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应苏联土瓦自治共和国武协的邀请,我们于1990年7月到1991年1月,在苏联土瓦、拉托维雅,伊尔库斯克等几个城市进行了武术教学并举办了全苏武术教练员训练班、总计面授了近100多名有一定基础的教练员和学员。这期间,我们多次受到新闻单位及电视台的采访。通过这次出访教学,使我们

  • 标签: 武术比赛 武术教学 中国武术 土瓦 访苏 维雅
  • 简介:1989年9月,我随地矿部成矿预测考察团赴苏联考察。出发前我们团集中北京阅读有关苏联成矿预测方面的文献资料,对苏联当前成矿预测的现状、特点作了归纳,提出了我们这次赴苏考察的目的和内容,并电传通知苏方。出发的日子到了,9月21日下午3时,我们登上了910航班波音767型飞机离开北京直飞莫斯科。

  • 标签: 波音767型飞机 联想 成矿预测 文献资料 苏联 考察团
  • 简介:1949年12月16日到次年2月17日.毛泽东在苏联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国事访问,签订了对当时冷战格局以及中国未来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以大国领导人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围绕这次访问,美、苏及国、共等各方力量在台前幕后,均展开了激烈较量,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瞬间。

  • 标签: 毛泽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轶事 1949年 国事访问 冷战格局
  • 简介:在初春斜斜的细雨中,我走进水墨江南,走进水做的优雅苏州,去寻访一代著名的女作家——苏雪林生活过的故宅。白墙黛瓦从眼前一一掠过,或一枝杏花安静地斜逸在墙上,留下一抹淡红。一座故宅,是一个人生活的舞台,承载了多少悲欢,演绎了多少道不尽的往事……我常常有意或无意伫立于一座陈旧老宅前,在幸存的或残留的或已消逝了的名宅前,静静感受一份冥冥中的交流。

  • 标签: 苏雪林 静感 个人生活 废品收购站 凌叔华 著名文学家
  • 简介:刘少奇两访苏联黄峥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新中国建立前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最现实、最重大的课题。尽管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他国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应当借鉴。为了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建立好党与党、国与国之间的良好关系,也为了争取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 标签: 刘少奇 斯大林 中共代表团 毛泽东 王稼祥 向社会主义过渡
  • 简介:宋庆龄曾在1927年、1953年、1957年三次到访苏联。这三次访问宋庆龄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1927年,她以孙中山遗孀、国民党左派领袖的身份到访,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53年,她以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到访,先后与朱可夫、斯大林会面;1957年,她与毛泽东一起率领中国党政代表访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并出席了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三次访问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美好的回忆,即便后来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宋庆龄始终对苏联保持着一份别样的情感。

  • 标签: 宋庆龄 苏联 1927年 中国代表团 国民党左派 党代表会议
  • 简介: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发展,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生前曾先后多次赴美、日及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1935年应邀赴苏联演出并遍访欧洲,是梅兰芳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本组史料选自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即记载了这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全过程。

  • 标签: 梅兰芳 演艺生涯 演出 京剧 旦角 表演艺术
  • 简介: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即于1949年12月首次登上了访苏的专列,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曾一再要求访苏,并做好了准备,却由于斯大林的婉言拒绝,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建国以后才终于成行.

  • 标签: 前夕未能 实现毛泽东 建国前夕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是苏联。1949年10月1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向各国政府发出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第二天苏联政府就发来照会,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3日,周恩来复电,表示热忱欢迎中苏建交并互派大使。中苏建交,带动了一批新民主主义国家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 标签: 新中国 外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 中央人民政府 苏联政府
  • 简介: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就生平第一次走出国门前往莫斯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访问,虽最终取得圆满成功,但期间却颇费周折,使得本就不寻常的出访变得更加不同寻常。

  • 标签: 毛泽东 出访 斯大林
  • 简介:在1947年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毛泽东即曾准备访问苏联,但因故未能成行。1949年1月底、2月初,苏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但他称自己是受斯大林之命带着耳朵来听意见的,并未就有关问题转达苏共中央的意见,或发表个人的看法。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

  • 标签: 苏共 刘少奇 委员 政治局 中共中央 西柏坡
  • 作者: 李享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及理论
  • 创建时间:2023-03-14
  • 出处:《建筑设计管理》 2023年第1期
  • 机构: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传统产业的低效率和节能减排要求共同推动了建筑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建筑市场开始快速发展。数字建筑通过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实时采集设备、环境等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提供个性化维修、管理服务,并预测、感知居住者个性化服务需求。广济创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广济创投是一家以上市公司广联达为基石LP的投资机构,2014年成立,苏新义是广济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兼总经理,苏新义所创立的广济惠达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是广济创投下属多期基金的主基金运营管理人,在建筑与家居行业广泛布局,先后投资了唐吉诃德、云家居、维石住工、称象科技、计支宝、众趣、吉工家、标信通、华筑等项目。苏新义专注深耕建筑产业信息化服务20余年,深谙建筑业数字化的核心技术和各项能力,同时他也具备丰富的营销和管理经验。苏新义的创业故事让人感动,苏新义的创业经历也会给很多人以借鉴,我们要从头说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今年2月动身去苏联参加中苏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以前,我读了布尼奇(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最高苏维埃经济改革问题委员会副主席)提供给会议的论文《真正经济核算的构成部分》,其中谈到“大规模地转向租赁制将是下一年苏联的现实”。当时我不明白苏联的租赁制和中国的承包制有什么区别,曾向有些同志请教,他们告诉我两

  • 标签: 租赁制 苏联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核算 承包制 构成部分
  • 简介: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以祝贺斯大林70寿辰的名义去苏联访问,出访时间长达三月之久,是外交吏少见的;而出访的最终目的是签订一个条约,这是1949年7月刘少奇访苏时与斯大林谈妥的。为什么毛泽东到苏后迟迟签订不了,症结何在?毛泽东答塔斯社记者中说:“我逗留苏联时间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那么,有关共和国利益的问题是什么?本文想就这些方面略陈管见,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 标签: 访苏 蒙古人民共和国 批评指正 中国内政 苏方 蒋介石政府
  • 简介:我很愿意在这里将青年学者苏炜介绍给我的朋友们。苏炜于1982年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留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然后作为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两年。1987年回国,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炜同时作为一名小说家活跃于文坛(北京十月出版社刚刚出版了他的留学生小说集《远行人》),出国以后,对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思潮有意识地做了大量接触和广泛的思考。不久前他刚刚写完了一批研究随笔,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认识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局限。那天,我们在一起谈了很久,也谈了很多。

  • 标签: 西方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 现代观念 艺术表现 思想视角
  • 简介:1949年8月.在中国人民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受中央委托组建新中国人民空军、后来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任司令员的刘亚楼率领一个小型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与苏联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举行了3次会谈,达成了苏方向中方提供飞机和教官,帮助建立航空学校,培养空、地勤人员的协议,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用。

  • 标签: 刘亚楼 中国人民空军 中国 外交关系 前苏联 军事装备
  • 简介:“世界上再找不到第二片这样的沃土,撒下种子就能长出金子。”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朋友,他名叫柏迈高。是全球著名的电子通信系统企业,美国安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限公司的前任总经理,他喜欢说相声,谈起中国情结,他总会说:选择中国,选择苏州工业园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

  • 标签: 苏州工业园区 管委会 中流 主任 电子通信系统 中国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