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平片与CT在脊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骨折程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照分析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脊椎患者,随机选取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使用放射平片诊断,观察组37例使用CT诊断,对不同诊断方式准确率和患者骨折程度评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差异大,有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骨折、重度骨折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低于0.05,轻度骨折评分二者之间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平片与CT均可应用在脊椎诊断中,二者比较中,CT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在中度骨折和重度骨折诊断中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椎骨折 放射平片 CT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磁共振成像与X线诊断脊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成像特征。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接诊脊柱骨折患者共127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术前诊断方式差异分组,X线组41例,CT组44例,MRI组42例,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比较分析三类诊断方式诊断效果差异。结果:CT诊断、MRI诊断脊柱骨折阳性检出率、特异度均高于X线诊断,且CT诊断、MRI诊断椎管狭窄、韧带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CT、MRI及X线诊断均可实现对脊柱骨折患者骨性伤情的有效检出,但CT及MRI对脊柱骨折所致椎管狭窄、韧带损伤诊断优势明显优于X线诊断,CT磁共振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CT 磁共振 X线 脊椎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CT、磁共振成像与X线诊断脊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联合在脊椎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结果:研究组麻醉成功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P<0.05。结论:脊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脊椎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椎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80例脊椎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率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对比并发症率及生活质量等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统计显示差异明显较大(P

  • 标签: 脊椎骨折术后 中医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滨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03例脊椎患者,男53例,女50例,年龄(41.25±4.77)岁,年龄范围为23~65岁。按照不同内固定治疗方法分为经皮微创组(n=49)与开放式组(n=54)。经皮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开放式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影像学指标。结果经皮微创组手术时间[(118.25±18.43)min]长于开放式组[(65.58±5.61)min],术中出血量[(26.57±3.44)ml]少于开放式组[(170.59±25.39)ml],切口长度[(1.45±0.23)cm]、术后下地锻炼时间[(2.15±0.26)d]、骨折愈合时间[(13.24±0.54)d]、住院时间[(5.41±1.15)d]均短于开放式组[(10.46±1.33)cm、(11.58±0.67)d、(17.18±0.83)d、(10.89±1.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8.2%(4/49)]与开放式组[5.6%(3/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皮微创组ODI[(27.28±6.24)分]低于开放式组[(38.97±5.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皮微创组Cobbs角[(6.15±0.65)°]、椎体前缘高度[(89.44±2.14)%]与开放式组[(6.10±0.34)°、(90.12±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ODI、Cobbs角均低于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脊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不易引起并发症,可更好促进预后,影像学指标表现好。

  • 标签: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 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 脊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脊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其在术后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研究期:2021年4月-2021年10月,纳入8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为脊椎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用护理干预方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n=40),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术后相关并发症(消化系统紊乱、疼痛、腹胀)发生情况对比,总发生率观察组患者2.50%(1/40)低于对照组患者15.00%(6/40),(p<0.05)。结论:围绕脊椎患者的治疗,中医护理干预在提升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作用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脊椎骨折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层螺旋CT及X线平片,对脊椎诊断价值及其损伤程度关系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60例脊椎患者,X线平片及32层螺旋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2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明显比X线平片检出率高,(P<0.05)。X线平片诊断评分各组间对比,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与重度损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脊椎患者的诊断中,X线平片是急性脊椎最为基础的检查方法,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具有成像快、费用低及辐射少等特征,也能更好的观察脊椎损伤的部位及碎骨片移位的方向。而32层螺旋CT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连续扫描,并对容积数据进行采集。同时还可将骨折线的走向、碎骨片的数目大小、部位及椎板的骨折等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两种诊断方式各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32层螺旋CT X线平片 脊椎骨折 诊断价值 损伤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椎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骨外科2018-2020年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中挑选出46名脊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微创治疗组和普通组,普通组患者接受骨外科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微创治疗组接受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记录患者在手术期间和手术恢复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以此作为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的依据。结果:根据记录和统计的数据结果显示,微创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出血量和主演时间皆要远远少于普通组患者(P<0.05);微创治疗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减小的角度要远远大于于普通组患者(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手段相比,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能够减少手术期间患者的出血量从而降低手术风险。由于微创技术其对患者造成的创口更小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

  • 标签: 经皮椎弓根钉 脊椎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spine,SPS)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SPS患者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结果肿瘤位于颈椎1例,胸椎8例,腰椎8例。17例SPS均表现椎体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轻度膨胀性改变,14例累及附件,13例椎体压缩楔变;13例椎体边缘形成不对称软组织肿块,12例软组织肿块突入椎管内,7例包绕椎管形成“围管征”;T1WI序列呈等、低信号,T2WI序列多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均匀强化,14例表现为“微脑样”征象。病理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由弥漫性密集排列的小圆细胞组成,几乎没有细胞间基质。免疫表型:17例均表达CD138及CD38,12例表达Kap,7例表达Lambda,11例表达CD79a,仅2例表达CD20。结论SP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其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有助于与其他单发脊椎肿瘤鉴别,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脊椎 孤立性浆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的手术疗效及内固定失败率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诊老年胸腰段脊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将患者依据密封信封抽选法分组,对照组(n=39)仅接受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37)接受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骨折椎体恢复情况及治疗预后差异。结果:(1)骨折椎体恢复:术前患者骨折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及AMS评分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术后6月时,观察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及AMS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效果、预后: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6月内固定物脱落发生率、椎管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有效修复骨折椎体形态、提升稳定性基础上,维持骨折椎体椎管形态,降低不良预后风险。

  • 标签: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 手术疗效 内固定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瘫痪患者的护理以及护理效果的体会。方法 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由于胸腰椎骨引发瘫痪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法,主要分为术后卧床体位护理、防止感染与临床观察护理和预防性护理与功能锻炼等,护理周期结束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对64例研究对象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术及护理方法,随访2年研究显示未发现有褥疮病例,经治疗和护理后恢复独立行走能力患者为51例,感觉恢复患者为5例,出现肌肉萎缩患者为2例,均为全瘫病例。结论依照胸腰椎骨引发的瘫痪患者不同的治疗时期,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效果良好,应加强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瘫痪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女性,因“反复阵发性眩晕5 d”就诊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拟完善变位试验以明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行Dix-Hallpike试验过程中并发腰椎骨,后转入骨科手术治疗。鉴于有研究表明中老年女性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骨质疏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对老年女性患者要慎重选择变位试验及手法复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