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牙列重度磨耗表现为全牙列或牙列中多颗牙冠表面硬组织出现明显缺损,严重影响患者口腔美观和功能。牙列重度磨耗病因复杂,类型多样,鉴别诊断困难,治疗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功能重建。本文重点讨论牙列重度磨耗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接诊1例下颌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采用烤瓷冠联合太极扣固位的活动义齿进行修复,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游离缺失
  •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的变化与固定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5例129颗重度磨耗牙,根据垂直距离有无变化,分为三类修复:①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尚能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②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③重度磨耗牙伴有垂直距离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固定修复,须升高垂直距离。追踪观察1-7年,其中56例为两年以上。结果:65例病例中有63例修复后牙体、牙髓、牙周基本健康,修复体无脱落、无破损;咀嚼功能、美观改善均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未出现颞下颌关节问题或未加重。结论:根据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有无变化进行固定修复方法选择,临床思路明确,便于临床医师掌握,在临床是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牙体重度磨耗 垂直距离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磨耗微创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齿磨耗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观察组进行重度磨耗微创咬合重建,对比口腔状况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口腔状况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度磨耗微创咬合重建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3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行一次性咬合重建,治疗后半年内对患者进行复诊,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主观感觉、咀嚼效果、义齿稳定性,以及是否有颞颌关节不适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咬合升高接近正常,患者主诉无不适感,明显提升咀嚼功能,就医满意度良好。结论对于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实施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缩短了疗程,减少了就诊次数,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咬合重建的修复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0例重度磨耗伴缺损病例,分别采用固定修复,固定一可摘修复及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合重建修复1年后,患者均对合重建修复效果满意,但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固定一活动联合修复和固定修复在义齿舒适度、美观等方面满意度更高。结论根据不同病人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修复设计进行合理的咬合重建,以有效恢复患者正中颌位关系及正常咀嚼功能,最大限度改善舒适度及美观性。

  • 标签: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列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牙列重度磨耗患者中选取3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固定修复的方式对所有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对比30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将30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治疗前后的PRA指数各项指标评分结果、美观满意度及咀嚼效率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治疗后的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实施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患齿的美观程度,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列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固定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选择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56例,根据患者余留牙情况、息止间隙等分析,其中37例患者采用垫式可摘义齿修复,19例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随访1年后,56例患者咀嚼功能均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缓解,面型改善。结论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了垂直距离降低,有必要对其进行咬合重建,过渡性重建修复可为永久性重建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老年性牙列重度磨耗后义齿联合修复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35例老年性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研究,所有人群均主观感觉咀嚼能力差,均进行6个月随访且配合性较好,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对研究人群随访表明,所有患者在修复治疗后5周内都能适应牙齿修复带来的不适,咀嚼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随访6个月后疗效为优11例,占31.4%,疗效为良23例,占65.7%,疗效为差1例,占2.9%,检查结果表明均未发生修复牙齿病变、松动和叩击痛。对患者基牙状况检查结果显示,良好例数为32例,占91.4%,其余3例患者经洗牙等治疗后3例患者均痊愈或缓解明显。X线检查结果显示,研究人群修复6个月比修复前基牙有明显好转。结论采用义齿联合修复方案治疗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患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应加强推广。

  • 标签: 牙列磨耗 义齿联合修复 重度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重度磨耗后牙的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0颗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进行修复,即根管预备取印模后分别制作插销式分体桩及另一部分桩冠、玻璃离子粘固,完成修复。结果:60颗修复体均固位良好,边缘密合,咀嚼功能良好,牙周健康,患者满意。结论:对于黯龈距过低(〈3mm)的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插销式分体桩 重度磨耗 桩冠
  • 简介:一名青年女性患者因数年前胃食管返流症及妊娠反应多种因素,导致上下颔牙齿磨耗严重,出现牙本质敏感伴发牙髓症状及根尖周炎.严重影响美观和功能。患者来修复科就诊2周前已行根管治疗处置牙齿敏感及疼痛问题。患者上下前牙残缺及牙列广泛磨耗,导致面下1/3垂直距离降低.经沟通患者选择咬合重建以获得修复空间及前牙美学修复。首先多学科会诊缺损病因,分析并制定诊疗计划,确定上前牙切缘位置、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然后为患者进行美学三级预演的数字化美学设计并制作诊断蜡型。在患者口内制作诊断饰面.其佩戴2周进行信息反馈。建议上中切牙行牙冠延长术调整上前牙牙龈位置及上中切长宽比.患者知情同意。上前牙行初步牙体预备,并根据导板微创下完成上中切牙牙冠延长术和唇系带修整.6周后分段完成牙体预备并将所有诊断饰面更换为树脂暂时冠修复体。暂时修复体佩戴3月后,转移暂时修复体的颌位关系并进行纤维桩核的制作和最终牙体预备及印模制取。制作最终全瓷修复体及调合。戴牙后可见达到良好的红白美学、胎曲线和咬合功能。制作密西根颌垫短期佩戴保护修复体。2年中定期随访,结果表明患者咬合功能状态良好,垂直距离稳定,关节未见异常。

  • 标签: 咬合重建 重度磨耗 根管治疗 酸蚀症 垂直距离降低 女性患者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1例全口重度磨耗患者在Broadrick咬合平面分析仪辅助下确定平面并完成全口牙列功能与美学重建的过程。患者治疗后12个月复诊,咬合功能良好,无关节或咀嚼肌不适,对修复效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伴牙列重度磨耗的口腔修复方法。方法对1例颌骨FD伴牙列重度磨耗的患者进行口腔系统检查与修复设计。完成修复前准备之后,试戴下颌过渡性殆垫,观察4周:行上前牙及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延长术,4周后行上下颌牙体预备和精细临时冠桥修复,根据临时冠桥参考模型.对上下牙均行两段式钴铬生物合金烤瓷长桥修复。结果修复后患者面容对称,口唇自然美观,义齿逼真,感觉舒适,咀嚼有力,患者对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颌骨FD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口腔修复.根据适应症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进行上下颌牙列的固定桥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关系处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120例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老年患者,对其牙列缺损关系进行分析和分类,分为余留牙重度磨损、咬合关系存在和余留牙重度磨损、咬合关系丧失两种,分别进行整复,整复方法包括不改变垂直距离、一次升高垂直距离后正常修复、一次升高垂直距离后过渡修复的方式,并随访2年,观察修复后咀嚼能力的改善,颞下颌关节问题、牙体牙周牙髓情况及修复体的破损情况和美观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患牙施行冠外附着体的半精密程度修复,33例(27.5%)牙髓牙周问题未得到完全解决,3例(2.5%)基牙断折,8例(6.67%)根尖脓肿;114例(95.0%)咀嚼功能恢复正常,6例(5.0%)经调整效果满意,发音得到改善;颞下颌得到改善,2例(1.67%)有轻微弹响,无张口受限;113例(94.17%)对美观程度满意,7例(5.83%)满意程度欠佳;2年随访中,4例(3.33%)附着体的磁体部分松动,3例(2.50%)牙垫部分有破损,3例(2.50%)出现裂痕。结论对于牙体重度磨损并有牙列缺损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重点是根据咬合的垂直距离、牙列缺损等综合判断,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老年 牙体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 简介:目的:记录6例口颌系统功能基本正常而需要建(牙合)的中老年重度磨耗患者的正中关系,评价体位和操作方法对正中关系记录的影响.方法:铰链轴法确定髁突运动轴点,(牙合)关系采用三维电子式髁突运动描记仪Pantronic记录并转移至DenarD5A型全调节式咬合架上,对6例需要建(牙合)的重度磨耗患者正中关系,在不同体位下髁位的可重复性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操作方法对正中关系的记录有一定影响.在前后方向,用双手扶持法BMP所获得的正中关系改变很小,且以仰卧位的变化最小;面颏点诱导法LCPG在2种体位下的位移量大,接近0.8mm.在上下方向,LCPG的位移量稍大于BMP,接近0.3mm.比较LCPG和BMP,在仰卧位,在前后方向上,LCPG和BMP之间存在0.65mm的均差,在上下方向存在0.17mm的均差,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直立位,在前后方向,LCPG和BMP之间存在0.41mm的均差,但在上下方向的均差非常小(p>0.05).结论:操作方法及体位对正中关系的记录有一定影响,临床若考虑采用BMP记录颌位,最好选用仰卧位进行记录,若考虑采用LCPG记录颌位,建议选用直立位进行记录,以提高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体位 操作方法 重度磨耗 正中关系 记录 中老年
  • 作者: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牙列重度磨耗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和功能,其病因复杂,鉴别诊断困难,治疗方案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功能重建。笔者提出并建立了牙列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近年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牙列重度磨耗的功能美学重建,本文阐述数字化技术在牙列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科印模技术 颌关系记录 美学,牙科 牙列重度磨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重度磨耗伴牙缺失患者,通过咬合重建后采用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等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失的患者,经修复后临床效果的主观评价为美观15例、咀嚼有力15例、感觉舒适13例。均无根尖病变、扣痛及松动等现象。修复满意度达到100%。结论重度磨耗伴牙列缺失的患者,咬合重建进行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修复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重度磨耗 牙列缺失 咬合重建 烤瓷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