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2糖尿病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2糖尿病患者40例,健康者20例,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按血糖波动将2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差值<6mmol/L),B组(差值≧6mmol/L),比较各组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血糖波动越大,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越高结论2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相关,可作为评估2糖尿病危险因素指标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糖波动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局限脂肪肝。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图像做出诊断。结论局限脂肪肝病变区CT一般呈比较均匀的低密度影,以段叶分布呈扇形或不规则形,常延及肝的表面,少数可呈单个、数个,甚至数十个结节状,边界一般不清楚,无占位效应。平扫时CT值一般为-15~-30Hu,增强后病灶可稍有强化,但远不及周围正常肝组织和脾组织强化明显。血管走行及形态均表现正常。增强可使正常肝组织与局灶性低密度之间的密度差增加,使病灶较增强前更为明显。局限性脂肪肝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

  • 标签: 局限型脂肪肝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脂肪联合脂肪颗粒治疗混合黑眼圈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22例女性混合黑眼圈患者,年龄21~47(31.45±10.45)岁。患者均接受纳米脂肪联合脂肪颗粒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采用Photoshop CS7校正曝光,再使用Image J 64软件测量图中黑眼圈注射区域皮肤L*(皮肤黑白区间)a*(绿红区间)b*(蓝黄区间)值,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黑眼圈皮肤颜色视觉评估分级较其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Z=105.22,P<0.05);治疗前,黑眼圈皮肤颜色定量评估L*值(47.12±7.02),治疗后(56.47±6.31),L值较治疗前增加(t=15.495,P<0.05),治疗前后a*、b*值无明显改变(P>0.05)。112例患者经皮下注射后5 d内,注射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青紫肿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自行好转,未出现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122例患者中99例对纳米脂肪联合脂肪颗粒注射治疗满意,治疗满意度81.15%,23例患者自觉黑眼圈改善不明显,或改善程度未达到预期要求,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结论纳米脂肪联合脂肪颗粒在改善混合黑眼圈皮肤颜色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美容技术 治疗结果 纳米脂肪 脂肪颗粒 混合型黑眼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黑眼圈整形中纳米脂肪联合脂肪颗粒的应用效果。方法:混合黑眼圈患者取样73例,均为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我院收治,抽签分组,行脂肪颗粒治疗(n=36,常规组)和脂肪颗粒联合纳米脂肪治疗(n=37,联合组),比较并发症率、总有效率,观察色素沉积情况。结果:联合组并发症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s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FABP)、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epiderm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E-FABP)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OSAHS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数值将实验组分为轻度组(5次/h ≤AHI<15次/h)和中重度组(AHI≥15次/h)。测量两组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血清A-FABP及E-FABP等相关数值,测量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AHI、血清A-FABP及E-FABP数值。结果①A-FABP与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脂(TG)、AHI、E-FABP呈正相关(P均<0.05),与LSaO2呈负相关(P<0.05);②E-FABP与年龄、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P均<0.05);③轻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FABP、E-FABP、AHI均降低(P均<0.05);④中重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FABP、AHI均降低(P均<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A-FAB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并且OSAHS病情越重,血清A-FABP水平越高;OSAHS患者AHI、血清A-FABP水平在通过有效治疗后均降低。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探讨周围肺癌胸膜外脂肪(extrapleuralfat,EPF)侵犯的CT表现,评价其CT诊断价值。CT诊断EPF侵犯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周围肺癌术前的定性及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特异性及准确度还有待提高。

  • 标签: 肺肿瘤 胸膜 脂肪组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与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超声检查出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记录诊断与分结果。结果经超声检查,80例脂肪肝患者中,Ⅰ占25.00%,Ⅱ占47.50%,Ⅲ占27.50%,超声声像图在大小、形态、回声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针对脂肪肝患者,应用超声技术,利于为临床诊断、疾病分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诊断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脂肪脊髓栓系的病理改变和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7例成人脂肪脊髓栓系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术后6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1例好转,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成人脂肪脊髓栓系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应采取积极态度。

  • 标签: 成人 脂肪瘤 脊髓栓系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脊髓脂肪瘤的临床分、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4例)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199例)收治的403例复杂脊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变,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根据病变手术前、后的影像学(MRI)特征、术中所见,403例复杂脊髓脂肪瘤可分为背侧(51例)、过渡(289例)和混杂(63例)。其中,背侧可分为简单(42例)和髓包瘤(9例)两个亚型,混杂可分为圆锥(56例)和瘤包髓(7例)两个亚型。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复杂脊髓脂肪瘤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287例(71.2%),其中背侧占82.3%(42/51),过渡占82.7%(239/289),混杂占9.5%(6/63)。403例患者均随访3年,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38例(9.4%),其中混杂23例,过渡15例。术后3年症状无进展生存率为90.6%(365/403),其中背侧为100.0%(51/51),过渡为94.8%(274/289),混杂为63.5%(40/63)。结论复杂脊髓脂肪瘤的正确分有助于预判手术风险、指导手术并粗略评估患者的预后;混杂完全或次全切除率最低,预后最差。脊髓再拴系和神经发育不良可能是远期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椎管闭合不全 脂肪瘤 分型 神经外科手术 脊髓拴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2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与2糖尿病无脂肪肝患者的各种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的超重、肥胖比例显著高于无脂肪肝组。结论: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甘油三酯与2糖尿病并发脂肪肝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合并脂肪肝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心脂肪酸结合蛋白新的纯化方案.方法以牛心为材料,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快速分离纯化出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纯度及特异性均良好.并用其免疫大耳白兔获得抗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该纯化方案可作为一般蛋白的纯化战略.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Western杂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圆锥脂肪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分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圆锥脂肪TC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个月-48岁。并按Arai法分。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椎管内脂肪瘤切除手术,对于皮下脂肪瘤酌情作部分切除。平均随访3.2年。结果术中所见与术前MRI表现相同。脊髓尾侧及脊髓背侧16例,混合2例患者完全松解栓系;5例混合及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者行大部分切除。术后6例患者Hoffman分级明显改善。1例混合脂肪瘤患者症状加重。4例肢体乏力明显改善,其中3例为脊髓尾侧患者,1例为复合患者;2例为小便失禁明显改善,1例为脊髓尾侧,1例为混合患者,小便失禁的病程均〈6个月。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混合及1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患者发生再栓系。结论合理的分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及患者预后;保留部分皮下脂肪瘤有利于防治脑脊液漏;病理类型复杂者容易发生再栓系,但可通过扩大硬膜囊、高分子材料修补防治;术后症状改善因病理类型不同而异,病理类型简单,病程短的患者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良好。

  • 标签: 神经管缺损 脂肪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试验选用内江猪、荣昌猪和长白猪初产母猪,研究肥胖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从发情第一天开始,连续3d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n)、促黄体素(LH)和瘦素(Leptin)水平,并于第三天各屠宰5头母猪以测定皮下脂肪组织obmRNA表达丰度,同时对其他母猪进行繁殖性能观测。结果表明:内江猪和荣昌猪皮下脂肪组织obmRNA表达丰度及血清Leptin浓度显著高于长白猪种。obmRNA表达丰度与Leptin浓度高度正相关,且两者与初产母猪的血清FSH、LH和总产仔数呈正相关,而与初生个体重呈负相关。

  • 标签: 基因表达差异 繁殖性能 肥胖基因 瘦肉型猪 mRNA表达 脂肪型
  • 简介:对25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B超声检查,根据脂肪分布情况分为均匀性脂肪肝与非均匀性脂肪肝,并对其声像国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均匀性脂肪肝220例(占88.0%),非均匀性脂肪肝30例(占12.0%)。均匀性脂肪肝声像图诊断较容易,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但仍有其特殊表现。熟悉掌握其特征,对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脂肪肝 均匀性 非均匀性 B型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对II糖尿病患者与胰腺脂肪化和脂肪肝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患者肝脏和胰腺,将纳入的受试者分为II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观察两组人员的胰腺回声情况。结果II糖尿病组中胰腺回声明显增强者占90.1%;非糖尿病组中胰腺回声增强者52.3%。结论胰腺脂肪化与II糖尿病和脂肪肝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II型糖尿病 胰脂肪化. 脂肪肝
  • 简介:脂肪不仅能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一定的能量,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比如磷脂,就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除此之外,脂肪还能为宝宝提供人体必须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还具有保暖、缓冲外界压力、保护内脏的作用。含脂肪丰富的食物主要是食用油、肉类、蛋黄和坚果。相比较而言,畜肉含的脂肪比较丰富,但多数是饱和脂肪酸;家禽、鱼类的肉含脂肪比较少,但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比较适合宝宝的需要。蛋黄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约为30%左右,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 标签: 不饱和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 组成成分 生长发育 维生素A 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