT检查若骨性占位仍存在,二期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重建术。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评估脊髓神经损害情况,比较各型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局部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0.4±1.8)个月,3名住院医生和3名副主任医生对mTLFD分型的可重复性ICC分别平均为0.926和0.964,可信度ICC分别平均为0.746和0.907。进一步对各型进行信度检验,Ⅰ型、Ⅱa型和Ⅱb型的可重复性ICC分别为0.930、0.940和0.966,可信度ICC分别平均为0.918、0.947和0.962。术后56例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Ⅰ型、Ⅱa型和Ⅱb型术前VAS分别为(8.5±1.0)分、(8.4±1.0)分和(8.3±0.9)分,末次随访时改善至(2.0±1.1)分、(1.8±1.0)分和(1.8±0.9)分(P<0.001)。Ⅰ型、Ⅱa型和Ⅱb型术前ODI分别为97.0%±2.1%、97.1%±1.9%和97.3%±2.1%,末次随访时改善至29.5%±6.8%、27.0%±6.0%和29.0%±6.7%(P<0.001)。Ⅰ型、Ⅱa型和Ⅱb型术前局部Cobb角分别为20.9°±7.1°、29.0°±9.1°和26.4°±6.9°,末次随访时矫正至12.5°±5.4°、18.0°±9.1°和13.1°±5.1°(P<0.001)。结论建立的mTLFD分型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各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对治疗腰椎脱位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脱位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CT和MRI等诊断技术,内固定器械以及电生理检查也得到了完善,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腰椎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本文主要对腰椎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脊柱损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腰椎的护理,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对48例腰椎患者从心理、疼痛、体位、饮食、皮肤等的护理及对他们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8例患者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身心并重,贯穿以人为本的现代医学护理模式。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来29例腰椎AF内固定后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神经功能除3例Frarkel分级A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椎体形态及椎管狭窄较术前均有改善.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F系统是目前治疗腰椎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AF内固定系统
  • 简介:在脊柱创伤中腰段骨折发生率占首位,且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多见。行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行骨折复位、脊髓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1996年7月~2004年11月我院采用椎管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plate(钛合金制)内同定术治疗32例腰椎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胸惟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