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90例我院支气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予以皮下注射阿莫西林,B组患者予以静脉注射阿莫西林,C组患者予以口服阿莫西林胶囊,观察并对比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3.33%,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6.66%,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则为70.00%,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炎患者予以静脉给药的方式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皮下给药方式,口服胶囊疗效较差,但是,在不同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应以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剂型为依据,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不同给药方式 药物疗效 影响 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药物干预治疗方案与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后合并干眼症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02%氟米龙、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症状改善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74%,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给予0.02%氟米龙、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在改善干眼症相关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 药物干预 双氯芬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粉刺祛除术联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230例痤疮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粉刺祛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每2周1次,共3次,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均按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版)中痤疮分级采取的不同药物治疗方法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3.47%,对照组有效率6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7,P<0.05)。结论粉刺祛除术联合药物治疗痤疮比单纯单纯药物治疗痤疮效果明显。

  • 标签: 痤疮 粉刺祛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闪罐、拔罐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罐加药物组)25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2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罐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畅经络,减轻面神经周围水肿,恢复面神经功能,疗程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刺 闪罐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144例患者分为各72例的试验组与参考组;参考组患者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状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各自72例患者的两组中,5例试验组患者治疗无效,14例参考组患者治疗无效;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06%显然高于参考组患者的80.56%,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83.33%显然大于参考组患者的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能够更加有效杀死幽门螺杆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联合治疗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120例开展研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将12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滴眼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滴眼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长度、BUT泪膜破裂时间以及FL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长度、BUT、FL评分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长度、BUT以及FL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评分和指标更佳。结论与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对比,联合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的治疗效果更佳,能够对患者视觉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白内障 术后 干眼症 普拉洛芬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差异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胶体铋剂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显效45例、75.0%,无效1例、1.7%,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32例、53.3%,无效13例、21.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药物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自身各自的特点和效果,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可以取得比胶体铋剂更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胃炎 奥美拉唑 胶体铋剂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A组(n=205)、B组(n=197),C组(n=202)和D组(n=196),A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B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C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D组采用利美尼定治疗,对比四组临床疗效。结果四组临床疗效对比(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P>0.05)。结论不同降压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均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临床使用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考虑,以此提高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氢氯噻嗪 倍他乐克 卡托普利 利美尼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用于急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88例急性肾绞痛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甲组44例应用间苯三酚治疗,乙组44例应用氟比洛芬治疗,对比分析不同药物疗效。结果乙组见效时间少于甲组,乙组用药后10min、用药后20min、用药后40min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少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间苯三酚,氟比洛芬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且应用安全。

  • 标签: 不同药物 急性肾绞痛 疼痛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析面部护理联合药物治疗成人痤疮的疗效。方法将55例成人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加入面部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47.8%,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成人痤疮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面部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面部容貌,提高患者自信心。

  • 标签: 成人痤疮 面部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卫生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结果治疗时研究组患者应用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头孢唑肟、特布他林、茶碱缓释片以及二羟丙茶碱等。结论临床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率,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治疗依从性,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哮喘 合理用药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为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38%与对照组4.2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栓治疗中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增加药物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湿疹属于一类发病原因复杂的皮肤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湿疹的发病种类繁多且发病反复难以康复,已成目前为严重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类皮肤疾病,合理用药成为了治疗湿疹这类皮肤疾病的重中之重。本篇介绍的药物组合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100例治疗者中,治愈率达98%,且无复发者。

  • 标签: 湿疹 药物组合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试探讨使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联合施治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方法对本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本月接治并确诊的50名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整体分析,具体方法为首先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施治,对药物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继续使用结膜瓣遮盖术进行治疗。结果在所有接受治疗的50名患者中,有24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效果良好,另外有26名患者在药物治疗不佳的情况下联合手术进行了治疗,所有的患者都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在药物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就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施治,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降压药物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时段就诊的1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600)、观察组(n=600)。予以对照组行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缬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清炎症因子情况(P>0.05);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后,同对照组开展比较,观察组血压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高血压疾病,选择缬沙坦、氨氯地平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血压情况,减轻对内皮功能所造成的损伤,具有可观的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噻嗪 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尚无特异性,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应以患者病理生理改变为依据,遵循个体化用药治疗原则。促动力药和酸抑制剂仍是目前经验治疗的主要药物,精神心理治疗、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调整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同时联合微波进行治疗,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两个组患者疾病治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为92.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药物 微波 慢性宫颈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糜烂患者采取宫颈微波手术+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12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手段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6例。单一组仅采取宫颈微波的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52例(92.96%)显著高于单一组42例(75.00%),联合组的阴道出血时间(5.28±3.47)d以及创面愈合时间(3.98±2.07)d显著低于单一组(9.52±5.84)d、(6.21±3.81)d,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取微波手术+药物联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了患者的创面愈合。

  • 标签: 宫颈微波手术 药物治疗 宫颈糜烂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8例处方开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54例患者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处方开药管理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处方开药,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处方开药,然后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在进行处方开药时,采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好的药物临床疗效影响,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处方开药中可以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房调剂质量 药物临床疗效 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