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在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鼓舞下,根据今年西安针麻会议以及四川达县全国甲状腺手术针麻研究协作组阶段小结会议有关总结的精神,我院针麻研究小组于今年元月至9月22日共作甲状腺手术针刺麻醉155例。现将资料符合要求及三组规定穴位之103例资料,小结如后,并对有关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探讨。由于我们工作不够细致,同时限于水平,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 标签: 例甲状腺 手术针麻 甲状腺手术
  • 简介:在针刺与手术结缘半个世纪的今天,本文指出针刺在整个手术中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麻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针刺不仅会在手术室里有更大的作为,而且会超越麻醉与手术,对整个针灸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针刺麻醉 穴位注射 穴位免疫 针灸预处理 研究进展
  • 简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一行搭乘空军一号于2月21日(星期一)上午11时32分到达北京首都机场。而访问团参观针麻手术,时间在1972年2月24日上午8点半。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吉辛格国务卿忙着访问交流,在2月27日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上海公报”。而由国防部长黑格将军率领随团官员和美国新闻媒体共30余人(其中有尼克松总统私人医师,原美国海军医院教授),

  • 标签: 星期一 上午 首都 北京 针麻 辛格
  • 简介:针刺麻醉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中西医结合发掘祖国医学的丰硕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目前还存在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内脏牵位反应等所谓“三关”问题,为了探索解决“三关”的途径,我们将五年来在针麻下所作上腹部手术382例小结于下:

  • 标签: 上腹部手术 肌肉紧张 毛主席革命路线 内脏牵拉反应 临床实践 三关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婴儿麻疹免疫效果,临床探究母体接种疾病疫苗对婴儿首次接种疫苗后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4~2015.6期间240例入院进行常规孕检的孕妇,按双盲法随机分为接种组120例、未接种组120例。接种组对孕妇进行接种麻疹疫苗,未接种组不接种任何疫苗,对两组孕妇所诞婴儿进行随访监测,观察婴儿接种疫苗前后麻疹抗体水平。结果接种组孕妇、新生儿以及婴儿接种疫苗后体内麻疹抗体水平较未接种组高,P<0.05;接种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接种组疾病发生率依次为0.0%、14.2%、9.2%,未接种组为5.8%、14.2%、22.5%,接种组疾病发生情况比未接种组少,P<0.05。结论对母体接种麻疹疫苗可有效提高婴儿首次接种疫苗后麻疹免疫效果,婴儿发病率降低。

  • 标签: 免疫 麻疹 疫苗 母体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改良指根腱鞘内单点进针麻醉与指根两侧浸润麻醉对手指外伤急诊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在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急诊科对进行手指外伤急诊手术的患者中选取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指根两侧浸润麻醉,研究组采用改良指根腱鞘内单点进针麻醉,对比操作易行性、麻醉药品使用量、注射麻药时疼痛度、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医生操作简易,患者易接受,局部注射麻醉药品疼痛度、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指外伤急诊手术中,通过使用改良指根腱鞘内单点进针麻醉医生操作简单、易行;局部注射麻醉药品时疼痛轻,患者易接受,麻醉起效时间短于与指根浸润麻醉、效果优于指根浸润麻醉。

  • 标签: 手指外伤 急诊手术 改良指根腱鞘内单点进针麻醉 麻醉效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损伤中改良指根腱鞘内单点进针麻醉与传统指根麻醉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急诊及住院治疗的40例手指损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麻醉组和传统麻醉组,每组20例。改良麻醉组患者常规消毒后,以手指根部近侧掌指纹中点处为进针点,将进针点掌指纹两侧皮肤捏起,45°进针,予以2%盐酸利多卡因3.0~3.5 mL;传统麻醉组常规消毒后,使用5 mL注射器在近端指骨外侧边缘背侧进针,回抽观察无血后保持针尖位置不变,同时缓慢注射,逐渐进针直至针尖抵达掌侧皮下,共推入2%的盐酸利多卡因4.0~5.0 mL,于对侧指根同样方法操作。评估2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药物注射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范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操作简易程度及患者主诉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电话随访,观察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发生。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组患者麻醉方法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改良麻醉组麻醉操作时间为(22.0±5.0)s,比传统麻醉组[(30.0±5.0) 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P<0.05);改良麻醉组药物注射量为(3.5±0.5) mL,少于传统麻醉组[(5.0±0.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改良麻醉组与传统麻醉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24.0±5.0)、(25.0±4.0) 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均至手术结束,麻醉阻滞范围均为指掌侧和中节指间关节以远。改良麻醉组的麻醉操作过程简单,传统麻醉组麻醉操作过程繁琐;与传统麻醉组比较,改良麻醉组患者主诉疼痛程度更低。术后随访1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针孔感染、神经及腱鞘损伤、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指根腱鞘内单点进针麻醉较传统背侧指根部两点进针注射药物麻醉操作时间更短,药物注射量更少,操作过程更简单,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该方法简便、快捷、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损伤 麻醉药,局部 病例对照研究 屈指肌腱腱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