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引言范卡曼常数(K)是湍流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参数。它在50多年前就出现了,当时流体力学家试图用它建立流体力学中的墙壁定侓(Hinze,1975)。然而,Sheppard(1947)以后40多年来边界层大气中K的估算值(大都在0.35—0.42之间)是一直有争议的,并认为其精度不高(Businger,

  • 标签: 近地层大气 湍流结构 边界层 估算值 下垫面 奥布霍夫
  • 简介:摘要:前几年浙江省温州市环境空气存在一定的局部臭氧(O3)浓度高的问题,但尚未有当地O3污染影响因子分析的相关研究。为分析O3污染特征,探究O3污染影响因子,基于2014年浙江省温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O3、NO2、SO2、PM2.5、PM10、CO自动监测数据、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其展开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O3浓度平均值在52~116μg/m3之间,整体变化呈双峰型变化特征,其中在6月份和10月份分别达到峰值;工作日O3浓度要高于周末O3浓度;O3浓度在6:00出现谷值,在过了7:00后迅速上升,到10:00后维持在高值,直到14:00后才迅速下降。(2)O3浓度与NO2浓度和CO浓度呈负相关,而与PM10浓度呈正相关;其中,O3浓度与NO2浓度相关系数最大;O3与烷烃、芳香烃和烯/炔烃均呈负相关。(3)风速、气温和日辐射总量与O3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而降水量与O3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日辐射总量与O3浓度相关性最大。(4)O3高污染日中,在日总辐射量处于2000-2500w/m2区间,日平均气温达到20-30℃,风速在1-1.5m/s区间,风向为东北或东南且风速在1~2m/s时受偏东风气流影响,O3浓度更容易达到120μg/m3以上,污染程度最重。

  • 标签: 臭氧(O3) 前体物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气象因子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 要:在三角高程测量中,由于大气折光以及地球曲率的存在难免会对测量过程造成误差,并随着不同时刻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先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出发,推导出精密高差的公式,继而得到大气折光系数K值,并对其进行误差精度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在晴天相同高度不同时刻地面大气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针对如何消减大气折光带来的误差提出部分建议。

  • 标签: 三角高程 大气折光 地球曲率
  • 简介:摘 要:在三角高程测量中,由于大气折光以及地球曲率的存在难免会对测量过程造成误差,并随着不同时刻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先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出发,推导出精密高差的公式,继而得到大气折光系数K值,并对其进行误差精度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在晴天相同高度不同时刻地面大气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针对如何消减大气折光带来的误差提出部分建议。

  • 标签: 三角高程 大气折光 地球曲率
  • 简介:摘 要:在三角高程测量中,由于大气折光以及地球曲率的存在难免会对测量过程造成误差,并随着不同时刻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先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出发,推导出精密高差的公式,继而得到大气折光系数K值,并对其进行误差精度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在晴天相同高度不同时刻地面大气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针对如何消减大气折光带来的误差提出部分建议。

  • 标签: 三角高程 大气折光 地球曲率
  • 简介:基于戈壁下垫面上铁塔观测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方法,对地层基本气象要素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进行统计建模,分析了不同季节地层基本气象要素的日变化和垂直结构,得出了地层基本气象要素典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戈壁下垫面地层基本气象要素的统计模型,为大气环境的仿真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标签: 戈壁下垫面 铁塔 近地层 气象要素 统计建模
  • 简介:运用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及盆地内钻井剖面的古系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把塔里木盆地古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古新世-始新世早期(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发育3个层序,从下到上为S1,S2和S3。S1大致相当于库姆格列木群底部的砾岩段、膏泥岩段到白云岩段,在塔西南地区相当于土依洛克组。S2和S3大致相当于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上部两套膏盐岩段以及塔西南坳陷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及卡拉塔尔组-乌拉根组的两套膏盐岩段。始新世晚期-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发育1-2个三级层序,即S4和S5。S4相当于库车坳陷的苏维依组和塔西南坳陷巴什布拉克组的主体,S5仅在部分钻井中见到,以苏维依组顶部局部发育的扇三角洲相砂砾岩为代表。在这些层序中,低位体系域往往以发育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辫状河道相砂砾岩以及成化漏湖或蒸发台地相厚层膏盐岩为特征,而水进体系域多以滨浅湖相泥岩和粉砂岩为主,高位体系域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及富泥质的沉积序列。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古近系 层序地层 库车坳陷 塔西南坳陷 层序界面
  • 简介:本文利用不同高度大气电场实测数据,对地面层大气电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对比及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地面层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呈指数递增;同一时段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电场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且这一特征不受天气条件影响。

  • 标签: 大气电场 天气条件 不同高度 变化特征
  • 简介:湿地—大气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并相互作用形成特有的区域小气候特征,本文采用小气候梯度观测法对比分析了2015年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与同纬度锦州地区玉米旱地的地层(0—30m)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年平均气温为9.91℃,比玉米旱地年平均气温低0.58℃,湿地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具有降温作用,冬季具有保温作用。芦苇湿地和玉米旱地年平均气温的日变化范围分别为7.50—12.92℃、6.16—15.59℃,芦苇湿地平均气温振幅和层次间气温差小于玉米旱地,玉米旱地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芦苇湿地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58%,比玉米旱地年平均相对湿度高7.97%,芦苇湿地月相对湿度主要受水文和植被蒸腾作用的综合影响,芦苇湿地和玉米旱地平均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范围分别为51.78%—74.38%、41.00%—73.00%,二者均存在逆湿现象但高度不同;芦苇湿地春季风速为玉米旱地的两倍以上,风速随高度升高呈指数增大,芦苇生长季湿地具有较高的粗糙度,随高度降低风速下降明显,挡风作用明显好于玉米旱地。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湍流是玉米旱地风速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芦苇湿地风速日变化体现了海陆热力差异的特点。芦苇湿地由于地表有水层覆盖,植被蒸散能力较强,叶面积指数较高,减小地层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速率,可有效降低风速,调节区域小气候的生态功能比玉米旱地强,本文研究可为辽河三角洲湿地对区域气候形成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芦苇湿地 玉米旱地 近地层 小气候
  • 简介:风能资源评估是风能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是制定风能规划、风电场选址和风电功率预测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WRF中尺度大气模式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某风电场区域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时间为2011年5月19日8∶00——5月24日8∶00,采用4层嵌套结构,最内层水平分辨率为1km×1km,并将模拟结果中的小时平均风速(10m、50m、70m)、温度和压强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WRF模式对复杂地形区域进行值模拟,不但可以对风速、温度和压强进行较好地模拟,还能刻画出复杂地形局地风场特性.为风能资源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评估手段。

  • 标签: 风场 复杂地形 WRF 数值模拟
  • 简介:总结了沙漠地区地层能量交换特征研究的主要进展概况和热点问题。介绍了沙漠地区特有的结构复杂、水汽含量低、沙尘含量高等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对于沙漠低层的辐射和能量收支特性、湍流通量特征等进行了总结。指出国内外在未来沙漠地区地层湍流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以及对未来沙漠地区地层湍流能量特征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沙漠地区 近地层 能量交换
  • 简介:摘要:层序地层学建立的地层格架具有严格等时性特点,可以有效地预测等时地层单元内沉积体系的纵横向展布及演化规律,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东营凹陷青西地区为例,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层序界面识别与划分,并井震结合搭建了层序地层格架,为油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青西地区 古近系 层序界面识别 层序地层格架
  • 简介:利用2012年1—3月玛曲站的观测资料和单点模式Noah_LSM,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3次积雪过程对地层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Noah_LSM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地层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2)敏感性试验1模拟的净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气温和30、60cm土壤温度均大于控制试验的模拟结果;(3)敏感性试验2模拟结果表明较大的风速可能是造成2月18日出现大潜热通量和负感热通量的一个原因。

  • 标签: 积雪 Noah_LSM模式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 简介:首先对济阳坳陷古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从层序地层界面的划分和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填充模式及高精度层序地层等方面叙述了济阳坳陷层序地层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对济阳坳陷一、二、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及体系域划分进行了引述,并记述了以气候变化、构造运动为控制因素的层序发育模式及干旱盐湖型、深水断陷湖盆型和浅水断陷湖盆型等三种层序填充模式。同时,对具有特色的陆相断裂坡折带和低位扇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济阳坳陷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济阳坳陷 古近系 层序地层
  • 简介:摘要:收集整理2017~2019年昆明地层臭氧浓度、紫外线强度(UVA、UVB)资料,通过DTW计算,得到臭氧浓度序列与UVA、UVB强度序列的累积距离,分析得出臭氧浓度序列与UVA、UVB强度序列的有良好的相似性;又通过互相关函数进一步得出3h前的UVA、UVB强度值与臭氧浓度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是0.8076、0.7428;最后,计算分析臭氧浓度与紫外线强度的日平均值统计关系,也验证UVA和UVB与臭氧的相关性好,结果显示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大于0.6, Kendall相关系数大于0.4,属于显著相关。

  • 标签: 臭氧浓度 紫外线强度 动态时间归整 互相关函数
  • 简介:摘要:针对花岗岩地层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接施工风险的问题,通过地铁出入线区间隧道接两正线区间隧道工程工程实例中管片位移及地表沉降数值计算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接 施工风险 工程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城市地铁线路均会成网敷设,受工程地质条件及线路规划制约影响,地铁隧道交叠、平行施工情况越来越多。盾构隧道平行施工,既有隧道向接近的新建隧道发生拉伸变形,既有隧道周边围岩松弛,也有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进行二次重分布。隧道接施工对新旧隧道的变形和位移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依托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两正线区间盾构隧道与出入线区间盾构隧道接施工工程案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出入线区间盾构隧道施工对正线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变形和位移的影响,为接隧道施工提供合理的风险应对方案。 1工程概况 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中水街站~伯官大街站区间西起中水街站,沿中水街向北,以R=335曲线半径转至125乡道,再以R=450曲线半径到达伯官大街站。右线长1589.394延米,左线长1640.404延米。 区间采用明挖法+盾构法施工。结构顶部覆土深度约为12.7~28m,纵断面上呈“V”形坡,最大坡度为25‰,结构型式为单洞圆型结构。 区间总平面图 区间正线与出入线并行一段施工,中水街出入线在小里程端临近正线结构,最小水平距离约为3.4m,此处埋深为16.8m,土层主要为全风化花岗岩及少部分的粉质黏土层。伯官大街出入线在小里程端临近正线右线结构,最小水平距离约为3.4m,此处埋深为12.7m,土层主要为全风化花岗岩及少部分的强风化花岗岩地层。出入线与正线区间为接施工,正线区间先施工,出入线区间后施工。 接隧道平面图 2工程地质 ①杂填土:主要由市政铺设路面、碎石垫层、碎石、混粒砂、黏性土组成,松散~密实。该层分布连续,层厚0.30~6.30m。 ③1粉质黏土:黄褐色,含氧化铁结核,可塑,摇振反应中等,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分布较连续,揭露层厚2.60~17.80m。 ⑨1花岗岩:黄褐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风化成砂、土状,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全风化,该层分布连续,揭露层厚0.60~28.50m。 ⑨2花岗岩:肉红色~黄绿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风化成碎石状,碎块用手能掰动,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强风化,RQD值15-20,该层分布连,局部钻孔未穿透该层,揭露层厚0.60~35.10m。 ⑨3花岗岩:肉红色~青灰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岩体被切割成岩块,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耐磨矿物主要成分为SiO2,含量为20-30%,RQD值30~5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中风化,勘探深度内未穿透该层,揭露最大层厚17.90m。

  • 标签:
  • 简介: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林隙地层光照的微环境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月份林隙地层平均光照水平呈单峰变化趋势,6月份林隙光照水平最高,而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各月份林隙地层光照变异程度均属于中等变异,6月份变异程度较大,5月份最小。2)各月份林隙光照空间变异程度不同,并呈单峰型变化趋势;除5月份以外,其他月份林隙光照自相关部分的空间异质性在总空间异质性中占主要部分,并表现出较强变异趋势。3)各月份林隙内光斑出现的位置一致,均位于林隙东侧,但各月份林隙内光斑强弱及分布复杂程度不同。

  • 标签: 阔叶红松林 林隙 光照 微环境异质性
  • 简介:地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地层O3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水稻和冬小麦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为评估O3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综合已有剂量反应实验结果,对我国南北五个地区(北京、定兴、江都、嘉兴、东莞)水稻和冬小麦的O3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实验地区和实验品种的变化,两种作物的O3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水稻对O3的敏感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2)两种作物的产量均随O3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冬小麦的减产程度高于水稻;(3)基于FACE实验得到的作物O3敏感性高于基于OTC实验的研究结果。利用上述研究得到的O3剂量反应方程和O3浓度预测数据,对未来我国水稻和冬小麦的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预计到2020年,我国五个主要作物产地水稻和冬小麦的产量损失范围分别为3.2~28.8%和7.8~36.9%。上述结果表明,O3污染已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且作物品种间存在明显的O3抗性差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O3浓度的上升,同时,需要利用更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O3抗性品种的选育,这对降低O3的农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臭氧 水稻 冬小麦 开顶箱 产量
  • 简介:南阳凹陷廖庄组和核一段异常压力均不发育,声波速度主要受最大历史埋深影响.选取凹陷中心和凹陷边缘的典型井,利用廖庄组和核一段泥岩声波速度资料建立正常泥岩声波速度与深度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南阳凹陷古纪末地层抬升量.结果表明:古纪末地层抬升量为400~1000m;凹陷西部和南部地层抬升量较小,向凹陷北东方向地层抬升量逐渐增大,最大可达1000m.通过对抬升量平面分布的分析,认为魏岗—北马庄构造带地层的大规模抬升导致了异常低压的形成,地层抬升引起的减压增容效应和油气泵吸作用均可增大储层内油气的储存空间,形成低势区,从而促进油气在该区成藏.

  • 标签: 古近纪 油气成藏 声波速度 抬升量 南阳凹陷
  • 简介:摘要:我国综合国内的不断提高,促进和带动各个行业获得更好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当中,城市轨道交通更是呈现出高速的发展态势,为了有效解决城市路面拥堵问题,地铁车站、下穿飞机场、火车站等等应运而生,在提高人们出行效率、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等多个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砂卵石地层地铁接下穿既有盾构区间施工控制技术进行认真分析,以作参考。

  • 标签: 沙卵石地层地铁 近接下穿 既有 盾构 区间 施工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