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认知倾向、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探讨可能的病理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98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10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认知倾向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的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网络成瘾组认知倾向各因子与家庭功能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乐观程度低,家庭功能缺陷对网络成瘾形成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网络成瘾 认知倾向 家庭功能
  • 简介:目前功能连通(functionalconnectivity)已经发展为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MRI)研究脑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采用时间相关方法,选取后扣带回(posteriorcingulatedcortex,PCC)为感兴趣区(regionsofinterest,ROI),提取ROI所有体素的平均时间信号,并与其他脑区血氧依赖的磁共振(BOLD)信号进行相关,同时去除全局效应和头动误差,对14例志愿者的计算和静息数据进行组内分析和组间分析,研究逻辑计算任务下默认网络(defaultmodenetwork)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默认网络受到抑制,各脑区信号改变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逻辑计算状态下各脑区BOLD信号变化不同,与PCC时间相关性发生改变所致。

  • 标签: 功能连通 时间相关 感兴趣区 逻辑计算 默认网络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及痴呆(VCID)是一类因血管性病因引起的以执行功能、学习和记忆能力进行性减低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实质上是由血管性病因通过损伤脑白质、皮质灰质或皮质下灰质,造成解剖网络连接及功能网络连接完整性破坏的结果。作者从分子及细胞水平的微观层面,至脑结构及功能网络,以及临床疾病水平的宏观层面,对近年来VCID相关认知功能网络损伤的研究进行概述。

  • 标签: 认知障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网络 连接组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中的改变及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共纳入28例MCI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图像后,利用GRETNA (Graph Theoretical Network Analysis)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功能网络构建,然后利用图论分析方法计算网络拓扑属性,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采用Bo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对结果进行校正。结果与NC组相比,MCI组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Cp)及局部效率(local efficiency,Eloc)均下降,下降最明显的脑区主要位于视觉及听觉功能相关脑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的特征路径长度(shortest path length,Lp)缩短(P>0.05),全局效率(global efficiency,Eglob)升高(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I患者的Cp及Eloc较NC组明显下降,且以视觉及听觉功能相关的脑区下降最明显,其有可能成为MCI准确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全局效率 聚类系数 特征路径长度 局部效率
  • 简介:在注意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别探讨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对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同时考查认知负荷是否是焦虑干扰注意网络功能的调节变量。研究一,52名被试参与试验,根据特质焦虑得分高低,将被试分为高特质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采用注意网络测验任务(ANT)对注意网络功能进行测量,并使用N—Back任务对认知负荷进行操控。结果显示高认知负荷条件下的注意网络功能效率高于低认知负荷条件;认知负荷是焦虑影响执行控制功能的调节变量。研究二,使用电击和噪音2种惩罚方式,以及限时反应、摄像等方法诱发状态焦虑;使用ANT任务测量注意网络功能;使用N—Back任务对认知负荷进行操控。结果显示:高状态焦虑组的注意网络功能效率低于低状态焦虑组;高认知负荷条件下的警觉功能和执行控制功能效率高于低认知负荷条件;状态焦虑和认知负荷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1)特质焦虑干扰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状态焦虑干扰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2)认知负荷可以提高警觉功能和执行控制功能效率;(3)认知负荷是特质焦虑影响执行控制功能的调节变量。

  • 标签: 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 认知负荷 注意网络功能
  • 简介:人类思维的生理基础同一性决定了思维模式的同一性或相似性。在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的作用下,不同语言中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手段。从词语词义的视角审视,建立在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辞格,以普遍的思维方式存在于各种语言中,除了其美学修辞功能以外,通过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邻接联想的心理过程,以词义转移和引申的方式,也发挥着促进个体认知逐步发展的重要功能

  • 标签: 语义转移 辞格 思维模式 联想能力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患者丘脑网络异常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癫痫专科门诊就诊的53例单侧TLE患者,同时招募37名人口学特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结构、功能磁共振检查。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研究单侧TLE患者的丘脑灰质体积变化,使用基于种子点的结构协变网络功能连接网络分析研究TLE患者的丘脑网络变化,对异常的丘脑结构、丘脑网络变化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为探索TLE患者的丘脑及丘脑网络认知表现的关系,提取丘脑体积及存在异常协同性改变的脑区的灰质体积、功能连接值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LE患者的MoCA总评分[27.0(25.0,29.0)分]低于健康对照[29.0(28.0,30.0)分](Z=-4.601,P<0.001)。全脑灰质体积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TLE患者的左侧小脑、右侧颞极、右侧梭状回、直回、双侧颞中回、丘脑、内侧和旁扣带回表现出显著的体积缩小(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以差异丘脑为种子点的结构协变网络分析显示,TLE患者丘脑与右侧梭状回(MNI:x=28.5,y=-15.0,z=-34.5)、左侧脑岛(MNI:x=-33.0,y=-18.0,z=-1.5)、右侧颞中回(MNI:x=55.5,y=-51.0,z=9.0)、左侧补充运动区(MNI:x=-10.5,y=1.5,z=57.0)和右侧中央后回脑区(MNI:x=31.5,y=-33.0,z=51.0)的协同性较健康对照减低(P<0.001,体素> 100);以差异丘脑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网络分析显示,TLE患者丘脑与左侧脑岛(MNI:x=-38,y=-7,z=-7)、左侧舌回(MNI:x=-6,y=-81,z=-12)、右侧舌回(MNI:x=15,y=-105,z=0)和左侧三角部额下回(MNI:x=-39,y=36,z=-6)的连通性较健康对照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在TLE患者中,与丘脑协同性减低的左侧脑岛体积与MoCA总评分呈正相关(r=0.279,P=0.043),与丘脑协同性减低的左侧补充运动区体积与MoCA总评分、语言评分呈正相关(r=0.323,P=0.018;r=0.334,P=0.015);与丘脑功能连接减弱的右侧舌区功能连接值与回忆评分呈负相关(r=-0.331,P=0.016)。结论TLE患者的丘脑体积、丘脑结构协变网络功能连接网络均发生改变。丘脑网络的异常与TLE认知表现有关,可能是丘脑参与TLE患者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

  • 标签: 颞叶癫痫 丘脑 丘脑网络 认知功能 多模态磁共振
  • 简介:摘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研究已普遍运用于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认知损伤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网络连接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在该综述中,作者试图总结最近的RS-fMRI研究,讨论早期帕金森病功能连接特征的局限性和潜在意义,以跟踪和预测未来的PD进展。了解临床进展和并发症的神经相关因素和潜在的诱发因素对指导新的临床试验和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 标签: 功能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损伤 静息状态网络
  • 简介:隐喻是用其他事物来描述某种事物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英汉隐喻的例子,从隐喻的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理解途径等方面来讨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普遍性,并简要分析其产生原因,指出其认知实质。

  • 标签: 隐喻,修辞,认知,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针灸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单纯认知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针灸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运功功能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UPDRSⅢ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帕金森病患者开展针灸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其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功能训练 针灸治疗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脑功能网络改变模式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自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终末期肾病组)及与终末期肾病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6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连线测试A(TMT-A)、连线测试B(TMT-B)和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评估其认知功能,再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图像,预处理后构建脑功能网络及计算网络拓扑属性参数。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受试者间认知功能评分、网络拓扑属性参数的差异以及终末期肾病组受试者中网络拓扑属性参数与认知功能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终末期肾病组受试者的MMSE、MoCA和SDMT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MT-A和TMT-B耗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肾病组受试者的标准化聚类系数(γ)、小世界属性(σ)和局部效率(Elocal)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肾病组受试者的旁边缘-边缘网络(包括双侧脑岛、内侧和旁扣带脑回、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颞极:颞上回、颞极:颞中回)、右侧颞横回、左侧颞上回的节点效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视觉网络(包括右侧距状回、双侧楔叶及左侧枕上回、枕中回)的节点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肾病组受试者γ、σ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698,P=0.000;r=0.661,P=0.000),Elocal值的AUC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07,P=0.003)。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发生了异常并可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认知功能损害 脑功能网络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图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29),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提升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应用广。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电脑辅助 认知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隐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轻度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内隐认知训练组(30例),常规认知训练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ADL评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训练后内隐认知训练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内隐认知训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3%(22/30)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的13.3%(4/30)(P<0.05)。结论内隐认知训练较常规认知训练更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内隐认知训练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探究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对于改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8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设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记忆障碍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情况。观察组表现出较轻的记忆障碍程度,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则呈现出较高的水平,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前后记忆力、生活自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性。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其记忆障碍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认知护理早期干预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6例小脑后叶梗死患者作为小脑梗死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以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与小脑梗死组患者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进行神经认知和行为学测试以评估其认知功能以及进行MRI扫描获得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并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算法以及图形理论获得受试者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的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估小脑梗死组患者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降低,听觉词语学习测试(RAVLT)、数字广度测试(DST)、画钟测试(CDT)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降低,连线测验(TMT)-A、TMT-B用时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脑网络全局效率(Eglob)和局部效率(Eloc)降低,聚类系数(Cp)和最短路径长度(Lp)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14个脑区[左侧、右侧的内侧和旁扣带脑回(DCG),左侧岛盖部额下回(IFGoperc),左侧、右侧的补充运动区(SMA),左侧、右侧的楔前叶(PCUN),左侧眶部额下回(ORBinf),左侧颞极颞上回(TPOsup),左侧颞极颞中回(TPOmid),左侧顶下缘角回(IPL),左侧、右侧后扣带回(PCG),左侧三角部额下回(IFGtriang)]的区域效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脑梗死组患者的MoCA评分与脑网络Lp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Eglob及右侧DCG、左侧DCG、右侧PCG区域效率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小脑梗死组患者的RAVLT评分与Eglob呈正相关关系(P<0.05),TMT-A用时与左侧DCG区域效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TMT-B用时与右侧DCG、右侧PCUN、左侧DCG区域效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但是与L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小脑梗死患者存在记忆、执行能力、视空间及注意力认知障碍,同时双侧PCUN、PCG、DCG和额颞叶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其中右侧PCG、双侧DCG以及右侧PCUN的异常改变可能在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 标签: 小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图论 脑网络
  • 简介:1认知网络的出现1999年,JosephMitolaⅢ提出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的概念.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用领域越来越多.然而在一定的区域、时间、条件下无线电频率是有限的.无限扩大的应用和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产生了矛盾.

  • 标签: 无线电技术 网络 无线频谱资源 认知无线电 无线电频率 使用领域
  • 简介:网络语言是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传统认知模式的分析表明:虽然人们的交流平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隐语认知模式和转喻认知模式仍然是人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其存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 标签: 网络语言 隐喻认知模式 转喻认知模式
  • 简介:本文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基础,从传统隐喻和现代隐喻认知角度,论证了对隐喻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语义解码过程,还是在最佳关联原则指导下寻求本体和喻体间最佳相关的认知推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隐喻语义的重新建构。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关联理论 认知功能 语义重构
  • 简介:语言交际认知受语境的约束和支配,语境的功能研究进入语境化阶段,语境化使语言交际建立在合作、共享和主体平等三原则基础上;语言认知语境化功能表现为一种权力,语境化权力对语义理解的作用体现在最简语义论、索引论和极端语境论三个方面。语言认知语境化功能研究为语言交际的认知理解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亦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 标签: 语言交际 语言认知 语境化 语境化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