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早泄(PE)是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在30%左右。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文献报道几个常用的操作定义,包括3个要素:①射精的潜伏时间短;②控制射精的能力差;③性满足程度低。这些定义都是专家协商的结果,而不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结论。由于缺乏时间判断断点而阻碍了PE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近十几年来,PE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多采用阴道内射精的潜伏时间(IELT,从开始插入阴道到阴道内开始射精的时间)为断点。

  • 标签: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药物治疗 临床研究 早泄 男性性功能障碍 潜伏时间
  • 简介:目的:介绍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患者药物治疗的证据支持情况及药物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建库至2018年10月相关文献,并手工检索综述中的参考文献及数据库中未收录的文献。结果:选择5-羟色胺摄取抑制在治疗PSD方面,对于氟西汀,2篇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SRs)显示其治疗PSD无效,1篇显示有效;对于西酞普兰,2篇SRs显示其治疗PSD有效,1篇显示无效;对于帕罗西汀,1篇SR显示其治疗PSD无效,1篇显示有效;对于舍曲林,2篇SRs均显示其治疗PSD无效;对于艾司西酞普兰和氟伏沙明,均有1篇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其治疗PSD有效。结论:医师和药师在选择药物治疗PSD时,应考虑相关支持证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注意各种抗抑郁药的特征和不良反应。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药物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选择5-羟色胺摄取抑制(SSRI)是治疗孕期抑郁症的常用药物,目前没有一种SSRI被明确推荐用于孕期抑郁症的治疗。妊娠期使用SSRI可能存在流产及死产的风险,但可能存在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其他SSRI,帕罗西汀及氟西汀致畸的风险较大,舍曲林和西酞普兰安全较高;孕晚期使用SSRI,新生儿可能出现停药症状以及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其中舍曲林引起PPHN的风险较低;SSRI对婴幼儿的远期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孕期抑郁症用药方案的制定需要权衡利弊,不应因药物风险而停用,相较于继续用药,停药带来的风险可能更大。

  • 标签: 血清素摄取抑制药 妊娠 先天畸形 肺动脉高压 自闭症谱系障碍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5-羟色胺摄取抑制(SSRIs)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2014年第5期)、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全面收集SSRIs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5月。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SSRIs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在有效率[RR=2.18,95%CI(1.60,2.97),P〈0.00001]和不良事件相关的失访发生率[OR=3.02,95%CI(1.04,8.79),P=0.0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SSRIs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有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该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 标签: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帕金森病 抑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选择5-HT摄取抑制(SSRI)联合应用丙戊酸钠缓释剂治疗伴有激越、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方法:80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伴有激越症状、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SSRI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缓释剂)和对照组(仅仅使用SSRI),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2例失访脱落,临床有效率85%(34/40),临床痊愈率50%(20/40),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第一周即达到有效标准,而且没有1例出现转相;对照组40例患者中,因副作用3例脱落、其中1例转躁退出,2例因疗效脱落,2例失访脱落,临床有效率75%(30/40),临床痊愈率16%(15/4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2、4、8周后的不同时段,临床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剂联合SSRI对伴有某些激越症状、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比单一使用SSRI疗效好,安全高。

  • 标签: 激越性抑郁 焦虑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丙戊酸钠缓释剂
  • 简介:目的: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对选择5-羟色胺摄取抑制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方法:选取我院选择5-羟色胺摄取抑制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分别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由对患者不知情的主治医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3)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4、6、8周末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与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文拉法辛缓释剂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比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发生在治疗初期。结论:对选择5-羟色胺摄取抑制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改用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和改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效果相当,治疗副反应较轻。文拉法辛缓释剂和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可以作为选择5-羟色胺摄取抑制类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文拉法辛缓释剂较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起效更快。

  • 标签: 抑郁症 文拉法辛缓释剂 抗抑郁剂
  • 简介: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因子(URAT1)是一种阴离子转运体,它位于肾小管近端小管顶部细胞中,决定尿酸的重吸收,常作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药物的靶点。Lesinurad是一种URAT1选择抑制,由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研发,并于2015年底被FDA批准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联合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症状的缓解治疗。主要介绍Lesinuard的药物概况、相关研发背景、合成路线、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试验等方面研究情况,为该药的推广应用以及同类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标签: Lesinurad 高血尿酸 痛风 URAT1选择性抑制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亚甲蓝或利奈唑胺与5-羟色胺摄取抑制药(SRI)合用的安全资料,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得亚甲蓝与SRI或利奈唑胺与SRI合用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综合。结果与结论:亚甲蓝和利奈唑胺都是单胺氧化酶的抑制药,亚甲蓝与SRI或利奈唑胺与SRI合用都可导致5-羟色胺综合征,临床应该明确用药史,避免合用。

  • 标签: 亚甲蓝 利奈唑胺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 5-羟色胺综合征
  • 简介: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Raf激酶,特刊是B-Raf由于在肿瘤中的突变率高,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充的重要靶点之一。一些Raf抑制在早期临床研究中有特犀抑制活性,显现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Raf激酶 B-RafV600E 选择性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环氧合酶-2抑制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对新型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环氧合酶-2抑制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新型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占有主导地位。

  • 标签: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用药分析 用药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经药研明确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用于临床是否有效。方法:该实验的时间脉络为2020-5至2021-4,样本对象即120只大鼠,参照体重划分5组,各24只,组别如下:对照组、美洛昔康高剂量组、美洛昔康中剂量组、美洛昔康低剂量组、吡罗昔康,剖析其抗炎镇痛效果。结果:相较于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的镇痛、解热作用更为显著,数据差异不容忽略(P﹤0.05)。结论:美洛昔康具备选择环氧合酶-2抑制优势,具备较强的镇痛、抗炎效果,用药过程安全。

  • 标签: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美洛昔康 吡罗昔康 镇痛
  • 简介:我们在进行微生物来源的5-脂氧合酶抑制的筛选过程中,得到了一株具有活性的曲霉菌F06Z-509。经过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三个活性化合物,分别为F06Z-509-A,B和C。通过对它们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与已知化合物butyrolactoneⅡ,Ⅰ和Ⅲ相同。它们对5-脂氧合酶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21.43,22.51和11.83μg/mL。它们对5-脂氧合酶的抑制活性未见报道。

  • 标签: 5-脂氧合酶抑制剂 BUTYROLACTONES 真菌代谢产物
  • 简介:环氧化酶-2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的反应,在组织中呈诱导表达,与肿瘤、炎症及疼痛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选择COX-2抑制塞来昔布可降低肿瘤组织E-钙黏素表达,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减少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塞来昔布治疗胃癌的临床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讨论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

  • 标签: 环氧化酶-2 胃癌 塞来昔布
  • 简介:摘要环氧化酶参与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全过程,目前研究发现COX有3种类型COX-1、COX-2、COX-3,其中COX-2是诱导酶,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西乐葆作为新型选择COX-2抑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期关于西乐葆选择COX-2抑制在抗肿瘤的机制做一探讨综述1。

  • 标签: 环氧化酶 COX-2 肿瘤
  • 简介:非甾体解热镇痛药(NSAIDs)被广泛用于骨关节炎、风湿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COX-2选择抑制既可以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又可以消除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最近有研究表明,COX-2选择抑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文拟对COX-2选择抑制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COX-2选择性抑制剂 心血管安全性 罗非昔布 塞来昔布
  • 简介:近年来肺癌在我国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肺癌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又排在前列,因此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防治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治疗肺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而近年来化疗,靶向治疗中产生的毒副作用,耐药性愈发明显,疗效衰退减弱。研究显示环氧合酶-2(COX-2)在NSCLC中高表达,这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6---1,这为选择COX-2抑制用于NSCLC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靶目标。因此有必要对用选择COX-2抑制治疗NSCLC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结果之间的关联进行探索性研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环加氧酶 2( COX-2)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化疗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