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常规超声检测与超声造影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评估中的效果差异,以明确对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我们选取我院50名具有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超声造影检测,另一组接受常规超声检测。在超声造影组中,我们应用声学造影剂来增强图像对比度,而在常规超声组中,仅使用常规超声技术。每个指标包括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特征、血流情况、纹理、变化趋势、深度以及疼痛和触痛被详细记录。结果:在肿块大小、内部回声特征、血流情况、纹理和变化趋势方面,超声造影组与常规超声组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 < 0.05)。超声造影组的肿块形态更清晰,纹理更均匀,血流信号丰富,且显示更敏感的变化趋势。然而,在肿块深度方面,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6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造影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评估中在形态、纹理、血流情况和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如肿块大小和深度上与常规超声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浅表软组织 超声造影 效果差异
  • 简介:目的:分析颈部非器官源性软组织肿块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软组织肿块,分析其发病部位及CT表现。结果:淋巴结病变9例,以颈部Ⅰ~Ⅳ区多见。9例中,淋巴结转移瘤2例,淋巴结结核3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1例,淋巴瘤3例。淋巴结核、淋巴瘤的淋巴结多呈类圆形,边缘多清晰。淋巴结转移瘤、结核多呈边缘和分隔样强化,内部多见液化坏死区;淋巴瘤内部轻度强化;化脓性淋巴结炎边缘模糊,多结节融合,呈环样及分隔样强化。神经源性肿瘤5例,多位于颈动脉间隙及椎旁间隙,颈动脉间隙神经源性肿瘤位于颈动静脉后内方,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迷走神经源性肿瘤使颈动静脉分离。咽部先天性囊肿3例,其中腮裂囊肿2例,位于颈侧区口咽扁桃体周围,胸锁乳突肌前内方,呈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光滑,并发感染则边缘模糊,囊壁增厚强化明显。甲舌囊肿1例,位于颈中区,边缘清晰之囊状影,与舌骨相连。淋巴管瘤2例,其中1例位于颈根后三角区,1例位于颈侧胸锁乳突肌前,边缘清晰,形态不规则,穿行颈部肌间隙内,无强化。结论:熟悉颈部正常解剖,掌握病变各自特点,对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颈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软组织肿块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2例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结合其声像图变化与手术、穿刺及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肿块检出率为100%,与病理诊断对照,超声对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实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约95%,对腘窝囊肿、腱鞘囊肿、皮脂腺囊肿等囊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对皮下血肿、脓肿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软组织肿块的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软组织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中,抽取67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患者均经病历检查证实,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67例患者中采用病理学诊断方式结果显示共55例患者为良性患者,占比为82.09%,其中超声诊断良性52例,3例恶性,诊断准确率94.55%;病理诊断共12例恶性患者,超声诊断出10例,准确率为83.33%。总准确率为92.54%(62/67)。对比良恶性患者血流参数状况,包含获动脉谱、可探及血流信号、Vmax、RI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疾病时,可考虑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诊断准确性高,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浅表软组织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检查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抽选方案加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该时段,我院数据库资料登记有效的确诊为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患者69名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时,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由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诊断准确度,并按要求记录最终检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通过病理诊断确认69名患者中共有6名患者为恶性肿块,发生率为8.70%,超声确诊7例,未见漏诊状况,但出现1例误诊。其诊断准确度与病理诊断准确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与分型时,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确诊来说产生的效果良好,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软组织肿块 诊断方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方法 计入我院2021年9月-2022年10月39例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入组后39例患者均一致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39例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对比手术病理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病变患者肿块血流信号分级及肿块RI和Vmax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 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浅表软组织肿块 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中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超声弹性成像良性、恶性检出率更接近病理结果,并在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中更高,与二维超声相比,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供肿块组织的弹性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性和恶性肿块,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诊断结果,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浅表软组织 良恶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二维超声和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体表软组织肿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取二维超声诊断方式,观察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94.12%,对照组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91.17%,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在边界、包膜、回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体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和诊断,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超声诊断的成效均比较显著,可将其纳入临床体表软组织肿块检查的行列,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体表软组织肿块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照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浅表软组织肿块病理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采用高频彩超诊断有很好的准确性,敏感性高,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87例,恶性病变13例。结论高频彩照在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中敏感性高,能够判断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体表软组织肿块 高频彩超 诊断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它由数层结构组成。最表面不含血管的薄层是表皮,覆于真皮之上,真皮层则较厚,包含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皮下脂肪位于真皮之下,与肌肉层之间相隔一层坚硬的筋膜。感染可以侵犯其中一层或几层结构。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深脓疱 抗生素 毛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等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眼部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经临床诊断眼部软件组肿块的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磁共振显微线圈检查,均应用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灶的定性、定量分析,包括肿块数量,大小及形态学及两种线圈成像信噪比等,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有肌间血管瘤5例,淋巴瘤6例,黑色素瘤4例,转移瘤3例,神经鞘瘤2例,纤维肉瘤1例,炎性假瘤2例,脂肪瘤1例;显微线圈图像信噪比与16通道头颅线圈信噪比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磁共振显微线圈显示病变位置、形态及其范围与周边组织之间的关系,并对患有眼部软组织肿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 标签: 磁共振 16通道头颅线圈 显微线圈 软组织肿块 成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软组织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102例软组织肿块患者病理诊断良性88例,恶性14例,其中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3%、86.4%、83.3%、42.9%、93.8%,单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63.6%、61.8%、17.9%、88.9%,联合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3.2%、92.2%、66.7%、97.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相结合能大大提高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率.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软组织肿块;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脂肪细胞类软组织肿块非常常见,结合超声及MRI技术能更为敏感的发现病变并为鉴别诊断提供相对可靠及准确的依据。本文将回顾脂肪细胞类软组织肿块的超声及MRI表现,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超声 MRI 脂肪细胞类软组织肿块 儿童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问的屏障。它由如下几层组成,最外层是表皮,较薄,无血管;其下是真皮层,较厚,含有毛囊、皮脂腺和汗晾;皮下脂肪层在真皮层下,由一层较韧的筋膜与肌肉相隔。感染可累及一层或多层。

  • 标签: 皮肤感染 软组织感染 皮下脂肪层 真皮层 脓疱病 臁疮
  • 简介:可直接将X线头颅片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内并进行测量分析,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是头面部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像数字化仪被运用于X线头影测量系统

  • 标签: 软组织测量 颌面部软组织
  • 简介:软组织损伤是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常见的创伤之一。它主要包括关节韧带、肌肉、肌腱、椎间盘等无裂口的损伤,故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往往因受伤后治疗不当,而使局部产生瘢痕和粘连,引起功能障碍。轻者肿胀无力,重者出现关节僵硬,运动功能受限等后遗症。实践证明,采取下列处理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效果较好。一、损伤早期(一般指12~24小时内)。是指局部组织受到破坏,造成皮下组织和毛细血管等撕裂,引起组织内血肿等症状。这时,应立即冷敷,使毛细血管收缩,避免血肿出现。如果条件允许,可用冰块、冰袋等放于受伤部位;条件不允许时,可就近用自来水冲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受伤部位 运动和比赛 运动功能 关节僵硬 闭合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