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视神经萎缩是高致盲率的眼部疾病,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治疗效果佳等优势,现报道一例中医药治疗的典型视神经萎缩患者。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中药
  • 简介:方一复明丸组成羊肝一俱,菟丝子、车前子、麦门冬、草决明、茯苓、五味子、枸杞、茺蔚子、葶苈子、蕤仁(去壳)、地肤子(去壳)、泽泻、黄芩、炒杏仁(去皮尖)、细辛、肉桂心、青葙子、当归、白芍、白术、银柴胡、丹皮、栀子、甘草、夜明砂、丹参各60克,熟地黄90克。功效滋阴养血、解郁明目。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滋阴养血 菟丝子 车前子 麦门冬 草决明
  • 简介:摘要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在50年代后期就受到了较大的重视,有针灸治疗小儿早期视神经萎缩的报告。也有百例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在60年代,有的还以经络测定仪测定的数据为依据,选穴配方和运用补泻手法治疗本病。自七十年代后期起,则主要从不同方面寻求提高疗效的途径。如在穴位选择上,除用传统穴位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新穴;在手法上,则强调在补法的基础上使感应到达眼区;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以针刺为主,亦运用头针、穴位注射、电针及耳针等法。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由于各地评判标准不一,刺灸方法各异,有所差别,有效率在55~90%之间。

  • 标签: 针灸治疗 视神经萎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与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临床疗效 辨证论治 针刺 甲钴胺
  • 简介:患者男,19岁。主因“右眼视力下降3周伴左眼视力下降1周”于2005年4月14日收人我院。患者在入院前3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鼻侧视野内视物模糊,予中药及维生素治疗后症状渐进性加重。入院前8d出现右眼颞侧视物不清,同时左眼视力亦下降,遂到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史:舅舅在20岁时就出现不能矫正的视力下降。入院后体格检查:神清,语利,远视力左0.04右0.02,眼底检查双视盘边界不清,色潮红,轻度隆起,视神经乳头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在,视网膜平,余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 标签: 家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乳头水肿 视力下降 视物模糊 视物不清 体格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此次收治的68例视神经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华佗再造丸治疗;对照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9.4%(27/34)低于对照组97.1%(33/34)(P<0.05)。结论采用华佗再造丸治疗视神经萎缩,便于临床方便使用,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

  • 标签: 中医辨证 华佗再造丸 视神经萎缩
  • 简介:目的比较睛明穴深刺与常规针刺及西药治疗儿童视神经萎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63例儿童视神经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睛明穴深刺组(n=55)、常规针刺组(n=54)和西药组(n=54)。常规针刺组取穴:睛明、攒竹、风池、太阳、百会、丝竹空,每日1次。睛明穴深刺组采用睛明穴深刺联合常规针刺,每日1次。西药组采用肌注甲钴胺,500μg/次,隔日1次,同时口服维生素B1,10mg/片,11片,每日3次,3组治疗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3组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视野平均缺损、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振幅、潜伏时间及总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情况。结果睛明穴深刺组的视力情况优于常规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方面,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但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3组在改善视野平均缺损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方面,3组治疗前后P100的振幅改善情况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其他2组(P〈0.05),但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100的潜伏时间改善方面,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常规针刺组又优于西药组(P〈0.05)。总有效率分布差异方面,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3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过程中,3组均无病例出现复发加重。结论睛明穴深刺治疗儿童视神经萎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睛明穴 深刺 儿童 视神经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治疗中实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为就诊于我院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78例(2019.12-2020.12),因治疗药物差异分组,38例所用药物为甲钴胺片,纳入对照组,40例所用药物为甲钴胺片+疏血通,纳入试验组,比较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比较对照组临床效果,试验组优势明显,显著差异,P

  • 标签: 青光眼 疏血通 视神经萎缩 甲钴胺
  • 简介:摘要:应用多项中医外治法联合干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治疗,通过针灸、拔罐、刮痧、耳穴等手段,对从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在我病区的住院病历69例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指标视力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后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是进一步加强整体观、辨证论治、辨证施护,进一步研究此类方法更好地提高疗效。

  • 标签: 针灸  拔罐  刮痧  耳穴  视神经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在视神经萎缩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疗效分析。方法选取62例神经萎缩患者为调查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2月—2018年6月、选取方式为随机。我院按照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西医治疗方式。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4.83%明显的低于实验组的96.77%,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视神经萎缩患者临床治疗中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4例视神经萎缩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31眼采取针灸疗法实施治疗,观察组27例32眼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两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近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中医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是一类常见的眼部损伤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暴力伤等外伤损伤到视力而引发,病理复杂,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积极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而准确的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开展法医学鉴定则有利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者5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25)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25)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与视野改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总体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而其总灰度值则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光敏度、缺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力与视野,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血栓通胶囊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视力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adiativeopticneurapathy,RON)是不可逆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视力,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 标签: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 视力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同时累及大脑锥体细胞、脑干运动细胞核、脊髓前角细胞和锥体束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尚无特效治疗,预后较差,平均寿命3~5年。研究和发现ALS在早期诊断中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缩短诊断延迟时间、探讨和阐明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近年的研究表明,神经蛋白(neurofilament)在上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认为最具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的ALS生物标志物。因此,本文对神经蛋白与ALS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生物学标记 神经微丝蛋白质类 诊断 诊断 鉴别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