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市场流通中HIV抗体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方法从使用单位抽取20家试剂,用国家参考品、确证为阳性的样品和阴性样品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家试剂均符合200107批国家参考品的质量要求,对76份确证为阳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16家试剂对88份阴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3家试剂为98.9%,1家试剂为97.7%.结论我国HIV抗体诊断试剂的灵敏度较高,但某些试剂的特异性仍需提高.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质量
  • 简介:摘要免疫试剂盒是用于检测人或动物在疫苗注射后对机体是否产生效果的手段之一,它具有检测数量大、稳定性高、单价低廉等优点。但是,同时它也有检测时间长、检测步骤复杂、保存条件要求高等缺点。本实验室在综合考虑免疫试剂盒的各项优缺点之后,对检测人体的几种免疫试剂盒从其硬件设备、反应条件、试剂成分等各方面入手,对其检测进行改进,以期为免疫试剂盒检测降低成本、节约时间、简化操作、提高检测率作出一些贡献。

  • 标签: 酶联免疫 ELISA 疫苗检测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发光试剂免疫试剂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患者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国外进口注册的抗 HCV 免疫试剂和化学发光试剂检测丙型肝炎试剂,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 两种试剂均可达到国家标准,免疫试剂特异性较好,化学发光试剂灵敏度较

  • 标签: 发光试剂 酶联免疫试剂 丙型肝炎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白喉抗体(IgG)定量检测试剂盒(免疫法),对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与标准法检测进行比较,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采用双盲法检测300份健康人血清,依照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白喉抗体浓度,通过与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相关性等指标。结果通过检测标准品,计算线性回归方程y=8.1119x+0.0358,r=0.9987,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9.3%,约登指数为0.97,阳性预测值为99.4%,阴性预测值为97.8%。相关性分析结果r=0.992676,P<0.05,标准法测定结果与国产试剂盒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该国产试剂操作规范,简单快捷,不受条件限制,利于大量标本的快速检测,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调查,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捷精确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 标签: 白喉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破伤风抗体(IgG)定量检测试剂盒(免疫法),对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与标准法检测进行比较,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采用双盲法检测300份健康人血清,依照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破伤风抗体浓度,通过与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相关性等指标。结果通过检测标准品,计算线性回归方程y=7.7489x-0.0018,r=0.99,国产试剂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6.8%,约登指数为0.909,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88.5%。相关性分析结果r=0.987798,P<0.05,标准法测定结果与国产试剂盒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该国产试剂操作规范,简单快捷,不受条件限制,利于大量标本的快速检测,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调查,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捷精确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 标签: 破伤风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评价
  • 简介:摘要: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第三代POCT免疫诊断平台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设备,为提高诊断结果精准度,降低检测成本支出等发挥出积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第三代POCT免疫诊断平台构建方式,综合设备主体、设备关键装置、设备性能验证,优化平台应用效果。

  • 标签: POCT 仪器设备 免疫诊断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检验金标法与免疫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0例肺外结核患者、6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四组对象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免疫检验金标法和免疫法检验和分析。结果免疫检验金标法对肺外结核患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1.67%、71.67%、8.33%、3.33%;免疫法对以上患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67%、63.33%、5.00%、3.33%;免疫检验金标法检出率均高于免疫法(P>0.05),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验金标法对痰涂片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2.11%、72.73%均高于免疫法的84.21%、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金标法与免疫法对于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明显,前者准确率稍高,采用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

  • 标签: 免疫检验金标法 酶联免疫法 结核病
  • 简介:目的评价ELISPOT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ELISPOT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文献,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利用OUADAS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17篇丈献,其中中文14篇,英文3篇,16篇文献质量为优,1篇为差,共纳入研究对象2813人,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存在阈值效应,但DOR的Cochran-Q检验显示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异质性值,为61.8%,提示存在中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得到汇总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8(0.86~0.90)、0.85(0.83~0.87)、6.05(4.74~7.71)、0.14(0.1l~0.18).SROC曲线AUC为0.94,Q2为0.88。结论ELISPOT方法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仍需进一步的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系统研究,进行相应的亚组分析与分层分析,找出异质性的来源.

  • 标签: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肺结核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风疹病毒急性感染诊断免疫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8月 -2016年 8月来我院无偿献血者的 598份血液标本,对标本分别进行 IgG抗体与 IgM抗体检测,对于 IgM抗体阴性与 IgM抗体阳性且 IgG抗体阳性标本,对其 IgG抗体亲合力进行检测。结果:所选取的 598例样本当中,风疹病毒 IgG抗体阳性率为 57.69%, IgM抗体阳性率为 0.67%, 256例样本个体风疹病毒 IgG抗体与 IgM抗体均呈现为阴性。在检测 IgM抗体阴性且 IgG抗体阳性样本的 IgG抗体亲合力时,低亲合力为 8例,可将其确定为原发性感染。在检测 lgM抗体阳性样本的 IgG亲合力时,样本 Szl490与 SZ0259 lgM抗体为可疑值, IgG抗体呈现为阳性, IgG抗体具有高亲和力,可能由于 IgM抗体常年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并非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期。结论:诊断风疹病毒感染时,可同时对风疹病毒 IgG抗体亲合力于风疹病毒 lgM抗体进行诊断, IgG抗体低亲合力或 IgM抗体呈阳性的样本,均能判定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 标签: 风疹病毒 急性感染 酶联免疫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参与研究的患者120例,抽样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所有结核病患者,抽样时间为2021年01月到2022年01月,抽样完成后,分别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检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经过检查,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检测出结核病患者共119例,诊断准确率为99.17%,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检测出结核病患者共102例,诊断准确率为85%,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检查准确率较高(P<0.05);与此同时,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的特异性为87.50%,灵敏度为98.21%,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的特异性为87.50%,灵敏度为98.21%,可见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中,可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进行检查,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检查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参与研究的患者120例,抽样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所有结核病患者,抽样时间为2021年01月到2022年01月,抽样完成后,分别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检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经过检查,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检测出结核病患者共119例,诊断准确率为99.17%,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检测出结核病患者共102例,诊断准确率为85%,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检查准确率较高(P<0.05);与此同时,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的特异性为87.50%,灵敏度为98.21%,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的特异性为87.50%,灵敏度为98.21%,可见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中,可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法进行检查,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检查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的质量控制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洗涤是否充分,另一个就是反应是否充分。国内免疫的传统反应方法是恒温水箱或孵箱37℃温育,由于化学发光和荧光免疫检验项目的引进而带来另一种反应方法,即室温低速振荡1。室温低速振荡如果能代替恒温水箱或孵箱温育,将使反应条件相对更简便、更易控制,更便于实验室间的结果比对和相互认可。

  • 标签: 酶联免疫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法(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抗体优缺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临床样本进行ELISA、金标法、微粒子法(MEIA)检测,并辅以HCVRNA确认实验,对所获结果进行分析。结论相比之下,ELISA法较其他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抗-HCV的相符率无差异(P>0.05),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操作过程发现,ELISA法过程较繁琐,花费相对较高,但考虑综合因素,ELISA法是最佳的检测抗-HCV方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ELISA 丙肝抗体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的洗板方法和市场目前通行的洗板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方法哪种对免疫的质量控制更加精确。方法在免疫质量控制中,出现了很多没有与反应中抗原抗体相结合的物质和在反应过程中与载体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为了除去反应中的这些物质,在反应的质量控制中通常采用洗涤的方法。结果免疫的质量控制需要经过加样、孵育、洗涤、显色、比色五个步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若反应的质量控制不好,可能会引起医疗事故,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结论在实验室洗涤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各孔中的洗涤剂都被完全充分吸干,必要时需要人工扣板。最后一次洗涤一定要保证彻底清洁,否则会导致空白值,影响免疫质量控制的精确性。

  • 标签: 酶联免疫 质量控制 洗涤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动物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疫病监测中的应用,本文综合分析了免疫诊断技术的最新发展,并深入探讨了其在动物疫病监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分子诊断技术如PCR技术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动物疫病的早期检测能力,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疫病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新型免疫试剂的研发则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免疫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有望在未来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动物 免疫诊断技术 发展趋势 疫病监测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