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冠心病会引发脑血管粥样硬化或痉挛,促使脑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进而诱发组织病变,降低脑部功能,严重者将引发精神异常,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目前,CT检查因价格低廉、扫描快速及禁忌证少等特点在冠心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的成果。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CT诊断冠心病引起组织病变的临床价值,对我院92例冠心病引起组织病变患者展开研究。

  • 标签: 脑组织病变 CT诊断 临床价值 冠心病 血管粥样硬化 脑部功能
  • 简介:摘要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的广泛白质损害。既往研究表明,WMLs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情绪和排尿功能等相关。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PD患者的WMLs易感性较高,而WMLs的存在可能参与了PD患者运动及认知障碍的进展过程。PD患者因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长期接受多巴胺(dopamine,DA)治疗、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s,Aβ)血管沉积等原因,WMLs加重的风险较高。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WMLs可显著影响PD患者的运动及认知症状。WMLs主要影响PD患者的轴性运动症状,并与其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视觉空间能力等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并且WMLs的严重程度影响了PD患者相关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积极采取措施控制WMLs的进展可能有助于改善PD患者的症状及治疗效果。文中就WMLs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PD患者症状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 认知症状 治疗
  • 简介:随着对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核磁共振成像各项检测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小血管病变(SVD)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SVD是隐匿性渐进发展的,所以以往人们对它往往认识不足。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与SVD有着密切的关系,SVD的后期可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本文就SVD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变 血管性认知损害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白质病变(WML)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依据颅脑MRI成像结果分为深部白质病变组(DWML)50例及脑室旁白质病变组(PVWML)50例。对所有入选对象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定。各组进行认知功能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组比较,WML组患者在认知功能的多个领域受损,其中以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等领域受损更突出(p<0.05)。DWML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受损更明显(P<0.05),而PVWML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受损更明显(P<0.05)。结论1.白质病变患者在认知功能的多个领域受损,其中以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等领域受损更突出。2.深部白质病变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受损明显,而室周白质病变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受损明显。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深部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在BrainLabVV2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指导下显微手术切除深部直径为8~25mm大小病变46例。其中脑脓肿4例,囊虫病2例,脑膜瘤2例,侧脑室内室管膜瘤1例,胶质瘤22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血管畸形4例和炎性肉芽肿4例。除脑膜瘤外,其余病灶平均距皮质约30mm。分别利用神经导航系统定出手术切口、骨窗大小,指示手术入路。结果40例病变全切(87%),6例次全切(13%)。骨窗平均30mm×40mm大小;平均导航误差小于1.2m。术后39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7例无变化,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在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指导下手术切除深部直径为8~25mm大小病变定位准确可靠,切口和骨窗大小适当,术中合理采用导航与手术分离的方法,利用自然沟裂,加之熟练的显微手术操作,可最大限度切除病变,减少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深部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生后72 h很内的过渡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后72 h内的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局部氧合证实:局部氧合水平低与脑损伤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及神经系统预后不良有关。局部氧合依赖于氧的运输和消耗,而氧的运输依赖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流灌注。内大动脉阻力指数(RI)是多普勒超声测量灌注的一个常用参数。我们旨在研究34周龄早产儿生后24 h内大脑前动脉阻力指数与局部氧合的相关性。方法这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格拉茨医科大学新生儿科进行。采集产前病史并记录每个新生儿的相关数据(如胎龄、出生体重)。测定生后6 h内局部氧合,监测SpO2和心率(HR),所有测量均连续进行24 h。在24 h的近红外光谱测量中,新生儿专家采用头颅超声检测结构和潜在脑损伤情况,并用脑多普勒超声测量大脑前动脉的R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早产儿,平均胎龄为(32.7±1.9)周,出生体重为(1 845±485)g。平均局部组织氧合为(69.4±9.5)%,RI为(0.74±0.10),SpO2为(95.8±2.6)%,HR为(142±12)次/min。RI和局部氧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00 1/ρ=-0.438)。RI和SpO2(P=0.336/ρ=-0.120)、RI和HR(P=0.372/ρ=-0.113)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早产儿生后24 h内的大脑前动脉RI与局部氧合之间存在相关性,RI升高与早产儿组织氧合降低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Ls) 是许多种原因所引起的白质异常改变的统称。WMLs在影像学表现为白质疏松,此影像学改变最早由Steingart等[1] 提出,用于描述脑室周围和半卵圆中心区的白质在CT上的弥漫性低密度影或核磁共振T2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的高信号表现。大量研究表明,其与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卒中和死亡率等密切相关,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认为 WMLs主要发病机制是血脑屏障的破坏和(或)颅内小血管慢性缺血,而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众多。现对近些年来影响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危险因素 相关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白质病变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同时,高血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健康问题,其对多种脑部疾病的促进作用已逐渐受到关注。鉴于白质病变与高血压之间可能存在的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与白质病变之间的关系,分析高血压如何影响白质病变的发展,以期为白质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高血压 相关性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球囊通道技术在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对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深部病变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析组40例采用自制球囊引流管,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引流管,对比两组治疗结局。结果 数据显示分析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数据显示分析组脑神经功能评分更理想,对比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球囊引流管 脑瘤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在诊断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80例动脉狭窄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CTA诊断组)和对照组(DSA诊断组)各40例,回顾性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依据临床各类数据分析CTA在诊断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和临床特点结果CTA在诊断动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0%;DSA在诊断动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50%,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appa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CTA作为无创检查,费用低、准确性高,适合广泛应用,可作为动脉狭窄病变的重要筛查依据,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动脉狭窄 CTA 临床价值
  • 简介:白质病变(WML)是一组影像学所描述的临床综合征,颅脑CT表现为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弥漫性低密度影,在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上为弥漫性高信号。WML属于小血管病变的一个类型,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动物模型是WML研究的基础,本文将从动物类型的选择和造模方法两个角度对WML的动物模型进行综述,通过对WML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对比,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动物 模型 综述
  • 作者: 马艳玲 陈红燕 王金芳 叶娜 王诗男 冯丽 李越秀 石庆丽 贾伟丽 张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 10221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北京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患者白质微结构改变与执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2年3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并证实存在WML病灶的34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排除焦虑抑郁,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对所有WML患者进行评分,将其分为WML无认知功能障碍组(WML-cognitive normal,WML-CN)、WML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WML-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n dementia,WML-VCIND)、WML伴痴呆组(WML-dementia,WML-VAD),并使用Stroop色词干扰测验、数字连线测验、数字符号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等量表对其执行功能进行评价。另外选择MRI扫描无WML病灶的1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所有入组对象均采用德国西门子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DTI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全基于体素的分析(voxel based analysis, VBA),分析四组被试全及感兴趣区DTI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并与WML患者执行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在执行功能测验中,与认知功能正常者(WML-CN组、NC组)相比,WML伴认知障碍的患者(WML-VAD组、WML-VCIND组)在Stroop色词干扰B时间[(65.54±6.24)s和(43.67±0.95)s、(76.75±2.13)s和(43.67 ±0. 95)s、(65.54±6.24)s和(43.66±1.81)s、(76.75±2.13)s和(43.66±1.81)s]、Stroop色词干扰C时间[(88.58±6.76)s和(61.63±1.31)s、(96.37±1.47)s和(61.63±1.31)s、(88.58±6.76)s和(66.31±8.19)s、(96.37±1.47)s和(66.31±8.19)s]、TMTA时间[(40.47±2.76)s和(30.92±0.47)s、(44.24±1.43)s和(30.92±0.47)s、(44.24±1.43)s和(31.99±2.07)s、(40.47±2.76)s和(31.99±2.07)s]、TMTB时间[(88.66±6.55)s和(80.34±0.61)s、(96.70±1.72)s和(80.34±0.61)s、(88.66±6.55)s和(83.10±5.91)s、(96.70±1.72)s和(83. 10±5.91)s]、数字符号测验得分[(39.25±5.63)分和(47.00±2.55)分、(31.27±3.93)分和(47.00±2.55)分、(39.25±5.63)分和(48.86±4.34)分、(31.27±3.93)分和(48.86±4.34)分]、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8.94±1.00)分和(11.71±0.47)分、(6.64±0.81)分和(11.71±0.47)分、(8.94±1.00)分和(10.86±0.69)分、(6.64±0.81)分和(10.86±0.69)分]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ML伴认知障碍的患者中,WML-VAD组在Stroop色词干扰B时间、Stroop色词干扰C时间、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符号测验得分、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较WML-VCI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CN患者部分执行功能评分如Stroop色词干扰C时间、言语流畅性试验得分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胼胝体膝部、下纵束等的FA值与Stroop色词干扰B测验、Stroop色词干扰C测验、TMTA时间呈负相关(r=-0.436~-0.471),与数字符号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呈正相关(r=0.428~0.573);胼胝体膝部、上/下纵束、下额枕束等MD值与Stroop色词干扰B测验、Stroop色词干扰C测验、TMTA时间呈正相关(r=0.432~0.609),与数字符号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呈负相关(r=-0.424~-0.630,经校正,均P<0.003125)。结论WML伴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显著下降,且白质微结构破坏越严重,执行功能损害越严重。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执行功能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
  • 简介:目前已有动物组织的常规灌注固定技术[1,2].陈浩宇等[3]又改进了组织的灌注固定技术,使固定组织的方法基本完善.由于组织耐氧能力很差[4],就要求尽可能早地开始固定组织,才能更好的保护好组织.为达此目的,对目前的组织局部灌注固定技术作了适当的修改,并对右心房流出的液体作了仔细观察,现介绍如下,以与同行商榷.

  • 标签: 脑组织 局部灌注 灌注固定 生理盐水
  • 简介:患者女性,70岁,因间断发热1月余伴意识改变18d入院.否认酒精和药物滥用史。患者于2009年12月份因“排便异常”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并于2009年12月28日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第8天患者出现高热,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为金葡菌败血症,予以抗感染治疗2周,体温渐正常。但患者长期进食差,以肠外营养为主,于2010年1月30日起逐渐出现精神差、昏睡,伴小便失禁,予保护等相应治疗,但昏睡症状改善不明显,并呈加重趋势。

  • 标签: 小脑疾病 WEMICKE脑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白质病变危险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进行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白质病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的脑部长期缺血及缺氧状态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更会出现脑部微循环异常,特别是年龄越大症状越明显,最终诱发缺血性白质脱髓鞘病变,临床大量数据研究表现,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本次就针对该疾病的影响因素方面做调研。方法:以医院科室接收的患者病例情况,从此筛选有达标的有105例,协助患者完成临床查体,将患者病症分为轻、中、重度,以此做分组处理,前两类归为对照组,第三类均纳入观察组,对此次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针对患者的年龄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比较性(P<0.05);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调查,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白质脱髓鞘病变进行了研究,很多因素都可诱发这类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血压、血脂等有明显异常也可诱发此类疾病,日常生活中应充分了解疾病的影响因素,养成良好生活日常习惯,有效预防疾病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人的脑部长期缺血及缺氧状态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更会出现脑部微循环异常,特别是年龄越大症状越明显,最终诱发缺血性白质脱髓鞘病变,临床大量数据研究表现,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本次就针对该疾病的影响因素方面做调研。方法:以医院科室接收的患者病例情况,从此筛选有达标的有105例,协助患者完成临床查体,将患者病症分为轻、中、重度,以此做分组处理,前两类归为对照组,第三类均纳入观察组,对此次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针对患者的年龄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比较性(P<0.05);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调查,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白质脱髓鞘病变进行了研究,很多因素都可诱发这类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血压、血脂等有明显异常也可诱发此类疾病,日常生活中应充分了解疾病的影响因素,养成良好生活日常习惯,有效预防疾病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