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肠管肠内营养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4例患者置入螺旋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营养状况,预防不良反应。结果病人能耐受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肠管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肠内营养 重症胰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螺旋肠管肠内营养是否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防治并发症。方法376例食管癌患者术中置螺旋肠管,术后48h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N);术前、术后监测患者的血色素、血浆白蛋白水平,统计胃肠道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螺旋肠管有一定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生率,经改进方法后得以改善;患者术前、术后在血浆白蛋白、血色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肠管肠内营养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食管癌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下置空肠管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导丝置管法,B组患者采用经胃镜导管推入法,C组患者采用内镜工作通道异物钳夹导管缝合线法,并比较三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结果A组、C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C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1)。A组、C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经内镜工作通道异物钳夹导管缝合线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可以作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管置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胃镜引导 鼻空肠管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螺旋肠管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正常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治疗发现,观察组组患者的肠管脱出率、堵管率、肠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合理科学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肠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胃肠道手术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神经重症患者以螺旋肠管进行营养管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接收的 22 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螺旋肠管进行营养管理,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置管情况及肠内营养结果。 结果 : 本组患者中 21 例肠管末端于置管 6~12h 内自行抵达空肠, 1 例借助胃镜抵达空肠,进入深度 95~115cm ,平均深度( 110.45±5.62 ) cm 。 22 例患者中有 6 例出现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不良反应缓解。本组患者未出现堵管现象,均成功痊愈出院 。 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以螺旋肠管进行营养管理可提高营养支持效果,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诊疗中具有应用实效性。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神经重症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的危重病症,由于胰腺炎症激活并释放多种胰酶,导致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多数患者病程长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营养素摄入和吸收不足1。有效的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不仅能提供人体全部营养素和补充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的保持肠黏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机会2。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螺旋型鼻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螺旋肠管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3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应用普通硅胶胃管,观察组70例应用螺旋肠管,两组均应用能全力作为营养液,并通过鼻饲泵持续均匀输注。对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进行观察。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更高,误吸、反流、呕吐、胃潴留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更低,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螺旋肠管进行危重患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不良刺激和更换胃管痛苦的降低,安全性、有效性更高。

  • 标签: 营养支持 鼻肠管 硅胶胃管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选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共识。多项指南推荐,对于胃内喂养不耐受或存在反流、误吸高风险的重症患者应启动幽门后喂养。而幽门后喂养路径的建立是启动幽门后喂养的前提,在ICU常通过床旁放置肠管至十二指肠或空肠以达此目的。目前存在多种重症患者肠管幽门后置管方法,但尚无统一标准。为此,笔者所在团队开展了幽门后置管系列研究,积累了较多量的螺旋肠管幽门后置管经验,对幽门后置管技术作了一定的优化,特在此做一总结,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优化置管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螺旋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可有助于保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胰腺的修复。护理要点为保持肠管通畅,防止营养液污染及监测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的情况。

  • 标签: 鼻肠管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螺旋肠管在维持卒中病人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10例卒中病人均有球麻痹现象,出现吞咽困难,无法经口进食而需肠道营养支持者,使用普通硅胶胃管一星期均出现痰多,返流现象,引起肺感染,延长病情,改用螺旋肠管(以下简称肠管)。结果10例病人有使用螺旋肠管后,痰量减少,无再出现返流现象,缩短了住院时间。10例病人未出现营养不良现象。10例治疗前均有肺部感染,治疗后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卒中病人,该方法是一种护理简便、管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 标签: 肠内营养 鼻空肠管 卒中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肠管和普通胃管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比较。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螺旋肠管组是经鼻腔插入胃内后通过增强胃蠕动功能促使螺旋肠管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再经该管持续滴注营养液供给营养:普通胃管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方法将胃管送至胃内,间断供给营养。结果:通过观察螺旋肠管无并发症,普通胃管并发症为67%。效果显著不同,螺旋肠管明显优于普通胃管。结论:螺旋肠管的应用既保护了患者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又减少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而普通胃管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了不应有的痛苦,加重病情。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普通胃管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应用螺旋肠管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4例,将这些患者分别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胃管方式给予其营养支持,而观察组中患者以螺旋肠管进行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1.2%,而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只能达到73.7%;观察组患者中共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肠内营养中应用螺旋肠管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比较高,可以优先选择这种营养支持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螺旋型鼻肠管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用螺旋肠管的效果。方法:研究随机挑选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借助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胃管进行营养支持,研究组应用螺旋肠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对比患者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营养支持后研究组患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比对照组高(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用螺旋肠管

  • 标签: 螺旋形鼻肠管 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支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胃癌术后同时留置胃管和肠管期间,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以选择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胃癌术后同时留置胃管和肠管患者80例,按留置胃管的先后顺序交替进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Y形贴固定胃肠管。实验组采用经改良的π字形贴固定肠管,观察两组患者的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性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情况分别是17.5%、17.5%、22.5%。,实验组的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情况分别是10%、7.5%、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π字形贴固定肠管可有效减低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性,外形美观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术后 固定方法 鼻胃管 鼻肠管 &pi 字形鼻贴
  • 简介:总结28例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应用螺旋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应用螺旋肠管时,置管前先禁食6h,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抬高30°;置管时规范操作,以顺利置管;置管后做好导管维护,正确输注合适的肠内营养剂型,加强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28例患者均成功置管,肠内营养支持10~37d,空腹及肠内营养后血糖水平控制理想。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脑出血 糖尿病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通过螺旋肠管或空肠造口管进行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对210例胃远端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术前留置螺旋空肠营养管组(73例),术中行空肠造口管组(73例),肠外营养组(64例)。观察营养指标,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EN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各项指标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肠内营养使其肠道功能恢复快,改善营养状态,保护肠道功能。预防静脉营养带来的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 标签: 上消化道肿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肠管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螺旋肠管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螺旋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并配合有效的护理,临床患者可快速恢复,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最适宜的方法。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重症颅脑外伤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肠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征得患者同意后,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期间的7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使用螺旋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其发生率为5.71%(2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为97.14%(34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螺旋肠管和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使用。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中运用螺旋肠管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螺旋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螺旋肠管配合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促进患者疾病治愈效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螺旋型鼻空肠管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