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40岁,以“右侧胸痛、胸闷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T38℃,P102次·min-1,R28次·min-1,BP105/75mmHg。神志清,精神差,右侧叩诊呈浊音,语颤,触觉及呼吸音消失,心音有力,各辨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沉88mm·h-1,结核抗体(+),胸片及B超均示: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按“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以抽胸水,利福平0.45g,qd,po,雷米封0.3g,qd,po,乙胺丁醇0.75g,qd,po,吡嗪酰胺0.5g,tid,po,治疗一周后,体温降到正常,半月后胸

  • 标签: 乙胺丁醇 药物热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36例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结论在结核病人的化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的患者,特别注意和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热
  • 简介:皮肤过敏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有的对牛奶和海鲜过敏,有的对金属饰品或药物过敏、有的对空气中的粉尘或花粉过敏等等。当过敏发生时,人们容易患湿疹皮炎类的疾病,除了会引起皮肤瘙痒、起红斑、丘疹和风团外,严重时还会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 标签: 湿疹皮炎 皮肤过敏 心血管系统 药物过敏 花粉过敏 皮肤瘙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或不科学地使用药物会发生眼病,此类情况并不罕见。严重者还会导致失明。曾有一位8岁儿童,视力一直正常,因患关节炎,医生给他服强的松,家长见效果挺好,就自作主张到药店又买了100片继续给患儿使用。患儿服用2个多月后就觉得视物模糊,家长以为是近视,并没有引起重视,最后孩子竟发展成终身失明。

  • 标签: 强的松 眼病 中毒性视神经炎 关节炎 药物过敏 失明
  • 简介:摘要1例45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口服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2周后因诱发粒细胞缺乏症停药。约1个月后遵医嘱再次服用甲硫咪唑10 mg、3次/d,分别于第1次服药后约2 h、第2次用药后约0.5 h出现高热、寒战,最高体温39.5 ℃。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计数5.99×109/L,中性粒细胞0.91,C反应蛋白2.3 mg/L,细菌血培养阴性。考虑为甲巯咪唑引起的药物热,停用该药并予对症治疗,4.5 h后患者体温降至36.5 ℃。随访1年,患者未再服用甲巯咪唑,未再出现高热、寒战症状。

  • 标签: 甲巯咪唑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36例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结论在结核病人的化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的患者,特别注意和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牛奶过敏原阳性率,探讨牛奶的年龄、疾病分布特征和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的818例疑诊食物过敏的未成年患者。采用ImmunoCAP荧光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血清进行牛奶sIgE检测,定义sIgE 1级为轻度,2~3级为中度,4~6级为重度。并采用χ²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牛奶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及多重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牛奶率为25.7%(210/818)。0~3岁组婴幼儿患者牛奶率为39.2%、牛奶sIgE水平[0.93(0.52,2.62)kU/L]、中重度患者比例23.5%,均高于其他年龄组。牛奶率及程度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牛奶以皮肤过敏症状最常见(50.0%),其次是呼吸道(38.9%)和胃肠道症状(36.1%)。0~3岁组以皮肤症状最常见(47.3%),4~6岁和7~18岁组以呼吸系统症状多见(58.7%,56.0%)。中重度牛奶患者的多重率达74.1%,其中70.4%合并其他食物过敏原,31.5%合并其他吸入性过敏原。结论18岁以下人群中,婴幼儿患者牛奶率高、程度严重,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牛奶患者以皮肤过敏症状最常见。

  • 标签: 牛奶过敏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致敏
  • 简介:迪(特非那丁)属抗组胺药,为特异H1受体阻断剂。口服吸收效果良好,主要分布于肺、肝、肾等脏器,用于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及急慢性荨麻疹等。今年2月,我院接诊一位玫瑰糠疹病人,使用迪后却过敏性休克,甚为罕见。1病例患者刘某,男,37岁,农民,2月28日来院就治,诊为玫瑰糠疹,无既住药物过敏史,给予本院制剂室配制的复方咪康唑、炉甘石洗剂(两药均为外用)、迪(规格10mg/

  • 标签: 致过敏性休克 玫瑰糠疹 敏迪 过敏性鼻炎 急慢性荨麻疹 炉甘石洗剂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抗菌药物所致药物热的特点,以正确地认识药物,避免药物热引起的严重后果。方法:选择呼吸科2011~2014年发生的药物热20例,总结病例特点,对药物种类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在停药后48h内体温均恢复正常。药物热发生中位时间为用药后第6天,平均值为6.9天,下午和夜间体温升高明显,最高温度在37.8~40.3℃之间,20例均出现相对缓脉,部分病例出现了转氨酶和血沉值升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抗菌药引起药物热,尽早判断药物热,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药物热 非感染性发热 抗菌药
  • 简介:抗癫痫药物痫作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抗癫痫药物痫作用的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临床诊断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 标签: 抗癫痫药物 致痫作用 副作用 分类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和/或变应性哮喘患者圆柏花粉特点,探讨圆柏花粉人群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可疑变应性鼻炎和/或变应性哮喘的患者,采用圆柏过敏原试剂进行皮肤点刺实验(SPT),比较不同年龄和疾病患者中圆柏花粉情况,观察圆柏花粉的人群特征。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 380例患者,圆柏花粉SPT总阳性率达49.92%(4 183/8 380)。圆柏花粉SPT阳性率在10~14岁年龄组最高,达60.99%(283/464),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66.77,P<0.01);且<10岁的患者SPT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40岁的患者SPT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单一圆柏花粉者较少,约占25.05%(1 048/4 183),患病年龄(35.21±12.39)岁。无论单一圆柏或合并其他花粉者,均以变应性鼻炎为主。圆柏花粉SPT阳性患者合并的其他吸入性花粉过敏原中,柳树花粉占第一位(74.99%)。圆柏SPT阳性率在单一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最高,为52.05%(3 797/7 295);在单一变应性哮喘患者中最低,为17.49%(53/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38.99,P<0.01)。结论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和/或变应性哮喘患者圆柏花粉性较高,10~14岁患者的SPT阳性率最高,多呈强阳性反应,圆柏花粉疾病中变应性鼻炎较为多见。

  • 标签: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哮喘 圆柏 花粉
  • 简介:食物中原的管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食物原限量对消费者、食品监管部门、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但食物原限量却难以被严格、科学地确定。本文综述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家和组织食物原限量的确定方法,并提出了我国食物原限量确定的建议。

  • 标签: 致敏原 限量 阈值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将导致植物延长生长期,提前开花和授粉,从而增加敏感人群的自然花粉暴露时间,增加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过敏花粉会影响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健康。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接触花粉的机会增多,花粉过敏的人数可能会增加,症状可能会加重。加强对花粉浓度的监测,识别致花粉的种类,研究花粉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对于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花粉过敏相关的健康问题,降低医疗费用非常重要。

  • 标签: 致敏花粉,观测,预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引产出血孕妇的处理对策。方法针对323例孕妇13-27周口服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引产的孕妇进行观察,35例病人出血量较多。统计表明:孕13-20周引产出血的主要原因不全流产,其次为宫缩乏力;孕21-27周引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不全流产和软产道损伤,其次为宫缩乏力;孕周越小,不全流产发生率越高。孕周越大,软产道损伤发生率越高。结果经研究发现,治疗出血的关键措施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出血。结论做好抢救工作,加强心理护理,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引产 出血 处理对策
  • 简介:目的对临床某些药品诱发的不良反应(ADRs)一过敏性休克进行监察分析。方法搜集中国临床药理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文摘1999—2002年共4年刊载有关药物过敏性体克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结果30例ADRs报表中由西药针剂、胶囊剂诱发的为21例,占总例数的70%;中药针剂、口服液诱发的为6例,占总例数的20%;其中穿琥宁针剂占4例,占总数的13%。结论对临床常用的西药、中药针剂、血液及生物制品诱发和ADRs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文献分析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