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腮腺切除重建腮腺筋膜预防Frey’s综合征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腮腺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进行腮腺区域切除术,对研究组进行腮腺区域切除术及重建腺筋膜,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完成全部观察项目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出现局部潮红、出汗、碘-淀粉试验阳性的病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腮腺切除重建腮腺筋膜预防Frey’s综合征效果较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腮腺肿物 腮腺筋膜 Frey&rsquo s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腮腺手术患者的效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需要进行腮腺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腮腺手术后的常规护理,而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腮腺手术后的患者增加优质护理的联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以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长短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腮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使用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腮腺肿物 优质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腮腺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14例腮腺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性指标,建立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腮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常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伴或不伴颈面部异常淋巴结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颈面部淋巴结异常及的最大径线、形态、边界是腮腺恶性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利用以上5个指标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显示Nomogram的一致性指数为0.896(95%CI=0.834~0.958)。标准曲线显示Nomogram预测效果与腮腺良恶性的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为0.878。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腮腺有重要价值,利用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特征建立的Nomogram模型能评估腮腺的生物学特征,该模型对腮腺恶性风险的预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腮腺肿物 诊断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否能对行腮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正面影响。方法 以乱数表法将2022.1-2023.12期间80例腮腺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和研究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40例),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恢复指标均较对照组优,并发症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5.00%)低(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腮腺切除术,对于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腮腺肿物切除术 术后恢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切除与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行腮腺良性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和对照组(行单纯切除术),各43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唾液功能、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手术情况、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前后,两组唾液功能的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P〈0.05);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重度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结论:对于良性腮腺肿瘤,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与单纯切除无明显差别,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腮腺良性肿瘤 单纯肿物切除 腮腺部分切除 面神经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于腮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8例腮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4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住院时间为(12.01±4.02)d,联合组为(7.96±0.14)d,联合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腮腺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腮腺肿物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以咽部为典型表现的巨大食管临床上罕见,本文报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例巨大食管均来源于环后区,随着肿瘤生长,向食管管腔内延伸。我们分别采用咽侧切开和经口直达喉镜的方法给予切除,病理为错构瘤及脂肪瘤,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复发。针对此类病变手术的关键及难点在于肿瘤根蒂部的识别、显露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保护。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的临床诊断与特点。方法了解病史,鉴别诊断思路,各种辅助检查等。结论通过综合检查分析腹股沟疾病的临床特点,根据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腹股沟指腹股沟韧带周围的区域,位于此处的包块称为腹股沟部肿块。腹股沟是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按发病率高低,其种类大体可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淋巴结炎、淋巴结转移瘤、淋巴瘤、脂肪瘤、纤维瘤、鞘膜积液、大隐静脉膨大结节及髂腰部结核性寒性脓肿等。这些疾病的主要共同表现是腹股沟部出现,诊断上常易混淆。

  • 标签: 腹股沟 肿物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耳恶性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耳轮及对耳轮鳞癌需行广泛切除手术。

  • 标签: 外耳恶性肿物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进行的甲状腺手术治疗的306例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306例手术病人无1例死亡,无1例切口感染,发生暂时性声音调低13例,永久性调低2例,永久性声音嘶哑1例,暂时性咳呛9例,甲状腺危象2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术后无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病例。结论术前对甲状腺物性质的正确评估,恰当的术中处理对甲状腺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物 外科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我院自1998年以来,用超声诊断前臂皮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47例诊断和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诊断 皮下肿物 前臂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4.元月-2010.8月我院医治甲状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无1例死亡,出现声嘶6例、半年内全部恢复,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低钙抽搐3例。结论甲状腺的病理性质评论,正确细致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

  • 标签: 症的发生。甲状腺肿物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回盲部误诊的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回盲部诊断准确率奠定基础。方法时间在2017.3-2018.4月,研究对象为50例回盲部误诊患者,回顾分析其误诊的相关资料。结果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结肠镜配合气钡灌肠造影明确诊断。回盲部物主要误诊为回盲部肿瘤、粘连性肠梗阻、肠结核、阑尾炎、卵巢附件囊肿、肠套叠等。结论常见的阑尾脓肿、炎性肉芽、肠系膜淋巴结核、克罗恩病以及回盲部肿瘤等均可引起回盲部表现,在具体诊断中需要通过结肠镜、手术病理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误治。

  • 标签: 回盲部 肿物 误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鼻前庭的诊断治疗原则,提高鼻前庭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鼻前庭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鼻前庭的发病规律,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52例鼻前庭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3。36例鼻黏膜下囊肿和14例良性肿瘤,均手术一次性完整切除,术中出血较少,术后随访无复发。恶性肿瘤2例中,1例右鼻前庭鳞癌(男)手术切除后放疗72Gy痊愈,但18个月后再次复发,经完整切除术后观察2a未见复发。另1例外周型T细胞淋巴瘤,活检病理确诊后,患者拒绝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鼻前庭以囊肿和肿瘤良性居多,彻底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恶性肿瘤少见,需早期发现、综合治疗并密切跟踪观察。

  • 标签: 鼻前庭 肿瘤 囊肿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盆腔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盆腔超声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特点,并与其他影像学资料或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盆腔脓肿误诊为卵巢癌4例;卵巢癌误诊为盆腔脓肿2例,误诊为畸胎瘤2例,误诊为浆膜下肌瘤2例;陈旧性宫外孕误诊为浆膜下肌瘤2例,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4例;月经黄体误诊为卵巢囊实性或实性8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子宫穿孔1例;巨输尿管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盆底直肠前壁畸胎瘤误诊为巧克力囊肿1例;腹膜后肿瘤误诊为附件囊实性包块3例;宫颈多发潴留样囊肿误为附件囊肿1例;左卵巢成熟畸胎瘤扭转误诊为右侧扭转1例.结论临床经验不足是盆腔常见病误诊的主要原因,病变不典型及少见病易误诊.掌握盆腔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结合不同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盆腔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浅表器官及软组织诊断中相关应用价值,提升病理诊断的相关准确程度。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使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检查浅表器官及软组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例,并对患者的穿刺活检相关标本的病理形态进行相应的观察,对所有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的染色,比较手术切除标本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次穿刺得到明确病理学诊断的结果为92例,一次成功率为92%。倾向性诊断的患者为5例,倾向性诊断率为5%。组织太少无法诊断完成后的患者3例,无法诊断率3%。诊断阳性患者90例,阳性率为90%。结论在实际的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患者的浅表器官及软组织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若有必要也需要注意到使用免疫组化的检测,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浅表器官肿物 软组织肿物 诊断中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膜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以肿瘤病理性质的不同分组,良性组与恶性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类型及发病位置。结果良性组皮样瘤占31.7%、色素痣占23.3%、囊肿占16.7%、上皮增生占10%、迷芽瘤占6.7%、炎症占8.3%、淋巴组织占3.3%。恶性组上皮内瘤变占75%、原位癌占11.7%、淋巴瘤占11.7%、鳞状上皮细胞癌占1.7%。良性组皮样瘤84.2%位于角巩膜缘、色素痣64.3%位于球结膜、囊肿50%位于球结膜、上皮增生100%位于角巩膜缘、迷芽瘤100%位于角巩膜缘、炎症60%位于睑结膜、淋巴组织100%位于球结膜、上皮内瘤变77.8%位于角巩膜缘、原位癌57.1%位于角巩膜缘、淋巴瘤100%位于穹隆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100%位于角巩膜缘。结论结膜患者,良性肿瘤以皮样瘤、色素痣及囊肿居多,恶性肿瘤以上皮内瘤变居多,角巩膜缘为结膜的多发区域,临床需予以重视。

  • 标签: 结膜肿物 临床病理特征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