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配戴OK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共计5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配戴OK镜(29例),参考组佩戴常规框架眼镜(2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佩戴前裸眼视力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佩戴后,实验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佩戴前角膜屈光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佩戴后,实验组角膜屈光度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配戴OK镜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裸眼视力,降低角膜屈光度。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OK镜 青少年近视 裸眼视力 角膜屈光度
  • 简介:佩戴隐形眼镜时我们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一定要用手搓洗镜片隐形眼镜一定要用洗干净的手搓洗30秒以上,才可达到清洁效果。研究报告指出,由手搓洗镜片,比任何机器更能有效去除镜片上的杂质及沉淀物。另外,自来水或开水没有清洁消毒作用,不可用来清洗隐形眼镜。

  • 标签: 配戴隐形眼镜 清洁效果 消毒作用 镜片 沉淀物 自来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镜的正确佩戴法,为近视眼患者提供正确戴眼镜的方法标准。方法对因眼镜不合适而造成头痛头晕、眼胀、疲劳的30位患者进行近视眼镜分析。结果在30位患者中,以近视眼球镜偏高、散光轴轴向不正确为多,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由于配镜不合适,常可引起许多的副作用,因此,近视眼患者因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年龄、用眼习惯、性格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结合的方式,由合格医师来正确配镜,使眼睛更健康。

  • 标签: 眼镜 近视眼 眼睛
  • 简介:当牙齿自行脱落或因病拔除以后应及时配戴假牙。因为假牙不仅可以部分补偿牙齿的咀嚼功能、口腔的发音功能,还能适当弥补因牙齿脱落而造成的面容缺陷。但是镶配的假牙终究不如原来白生自长的牙齿那样坚固、耐用、舒适,因此,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 标签: 戴假牙 牙齿脱落 自行脱落 咀嚼功能 发音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眼控制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完成验配并坚持配戴角膜塑形镜24个月的137例近视眼儿童的资料,均选取右眼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随机法随机选取其中91例为建模组[男性53例,女性38例;年龄(11.24±1.69)岁],其余46例为验证组[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11.09±1.66)岁]。记录戴镜前的情况,包括年龄、等效球镜度数、瞳孔面积及角膜形态学参数,并测量角膜塑形镜偏心及戴镜前和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分析建模组儿童基线情况和戴镜稳定后的变化与戴镜24个月后眼轴长度变化的关系并构建回归方程,将验证组相关因素导入回归方程中计算期戴镜后24个月的眼轴长度,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戴镜前和戴镜后24个月,建模组眼轴长度分别为(25.16±0.90)和(25.56±082)mm(t=-10.12,P<0.001),验证组分别为(25.29±0.71)和(25.67±0.6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2,-8.79;均P<0.001)。戴镜24个月后眼轴长度变化量与基线年龄(r=-0.37,P<0.001)、基线等效球镜度数(r=0.31,P=0.003)、偏心距离(r=-0.35,P=0.001)和瞳孔面积(r=-0.26,P=0.013)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年龄(β=-0.056,P=0.001)、偏心距离(β=-0.315,P=0.001)、瞳孔面积(β=-0.009,P=0.004)、基线等效球镜度数(β=0.054,P=0.021)均与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变化有关,构建回归方程y=1.609-0.056a-0.315b-0.009c+0.054d(y为眼轴变化,a为基线年龄,b为偏心距离,c为瞳孔面积,d为基线等效球镜度数;R2=0.31)。将验证组对应参数导入方程,得到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变化量为(0.40±0.20)mm,与实际眼轴长度变化量(0.40±0.32)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971)。结论近视眼儿童的年龄、等效球镜度数、瞳孔面积以及戴镜稳定后的偏心距离对其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近视眼控制效果影响较大,可以通过这些因素预测戴镜后的近视眼控制效果

  • 标签: 近视 接触镜 轴长度,眼 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SE范围为-0.75~-6.00 D。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的(0.46±0.24)mm下降到戴镜2年后的(0.3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屈光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 标签: 近视 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 眼轴 儿童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配单焦镜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损伤率(63.33%,19/30)高于对照组(3.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停止配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后,角膜上皮损伤率由63.33%(19/30)降低至6.66%(2/30)。结论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其常见并发症角膜上皮损伤可恢复。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临床防治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并夜戴1年以上,且能够按时随访的226名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数据,年龄(10.83±1.56)岁,男95名,女131名。根据戴镜情况及基线屈光参差分为:双眼戴镜低度屈光参差组(A1组,111名,双眼戴镜,1.0 D≤双眼SE差值<2.5 D),年龄(10.68±1.66)岁,男50名,女61名;双眼戴镜中高度屈光参差组(A2组,33名,双眼戴镜,双眼SE差值≥ 2.5 D),年龄(11.24±1.38)岁,男10名,女23名;单眼戴镜低度屈光参差组(B1组,38名,单眼戴镜,1.0 D≤双眼SE差值<2.5 D),年龄(10.79±1.51)岁,男17名,女21名;单眼戴镜中高度屈光参差组(B2组,44名,单眼戴镜,双眼SE差值≥ 2.5 D),年龄(10.97±1.60)岁,男18名,女26名。采用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观察戴镜1年后双眼眼轴长度、双眼眼轴差值等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眼轴变化:戴镜1年后,各组双眼眼轴长度均增加。A1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眼轴分别增长(0.20±0.21)mm及(0.24±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8,P=0.002);A2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眼轴分别增长(0.04±0.11)mm及(0.17±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5,P<0.001)。B1组高度数眼和低度数眼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14±0.21)mm和(0.39±0.23)mm,B2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眼轴分别增长(0.11±0.14)mm和(0.54±0.2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33,-11.643;P均<0.001)。A1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1年眼轴增长量均与年龄呈线性相关(校正R2=0.208,0.237),A2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1年眼轴增长量均与年龄呈线性相关(校正R2=0.169,0.360)。B1组高度数眼及低度数眼1年眼轴变化量与年龄及基线屈光度不存在线性相关(F=0.514,1.205;P=0.602,0.312),B2组眼轴变化量与年龄及基线屈光度不存在线性相关(F=0.841,0.056;P=0.439,0.946)。(2)双眼眼轴差值变化:戴镜1年后,A1、A2、B1、B2各组双眼眼轴差值变化量分别为(-0.04±0.14)mm、(-0.13±0.13)mm、(-0.26±0.24)mm及(-0.43±0.25)mm。双眼戴镜组及单眼戴镜组中高度屈光参差者较低度屈光参差者眼轴差值变化量更大(t=-3.211,-3.180;P=0.002,0.002)。A1、A2及B2组双眼眼轴差值减少量与基线屈光参差量均呈线性相关(校正R2=0.099,0.149,0.230)。B1组双眼眼轴差值减少量与基线屈光参差量不存在线性关系(F=0.014,P=0.908)。结论配戴塑形镜能有效延缓近视性屈光参差少年儿童眼轴增长并缩小屈光参差。双眼戴镜者年龄较高者近视控制效果较好。基线屈光参差较大者,屈光参差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近视 屈光参差 眼轴 角膜塑形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0例(160眼),依据矫正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0例(80眼)。甲组配戴角膜塑形镜,乙组配戴框架眼镜。两组患者均配镜1年。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甲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明显优于乙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甲组的明显低于乙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明显的矫正及控制视力、纠正屈光度且并发症较少,更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角膜塑型镜 长期配戴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眼球震颤视力的提升成度及控制近视增长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来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青少年眼球震颤伴有高度散光一例。检查项目包括:眼表检查(角膜、结膜、晶状体、眼睑、泪液分泌)、眼底造像、眼压、生物测量仪(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角膜直径、瞳孔直径)、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检查、综合验光检查、双眼视功能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除眼球震颤外没有其他不适应指症,故按其角膜特征设计相匹配的角膜塑形镜给予配戴,并按规定日期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视力提升效果配戴3个月复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矫正视力由原来双眼分别为0.5提升为0.8。2 角膜的完整性:

  • 标签: 眼球震颤 角膜塑形镜 矫正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的护理,以提高正畸质量,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通过对130例固定正畸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的配合要求。结果130例患者均获得预期效果,不适感减轻,并发症减少。结论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口腔卫生宣教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标签: 牙牙合畸形 正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配戴助听器治疗慢性耳聋、耳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观察2014月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耳聋患者80例,部分伴有不同程度耳鸣,入院后完善听力学相关检查,确认听力损失性质、程度,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分析配戴效果、社交能力、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障碍。结果80例患者使用助听器至今,评估在噪声环境下,其语言识别能力在配戴助听器后上升(32.88±22.08)%;80例患者在安静环境内,其言语识别率在配戴助听器后上升(35.88±18.63)%;患者在配戴助听器适应3个月、末次随访时与佩戴前相比较,生活质量不同维度得分均优于配戴前,P<0.05。结论慢性耳聋、耳鸣患者在配戴助听器后,其识别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质量均得到有效提升,以及心理障碍予以消除。受到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广泛欢迎。

  • 标签: 助听器 听力 慢性耳聋 耳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超长配戴角膜接触镜一例的症状及体征,并结合相关案例得知,超长配戴角膜接触镜对眼的影响较为显著,可出现泪膜的稳定性下降,角膜上皮损伤、水肿、角膜知觉减退及新生血管形成,还可形成巨乳头性结膜炎。因此配戴角膜接触镜时应严格按照角膜接触镜验配流程进行选择,要求顾客严格规律配戴及对接触镜认真进行护理,定期进行复查以便验光师对检查结果做出相应及时的处理。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超长配戴 泪膜 角膜 睑结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的近视青少年患者,以100名近视患者作为试验样本,按不同的佩戴形式进行分组,比较框架眼镜组50 例(框架疗法),角膜塑形镜组50 例(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比较患者的:(1)屈光度和眼轴;(2)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屈光度和眼轴:与框架眼镜组比较,角膜塑形镜组的屈光度和眼轴改善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2)不良反应:与框架眼镜组比较,角膜塑形镜组的并发症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近视患者中,长期配戴角膜塑形眼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如果患者长时间戴着角膜塑形镜,可能会因为佩戴习惯等因素而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长期配戴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研究
  • 简介:目的本文分析近视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探究配戴框架镜与配戴角膜接触镜的近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按照患者接受的矫正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配戴框架镜,常规组40例配戴角膜接触镜,对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术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31±4.92)分、(86.56±9.42)分,常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34±5.98)分、(87.16±10.68)分,实验组的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术前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术前,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配戴框架镜的近视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其术后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明显得以提升。配戴角膜接触镜的近视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满意度明显得以提升。

  • 标签: 近视 准分子激光手术 配戴框架镜 生活质量 配戴角膜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接触镜的配后观察与护理;方法给予56例角膜接触镜配戴患者进行医学洗手教育、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护理;结果55例无配戴后的眼科疾病,1例患者缺少依从性,出现结膜炎;结论通过眼科临床的密切观察护理,大大控制角膜接触镜配后眼科疾病的发生率,是提高配戴软型角膜接触镜患者安全性、有效性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配戴与框架眼镜配戴1年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8月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中低度数近视儿童200例20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每组100例100眼,比较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和戴镜后6、12个月及停戴后1个月的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和晶状体厚度。结果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AL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617,P=0.043;F时间=10.939,P=0.023)。与戴镜前比较,2个组受试者戴镜后6、12个月和停戴后1个月AL均变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停戴后1个月AL与戴镜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戴镜前相比,戴镜后12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AL增长量为(0.13±0.06)mm,低于框架眼镜组的(0.29±0.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00,P=0.002)。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C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297,P=0.013;F时间=11.219,P<0.01),其中戴镜后6个月和12个月角膜塑形镜组CCT较戴镜前和同时间点框架眼镜组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停戴后1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CCT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A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4.226,P=0.051;F时间=3.208,P=0.057)。2个组患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晶状体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3.130,P<0.01;F时间=0.804,P=0.047),其中戴镜后6、12个月和停戴后1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晶状体厚度较戴镜前和同时间点框架眼镜组变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停戴后1个月晶状体厚度与戴镜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配戴框架眼镜比较,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抑制儿童近视眼AL延长,可逆性降低CCT,增加晶状体厚度,但对ACD无明显影响,且相对安全。

  • 标签: 近视/治疗 接触镜 生物测量,眼球 疗效 儿童 随机对照研究 OK镜配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配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评价的整群随机临床试验。方法:使用整群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140名医务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自我意愿及口罩配戴习惯,将140名医务人员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有70名医务人员,这些医务人员具有佩戴口罩的习惯,参照组有70名医务人员,这些医务人员无佩戴口罩的习惯。对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佩戴口罩习惯的实验组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发生概率(4.91%)明显低于无佩戴口罩习惯的参照组医务人员(1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务人员 佩戴口罩 呼吸道感染 效果评价 整群随机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