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支架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血管支架置入的8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85例患者共成功植入85枚球扩式肾动脉支架,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血压较术前呈逐渐下降趋势,服用降压药数减少,肾功能-血肌酐稳定.85例患者随访6个月~7年,平均(21.3±18.4)个月.随访期间发现肾动脉再狭窄8例(9.4%),均为无症状性狭窄.无责任血管相关的肾功能恶化.结论血管支架治疗肾动脉狭窄能解除血管狭窄,可有效改善血压,防止肾功能恶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肾动脉梗阻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支架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185例,包括颈内动脉狭窄118例(63.78%)、椎动脉狭窄55例(29.73%)、锁骨下动脉狭窄31例(16.76%);症状性狭窄117例(63.24%),包括脑梗死患者120例,约占64.86%,脑卒中患者66例(35.68%),无症状狭窄68例(36.7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其手术效果、并发症以及远期预后等。结果本次研究中185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30d内发生脑组织缺血事件3例(1.62%),脑组织血液灌注过度4例(2.16%),无其他心肌梗死、脑出血以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40.86±10.49)个月,支架血管段复发狭窄7例(3.78%),包括颈内动脉3例(42.86%)、椎动脉3例(42.86%)、锁骨下动脉1例(14.29%);远期脑组织缺血事件8例(4.32%),其中颈动脉血管缺血6例(75.00%),在随访时间无任何患者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支架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支架成形术 颅外脑血管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脑血管支架期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脑血管支架的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4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舒适组44例患者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舒适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这些指标比较均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支架期应用舒适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围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三年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100例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随访三年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狭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三年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卒中再发率以及狭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灌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年的脑灌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DL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脑灌注情况,同时长期效果安全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脑灌注 再狭窄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颈内动脉支架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40例颈内动脉狭窄并将行颈内动脉支架病人,在中给予中医情志护理。[结果]140例颈内动脉狭窄并行颈内动脉支架的病人,支架植入顺利,成功率达100%,经过耐心有效的情志护理,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得到改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颈内动脉支架中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确保病人在中的配合,可降低手术风险,也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 中医情志护理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 神经功能缺损 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在颈动脉分叉部支架中,留置支架的直径与发生血流动力抑制的(HemodynamicDepression,HD)相关性。方法总结我科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接受支架的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6例,依据传统方法选择支架直径;B组68例选择较小直径支架。比较分析直径、球囊直径与对术后的狭窄率、HD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的患者在行颈动脉支架后,症状都得到改善。A组留置支架直径(9.1±0.3)mm,B组留置的支架直径为(8.3±0.2)mm,两组存在显著差异;A组21名(45.7%)发生HD;B组10名(14.7%)发生HD,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留置支架直径较小组HD发生率低。两组球囊直径分别为(4.9±0.2)mm及(4.8±0.1)mm,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支架前狭窄率分别为(76±9)%及(74±8)%,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支架后狭窄率分别为(15±6)%及(17±10)%,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1例出现术后脑血症状,B组患者未出现相关脑缺血症状。Logistis回归分析显示A组(大直径)发生HD的风险是B组(小直径)的4.405倍。结论选用较大支架会更易发生术后HD。与之相比,选用较小直径的支架会减少HD发生率,并且可以使狭窄病变获得相同程度的改善。

  • 标签: 颈动脉分叉部 支架 直径 血流动力抑制 球囊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成形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2017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一科二组诊断为颈内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计3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颈动脉支架方案,共计19例,对照组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方案,共计1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餐前血糖、餐后血糖(2h)、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颈部血肿,颈部神经损伤,心肌梗死,脑梗死,术后灌注综合征,全因死亡,对照组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颈动脉内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性更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幕剥脱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我院2011—2015年23例隆突成形合并心脏大血管成形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23例患者的病情资料以及手术情况,介绍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护理。其中本组患者术后存在并发症12种主要有4例肺不张和肺炎病症,2例呼吸衰竭病例,其中最多的是6例心率失常症状。通过术后的精心护理,23例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无一例死亡。

  • 标签: 隆突成形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支架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泪道阻塞疾病患者66例(114眼)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泪道激光成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泪道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一年,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率及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支架治疗的靶向性及安全性较高,而且能保证泪道处于扩张的状态,有助于患者手术后的彻底引流,控制局部炎症的发生。

  • 标签: 激光成形术 泪道支架 泪道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2组(n=40),分别采用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康复,没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用后凸成形治疗患者前柱高度(81.2±12.3)mm、中柱高度(83.5±12.6)mm以及活动能力评分(1.3±0.23)分等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的(74.2±11.3)mm、(76.3±11.8)mm、(1.5±0.4)分,(P<0.05)。结论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但是后凸成形有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颞肌成形在颅骨成形治疗颅骨缺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11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成形的临床资料,中行颞肌的充分游离,并成形、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行颞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病人双侧颞部对称,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颞前区塌陷及颞肌下坠畸形,无明显颞肌萎缩,颞肌功能保留。结论颅骨成形中进行颞肌成形,可以有效恢复颅骨缺损处颞部的外形和颞肌功能,进一步完善颅骨成形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颞肌成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椎体成形、后凸成形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分别为其采用椎体成形、后凸成形。为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cobb角、椎体压缩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其cobb角、椎体压缩率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可以降低其椎体压缩率与疼痛度,缩小cobb角,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临床疗效更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观察重睑成形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4-01—2016-01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重睑成形的56例受者围期给予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56例(112只眼)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重睑弧度流畅,形态逼真、恒定,切口瘢痕不明显。随访6~12个月,未发生重睑变浅或消失、双侧重睑不对称、重睑过宽过窄、上睑瘢痕、皮下结节等现象,受者均对手术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加强对重睑成形者围期的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受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整形美容 重睑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了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严重困扰着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一些老人在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冠状动脉血管通常比较狭窄,严重影响血液流通。通过血管支架的方式可以支撑血管,让患者原本狭窄的血管能够顺利流通。以往医用血管支架使用的材料为金属,这种材料带有血栓源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出现很好的改变了这一现状,它具有较好的可吸收性、相容性,首先它能像金属支架一样在短期内起到支撑血管的目的,同时当患者血管恢复通畅以后,这种金属支架能够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有效克服了支架本身的异物性,避免血管再次出现狭窄的现象。

  • 标签: 生物可降解 血管再狭窄 血管支架 生物可降解膜 聚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用于低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病区2016年5月-2017年3月共收住尿毒症伴低血压患者8例,并选取肝素硅胶人造血管作为材料进行造瘘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低血压患者使用肝素硅胶人造血管行动脉造瘘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结果8例患者中血压均得到升高,手术成功,术后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总结分析术前检查、补液用药及术后相关宣教等措施干预可以帮助低血压患者建立血透通路。

  • 标签: 低血压 人造血管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过程,配合医生顺利施行手术。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患者术后24小时VAS评价疼痛立即不同程度缓解,术前VAS疼痛评分为(8.8±1.5)分,术后24~48小时为(1.8±1.2)分。术前术后VAS分值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稳定性,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熟练而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0个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要利用椎体成形进行治疗,考察其疗效情况。结果历时3个月的治疗,效果良好的有17个,有缓慢效果的12例,无效的1例,治愈率达96.7%。结论通过椎体成形对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治愈病症,让病患能够自由活动,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