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角蛋白在生物体内有广泛的存在,在动物与植物体内均有分布,属于可再生资源,是一种公认的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质量稳定的潜在优质蛋白源。本文主要针对角蛋白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该种新型材料的应用领域。

  • 标签: 角蛋白质材料 特点 应用
  • 简介:本文以羽毛梗为原料,用氢氧化钠水解而制成羽毛角蛋白,通过氧化-还原引发系统,用三种乙烯基类单体与羽毛角蛋白接枝共聚,得到四个产物,将接枝共聚物、羽毛蛋白和乙烯基类单体聚合物的混合物分别进行甲酸和溶剂萃取,酶水解,最后将水解分离物分别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证明乙烯基单体与羽毛蛋白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TGA和DSC分析揭示了改性产品具有热稳定性的原因,应用改性产品作为皮革顶层涂饰剂,测定了它们的耐湿擦

  • 标签: 羽毛角蛋白 改性 接枝共聚 蛋白涂饰剂 皮革
  • 简介:摘要角蛋白是上皮细胞的骨架蛋白,可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凋亡耐受、生长及迁移,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有的角蛋白在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升高或高表达于肿瘤组织中,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有的角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肿瘤预后标志物。进一步阐明角蛋白联合其他标志物检测对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将为角蛋白应用于临床肿瘤诊断与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肿瘤 角蛋白质类 致癌作用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马鹿角蛋白酶解工艺也取得了全面的提升,接下来本文将对马鹿角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一定分析探讨,并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 标签: 马鹿角 马路角蛋白 酶解工艺 分析
  • 简介:采用碱性角蛋白酶堆置脱毛法对兔皮进行脱毛处理,对脱毛工艺的酶用量、石灰用量、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最佳的堆置酶脱毛方案。同时对经不同情况处理的毛进行了扫描电镜和强度测试,探究该方法对兔毛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酶用量为皮重的0.05%~0.09%、温度为32℃、时间在4h时堆置酶脱毛,可以有效除去兔皮上的兔毛,并且对脱下的兔毛质量损伤较小,该脱毛工艺可以有效回收兔毛,为兔毛和兔皮的深加工提供原材料。

  • 标签: 兔皮 角蛋白酶 堆置酶脱毛
  • 简介:摘要生物材料角蛋白(HHK)可诱导损伤组织细胞的再生,引起细胞生长分化状态的变化,是具有组织相容性的优良天然生物材料。本研究通过化学法提取HHK,超声波处理HHK水溶液,制得小分子量肽蛋白,MALDI-TOF-MS检测HHK分子量范围,体外MTT检测研究HHK小分子肽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KK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证明,分子量小于1500Da的HHK蛋白肽段对细胞增殖影响具有浓度依赖特性,对细胞增殖影响最大的HHK肽段浓度为10mg/mL,细胞周期受HHK添加浓度影响。说明HHK分子中蛋白序列具有特异的诱导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的生物活性。

  • 标签: 生物医用材料 角蛋白 MTT MALDI-TOF-MS
  • 简介:摘要细胞角蛋白(CK)是上皮细胞中间丝连接蛋白中的一类,广泛表达于上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CK8作为角蛋白中的一类,其与CK18主要表达于一些单纯性上皮细胞(如肝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尿路上皮细胞等),研究发现其与某些肿瘤发生、发展已经侵袭和转移也相关,如其与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耐药相关,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讨论CK8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角蛋白(ck) ck8 妇科肿瘤
  • 简介:将五种不同粒径(12、23、37、50和66nm)的纳米银粒子与一定浓度的角蛋白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反应体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粒径纳米银粒子与角蛋白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纳米银粒子与角蛋白主要发生疏水吸附作用,反应6min基本完成;中间大小的纳米银(23~37nm)与角蛋白的作用最强;在反应体系中,角蛋白分子包覆在纳米银粒子表面,使不同粒径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均大幅增加,它们的相互作用并未改变角蛋白的二级构象。所得纳米银与角蛋白的作用规律,为纳米银抗菌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角蛋白 纳米银 粒径 ZETA电位 紫外-可见光谱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通常认为不表达细胞角蛋白,借此可与上皮来源肿瘤相鉴别。该文报道1例5岁男孩发生的神经母细胞瘤伴有细胞角蛋白表达,描述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旨在拓展对神经母细胞瘤免疫表型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用鸡羽毛粉或人头发粉作为唯一碳、氮源,对9个耐热的金孢属(Chrysosporiumspp.)真菌菌株进行了产角蛋白酶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49—2对鸡羽毛的利用能力最强,而菌株H-143—1对人头发的利用能力最强。对H-49—2菌株进行液体发酵产酶试验的结果表明,培养6d时酶活性最大,为9.6U/mL。

  • 标签: 金孢属 角蛋白酶 耐热真菌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发角蛋白人工腱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26例30条膝关节韧带损伤施行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移植,受伤时间6~24月,包括前交叉韧带12例,内侧副韧带6例,外侧副韧带4例,前交叉韧带合并侧副韧带损伤4例(8条韧带),术后石膏外固定4~6周.结果随访23例,随访时间8~36月,平均22月,随访发现2例病人术后功能改善不明显,按Jenkins标准评价,有效率为91.3%.结论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是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材料,用于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腱 毛发 角蛋白 移植 膝关节韧带损伤 治疗
  • 简介:金孢属(Chrysosporium)真菌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产生许多有用的代谢物。它们是一个喜角蛋白的类群,大多数可以产生角蛋白酶。此类真菌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中评述了金孢属真菌产生的抗癌、抗真菌、抗寄生虫等抗生素类物质的研究进展,以及此类真菌在生物防治、食品工业、日用化工、皮革生产、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功能酶的生产、环境检测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金孢属的某些种作为人或动物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嗜角蛋白真菌 金孢属 角蛋白酶
  • 简介:为确定产角蛋白酶菌株D5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角蛋白酶的酶活,确定产角蛋白酶菌株D5的最佳培养基为:新鲜鸡羽毛粉2.00%,酵母膏2.00%,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铵0.05%,蛋白胨2.00%,硫酸镁0.04%,氯化锌0.01%;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pH6.5,装量80mL/250mL锥形瓶,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3d。

  • 标签: 角蛋白酶 酶活 发酵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 产角蛋白酶菌株D5
  • 简介:近年来角蛋白酶成为皮肤癣菌致病机制的研究热点,角蛋白酶在真菌的自身营养、组织入侵及控制宿主的防御机制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研究真菌疫苗的一个候选抗原。

  • 标签: 皮肤癣菌 角蛋白酶 免疫
  • 简介:摘要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比较多发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在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患有此病,其中有75%是女性患者。该病的最突出特点就滑膜出现炎症,而且炎症会随着病情其对称性地从小关节进展到大关节,最终导致关节损坏、并伴有软组织损伤。患病初期会有指关节肿胀疼痛的现象,同时在关节部位有晨僵。RA早期、可靠的诊断对于采取适当的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不可逆的关节损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就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角蛋白抗体检测意义进行分析,消除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希望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类风湿关节炎 患者 抗角蛋白抗体 检测意义
  • 简介:目的应用荧光定量RT—PCR榆测乳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4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mCK19mRNA表达。结果4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检测阳性28例,阳性率57.1%,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阳性牢在患者不同年龄、病理类别、临床分期、ER、PR状态的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状态间有显著差异。结论CK19mRNA可作为RT-PCR法榆测乳腺煽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预测乳腺癌发生血道微转移,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CK19 MRNA 荧光定量RT-PCR 微转移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蛋白23(Keratin 2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生物学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69例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细胞中Keratin 23的表达水平,通过χ2检验结果分析Keratin 23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分析Keratin 23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实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敲除Keratin 23表达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凋亡情况、侵袭能力、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和细胞外调节激酶(ERK)总蛋白及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Keratin 23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高表达(癌组织3.99±1.28,癌旁正常组织2.04±1.34,t=8.699,P<0.05),Keratin 23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显著关系(χ2=1.806、0.255、0.569,P<0.05),并且Keratin 23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差[低表达33.7%(139/412),高表达23.9%(111/463),P<0.05];当利用小干扰RNA(siRNA)敲低Keratin 23的表达后,胃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法:tBGC-823=3.154,tMGC-803=5.094,P<0.05;MTT实验:t24 h=2.381,t48 h=4.462,t72 h=8.618,P<0.05)、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tBGC-823=4.778,tMGC-803=3.830,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BGC-823=18.910,tMGC-803=19.570,P<0.05),并可降低p38和ERK通路的磷酸化水平(tp-p38=4.171,tMGC-803=2.624,P<0.05)。结论Keratin 23对胃癌具有促癌作用,其可能通过p38和ERK相关通路介导胃癌的发展。

  • 标签: 胃癌 角蛋白23 p38 细胞外调节激酶
  • 简介:分析了身体活动对肌腱细胞外基质更新的影响。血流量、需氧量、胶原合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平随机械负荷增加。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转录,尤其是翻译后修饰在运动后增强。训练导致胶原蛋白周转的持续增加,相反,静止明显降低胶原更新。这些变化修改了组织的力学特性及结构特征。肌腱受力造成周围间质中生长因子的显著增加,这可能导致胶原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增加。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训练引起的肌腱抗阻能力和耐受力增强。

  • 标签: 运动训练 细胞外基质 力争l生能 结缔组织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果蝇裸露角蛋白2(nakedcuticlehomolog2,Nkd2)对大鼠牙囊细胞(ratdentalfolliclecells,rDFCs)成骨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DFCs,鉴定其组织来源并进行成骨向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验证其成骨向分化能力,激光共聚焦检测检测Nkd2在中rDFCs的表达;采用小RNA干扰技术,干扰rDFCs中的Nkd2表达后进行成骨向分化诱导,westernblot检测小RNA干扰对rDFCs表达成骨向分化因子Runx2、Col-1和OCN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catenin在rDFCs中的分布变化,westernblot检测小RNA干扰对rDFCs表达蓬乱蛋白1(Dishevelled-1,Dvl-1)的表达变化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Wnt3a与阻断剂FH535处理rDFCs后Nkd2的表达改变。结果:获得体外培养的rDFCs,并成功诱导其成骨向分化,茜素红染色显示矿化结节形成。Nkd2在rDFCs中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浆和胞核周围。Nkd2小RNA干扰后的rDFCs中Runx2、Col-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vl-1的表达下调。同时,Wnt3a处理组rDFCs中Nkd2蛋白表达量升高,而FH535处理组的表达量下降。结论:Nkd2通过Dvl-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rDFCs的成骨向分化;Nkd2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靶基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起正反馈调节作用。

  • 标签: Nkd2 牙囊细胞 成骨向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