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患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手术治疗,另外选取40例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率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6%;对照组优良率为74%,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临床效果确切,简单又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空心拉力螺钉 膝后交叉韧带 骨折
  • 简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根据Schatzker分类属于Ⅳ型,有后侧劈裂的内侧平台骨折,可引起股骨髁部向后半脱位,并明显增加了关节的不稳定性。这类骨折对应于AO/ASIF分类属于41-B1、B2、B3型,胫骨内髁的后方骨块使得这种骨折非常不稳定,有些学者采用胫骨髁前方单一前内侧切口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但因关节面的不完全复位导致慢性后下方关节面半脱位,Schatzker认为需要另加一个切口来达到完全复位的目的。陈云丰等报告应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骨折一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SCHATZKER 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治疗 双切口 膝内侧 Ⅳ型
  • 简介:目的总结浮骨折治疗中运用伤害控制学原则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5年6月因浮骨折住院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伤害控制学原则全面评价其外伤程度,对病情稳定患者行急诊手术,对临界和危重患者先行临时固定,在ICU内复苏使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达到理想状态,限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行骨折内固定术并植骨。结果20例患者获得超过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0±0.5)个月,完全正常负重及行走活动时间平均(6±1)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浮骨折需要应用伤害控制原则,兼顾患者全面情况,同时治疗其他并存疾病。早期手术内固定有利于严重多发伤的治疗和骨与关节功能的恢复,限期手术内固定可减少切口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手术固定以髓内钉为终束同京.并沣雷阜期功能锻炼。

  • 标签: 浮膝骨折 伤害控制 体会
  • 简介:是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先秦已有此词。如《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退人若将队诸渊。”后又通称膝盖。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五:“又曰:君可暂卸膝盖骨,且无所苦,当日行八百里。”又宋·王贶《全生指迷方》卷二:“穴在足膝盖下三寸外廉,按之陷中是。”又《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侯彝》:“御史曰:贼在汝之右膝盖下,彝遂揭阶砖,自击其膝盖翻示御史曰:贼安在?御史又曰:在左膝盖下。又击之翻示御史。”检《汉语大词典》释此词,首见书证为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怎做得登瀛洲膝盖儿软,踏翰林脚步儿长。”《汉语大词典》引例偏晚。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酉阳杂俎》 《太平广记》 御史 段成式 通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0月间共收治的27例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均获得随防,时间8个月~2年,平均1.5年,优15例、良7例、可5例、差0例。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为临床满意疗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后叉韧带 骨折 可吸收螺钉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炎伴外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膝关节炎伴外翻。术前X线测量外翻畸形10°~35°,平均21.6°。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术后X线测量外翻角度3°~9°,平均5.7°。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4分,术后91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3°,术后118°。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疼痛,行走、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伴外翻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外侧软组织的松解是手术的关键。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膝外翻 关节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正中直切口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5年11月,采用前正中直切口镍钛聚髌器治疗新鲜髌骨粉碎性骨折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18~76岁,平均37.5岁。车祸伤42例,摔伤50例,坠落伤13例,打击伤7例。按Rockwood&Green分型:粉碎无移位69例,其中碎骨块3~4块者39例、5~6块者27例、大于6块者3例;粉碎有移位43例,其中碎骨块3~4块者28例、5~6块者14例、大于6块者1例。结果103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术后10~2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平均1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再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滑膜炎2例,健侧深静脉血栓1例,原有骨关节炎一过性加重3例。按Lysholm&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优77例,良19例,可7例,优良率93%。结论前正中直切口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切口小、不损伤隐神经和降动脉的髌下支。镍钛聚髌器具有“动力性张力带作用”,可以复位及固定髌骨骨折,对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前正中直切口结合镍钛聚髌器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 骨折 粉碎性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于骨折治疗患者,实施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为两个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待护理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行ADL评分,临床疗效,护理后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的指标评定。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治疗情况更为平稳,ADL评分更优。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折手术治疗,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可以积极推进患者恢复,对于维持正常术后关节活动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早期 持续被动运动训练 膝骨折 术后 关节活动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干骨折使用肢具在院前急救固定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1-10月的54例院前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夹板固定组26例采取传统的夹板固定,肢具固定组28例采用肢具外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肢具固定组疼痛评分(按脸谱评分表)低于夹板固定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固定时间(1.4±0.2)min,短于夹板固定组的(4.0±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使用肢具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地固定患肢,为转运及抢救赢得了时间,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膝肢具 院前急救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行股骨髓内钉治疗真性浮伴髌骨骨折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4月—2014年4月期间,5例真性浮伴髌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顺行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30个月,平均18个月。股骨及胫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20周,参照Karlstron和Olerud推荐的标准评定优3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0%。结论顺行股骨髓内钉治疗真性浮伴髌骨骨折有效的保护膝关节功能,有一定优势。

  • 标签: 顺行股骨髓内钉 真性浮膝 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重度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入住我院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的28例骨性关节炎伴软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术后康复护理要点。结果28例患者术程顺利,住院时间7-21d,平均(12.24±3.35)d;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46-95分,平均(88.52±4.46)分;膝关节屈曲度100-140°,平均(130.25±2.58)°;Tegner运动评级3-4级,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膝关节疼痛评分0-3分,平均(1.21±0.85)分,较术前降低。所有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我们每天要走很多路,可是你了解你的腿吗?有时你的腿会不受脑神经的控制,自行跳动,你知道吗?下面就跟着这个游戏步骤来研究一下你的腿部吧!

  • 标签: 初等教育 自然常识 课外阅读 《膝跳反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所有的健康运动中,跑步是一种最受欢迎,也最容易开展的群体性运动。其不需要任何器械和设备,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适合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年龄的人,且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防病治病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如果跑步过快,或者每次跑步的时间过长,造成运动量过大,也可以引起损伤,其中“跑步”便是最常见的一种。

  • 标签: 跑步 谨防 健康运动 不同年龄 文化背景
  • 简介:马拉松赛事逐年火热,跑步成为一种积极、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但“跑步百利伤”,长跑人群很容易染上“跑步”,即髂胫束综合征。这种损伤主要由跑步姿势不正确、跑步距离太长或先天髂胫束薄弱引发。下面这个练习可用于普通长跑后伸拉,起到保护髂胫束的作用。

  • 标签: 跑步姿势 生活方式 马拉松 综合征 长跑 赛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总结,术后康复护理的经验。结果42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1.39±3.45)d,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HSS平均(87.12±7.23)分,膝关节屈曲度平均(134.1±3.53)°,膝关节疼痛平均(1.12±0.63)分,37例优、3例良、1例中、1例差,优良率为95.2%,Tegner运动评级38例3级,4例4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术后康复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分阶段的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

  • 标签: 关节镜 微骨折 膝骨性关节炎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外侧双切口与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前正中直切口,观察组给予内外侧双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84.35±11.85)min]长于对照组[(62.14±10.05)min],治疗费用[(3.28±0.61)万元]多于对照组[(2.08±0.58)万元](t=9.80、9.12,均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78±2.17)d、(44.76±9.33)d、(3.57±1.04)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10.24±2.25)d、(55.09±10.25)d、(5.57±1.37)个月(t=7.59、5.11、7.97,均P<0.01)。术后6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较术后6个月均显著提高(均P<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6.49±1.14)°]、内翻角[(85.17±2.70)°]均较对照组[(8.05±1.55)°、(91.35±2.88)°]显著降低(t=5.56、10.73,均P<0.01)。两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Rasmussen和Harris量表评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膝关节Rasmussen和Harris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相比前正中直切口,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虽然会导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骨折愈合,促进原有解剖结构的恢复,从而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 标签: 骨折 胫骨平台 骨折固定术,内 膝内外侧 双切口 膝前正中直切口 双钢板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清晨、夜晚,这个城市总能看到跑步的身影。跑步简单易行,适合各个年龄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然而一些跑步爱好者出现膝盖疼,可能因为是跑步过量。如果你也是跑步一族,那就有必要提醒你:跑步健身的同时,更要爱护你的膝盖,别让“跑步”找上你。

  • 标签: 跑步 爱好者 健身
  • 简介:在中距离实战搏击中的技击性很强,杀伤力很大。现简单介绍几例肘的用法:1、提盘肘动作要领:对方用右手抄拳攻击我腹部时,我迅速上步闪身曲右臂盘肘击打对方头部(图1),随后提左膝击打对方腹部(图2)。

  • 标签: 动作要领 胸部 攻击 击打 头部 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