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系留气球头载荷,本文基于LMS Virtual.Lab软件,充分考虑了影响载荷的各个因素包括浮力、气动阻力、升力、侧力、球体偏转对应的角度等,建立了包括系留气球、锚泊车等在内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不同风速风向下头的载荷,对系留气球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系留气球,头锥,动力学,载荷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系留气球头载荷,本文基于LMS Virtual.Lab软件,充分考虑了影响载荷的各个因素包括浮力、气动阻力、升力、侧力、球体偏转对应的角度等,建立了包括系留气球、锚泊车等在内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不同风速风向下头的载荷,对系留气球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系留气球,头锥,动力学,载荷
  • 简介:摘要:球阀为机组系统中常用的节流系统件,工业生产中存在密封性良好,操作简易的优势,在日常工作生产时,会遇到球阀存在泄露的情况。本文对常见的球阀泄露进行分析,各方面为复核人员提供分析参考。

  • 标签: 球阀 密封结构 气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 100例宫颈切术后再次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较不同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分级、切缘状态、切术史等术后残余病变患者,分析宫颈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40岁以上患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7.14%, 40岁以下为 18.06%,绝经后为 64.00%,绝经前为 17.33%,微创癌为 62.50%,晚期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为 18.42%,切缘阳性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3.13%,阴性者为 17.65%,有切史者为 75.00%,高于无切者的 20.24%( P<0.05)。结论:宫颈切术在微创癌、切缘阳性、年龄 >40岁、绝经期、有切病史的患者中风险较高。应加强对这些患者的管理和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发现残留病灶并及时处理。

  • 标签: 锥切术后 残余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沉降槽也称增稠器或澄清器,是重力沉降设备,用来提高悬浮液浓度并同时得到澄清液。当沉降分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澄清液时,所用设备称为澄清器;若分离目的是得到含固体粒子的沉淀物时,所用设备为增稠器。由于从沉降槽得到的沉渣中还含有约 50%的液体,悬浮液的增稠常作为下一步分离的预处理,以减小后工序分离设备的负荷。关键词;沉降槽,澄清器,重力沉降设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国产16层移动CT辅助体表定位法徒手穿刺引流治疗幕上深部脑出血的实用性,以及该术式置管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新型国产16层移动CT辅助体表定位法徒手穿刺引流治疗的52例幕上深部脑出血患者(徒手穿刺组)以及同期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的30例幕上深部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穿刺组)的临床资料,分析移动CT检查效果及比较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相对偏离度(RE)的差异。结果徒手穿刺组患者均成功完成移动CT床旁扫描,图像均可满足指导体表定位的需求。徒手穿刺组、立体定向穿刺组患者中穿刺结果较满意即RE<1者比例分别为92.3%、90.0%,其中徒手穿刺组中1例进行了重复穿刺;徒手穿刺组与立体定向穿刺组患者术后RE(0.52±0.33 vs. 0.53±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肿位置、不同血肿量情况下,2组间RE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国产16层移动CT辅助体表定位法徒手穿刺引流治疗幕上深部脑出血的效果良好,其置管准确度与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方式相当。

  • 标签: 新型国产16层移动CT 体表定位法 徒手锥颅穿刺 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 幕上深部脑出血
  • 简介:摘要内高压危象是儿童内高压的危重状态,常发生于急性内高压,为脑疝前兆,需要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儿童急性内高压和内高压危象的治疗和预后是关系到儿童远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儿童急性内高压和内高压危象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识别、监测及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冀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 标签: 急性颅内高压 儿童 颅内高压危象 脑疝
  • 简介:摘 要 :深通过添加絮凝剂进行浓缩沉降,浓缩沉降过程中深内部从上到下分为清液层、沉降层、泥层、重泥层,底底流高密度尾矿由喂料泵、隔膜泵外排至尾矿库。深浓密机溢流堰溢流回水重新返回生产流程进行再利用,尾矿库回水通过浮船回水泵和坝下回水泵长距离输送返回生产流程。通过深回水资源的稳定充分利用,实现绿色环保和节能,通过絮凝剂的优化添加、跑浑提耙事故预防来实现降本增效。

  • 标签: 在线泥层界面智能测量系统 絮凝剂 PID控制系统 回路控制 +区间控制 +异常情况控制及预警
  • 简介:摘要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一种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现在公认宫颈切术是高级别宫颈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术式有两种:宫颈冷刀切术(CKC)及环形电切术(LEEP)。宫颈切术可以保留育龄期SIL患者的生育功能,并阻止SIL向宫颈癌发展,但对宫颈长度、宫颈完整性等产生不良影响,可能降低术后受孕能力,增加术后妊娠风险,出现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围产儿死亡率、剖宫产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本文对欧冶炉大小比例阀 BOSCH控制器控制原理及故障分析进行阐述分析。参照此方法可以解决大小比例阀控制器故障问题 ,减少欧冶炉休风次数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动脉瘤术后并发内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探究脑脊液(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在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3例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按照感染与否分为内感染组28例、非内感染组185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比2组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并分析其与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4 h为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内感染组的CSF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高于非内感染组,且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与内感染呈现正相关。结论患者的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100 mL以上、手术时间>4 h均为术后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的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协助内动脉瘤术后并发内感染的诊断。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术 颅内感染 脑脊液指标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宫颈病变行初次宫颈切术后需要补充手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再次手术方式,为初次切术后进一步分层处理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因宫颈病变行初次宫颈切术,术后6个月内入院再次行二次手术,剔除确诊Ⅰa1期伴脉管浸润以上级别进一步行根治术患者17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16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2次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有残留和无残留,对各临床和病理因素(包括切缘、是否累及腺体、宫颈管搔刮情况)的残留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 ≤ 0.10的各因素进一步行向前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中41例行重复切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患者病变残留率55.36%(31/56),其中宫颈管切缘阳性和阴道切缘阳性患者病变残留率分别为63.64%(14/22)和50.00%(17/34),均高于切缘阴性患者的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 3次、产次≥ 2次、有症状的残留率均低于孕次<3次、产次<2次、无症状的残留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管切缘阳性和阴道切缘阳性均为病变残留的独立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4.083(95% CI 1.459 ~ 11.430,P=0.007)和2.333(95% CI 0.978 ~ 5.569,P=0.056);41例重复切术患者术后标本存在宫颈病变19例(46.34%),存在高级别宫颈病变11例(26.83%);41例中二次手术切缘阳性2例(4.88%),均补充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多量出血发生率4.88%(2/41),术后大出血发生率2.43%(1/41)。结论切缘阳性尤其是宫颈管切缘阳性提示存在病变残留可能,应考虑补充2次手术;重复宫颈切术可以切除残留的宫颈病变组织,创伤小,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宫颈疾病 重复宫颈锥切术 切缘 残留病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高压的临床、CT及CTA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GE750HD-128螺旋CT对25例急性高压患者进行CTA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MPR、MIP、VR重建。结果:广泛性肺挫伤并感染7例、气管支气管纵隔瘘并两肺严重感染6例、4例重症肺炎、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重度脑损伤、1例溺水;急性高压引发原发性脑死亡10例、深度昏迷15例。头颅CT平扫呈广泛性脑组织密度减低及脑室、脑池、脑沟变浅或消失;3例脑内血肿、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发病变。结论:临床可根据高压脑死亡的CTA影像表现指导临床进行疾病诊治。

  • 标签: 急性颅高压 CTA 影像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牵张成骨术结合人字缝固定治疗婴儿缝早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共收治7例综合征型缝早闭患儿,男4例,女3例,年龄3~11个月,平均6个月,4例为Apert综合征,2例为Crouzon综合征,1例为Pfeiffer综合征。用超声骨刀在后采用枕骨结节上截骨方法进行截骨,在双侧颅骨颞枕部安装2个2 cm的延长器,其中4例患儿行双侧人字缝钛板固定(人字缝固定组),3例未进行人字缝固定(未固定组)。均于术后5 d开始牵张进行延长,每日每侧1次,每侧0.4~0.8 mm/d,10~15 d延长期,6个月固定期后行二次手术拆除延长器,人字缝固定组患儿同时拆除钛板。均于术前及6个月固定期后拆除延长器前,测量2组患儿额枕周长与头颅指数变化情况,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1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儿头颅畸形都有明显改善,人字缝固定组患儿后充分延长,而未固定组患儿枕部低平,后形态扁平。2组患儿均无死亡、颅骨坏死、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人字缝固定组和未固定组手术后头颅指数均较手术前降低,固定组术后头颅指数降低20.5%±5.8%,高于未固定组的17.5%±5.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字缝固定组和未固定组手术后额枕周长均较手术前增加,固定组手术后额枕周长增加(2.7±0.4) cm,显著高于未固定组的(1.7±0.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9,P=0.013)。结论后牵张成骨术治疗缝早闭症患儿时,用钛板固定人字缝可使后成为一整块板进行后牵张成骨,枕部扁平畸形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后饱满,效果优于未固定人字缝患儿,尤其适用于严重综合征型的低龄患儿。

  • 标签: 颅缝早闭 骨生成,牵张 婴儿
  • 简介:摘要特发性内高压症(IIH)是一种以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以伴随的相关临床表现及体征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而内静脉窦狭窄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观点是,内静脉窦静脉狭窄是IIH的病因之一。在多项研究中,90%的IIH患者磁共振成像证实存在横窦狭窄。内静脉窦狭窄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多与内高压症相关,如头痛、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耳鸣等。尽管如此,仍有少部分的脑静脉狭窄患者未患有IIH,此类患者与患有IIH的患者特点存在差异。本文着眼于内静脉窦狭窄的诊疗,并比较各种治疗手段之间的差异。

  • 标签: 脑静脉狭窄 颅内静脉窦狭窄 特发性颅内高压症
  • 简介:摘要分析2019年10月以来收治的2例底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剧烈头痛,底MRI均表现为沿组织间隙蔓延的异常信号影。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和抗炎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的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了炎症性病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 : 内表皮样囊肿发生率占内肿瘤 1% ,以桥小脑角区为好发部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 内表皮样囊肿与女性接近,但多见于 20-40 岁人群,随着近年我国医疗技术发展,临床针对 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得到质的进展,手术作为治疗该病主要首选,在内镜及显微手术辅助下可全面切除病变组织,达到保护神经功能目的,本文针对 内表皮样囊肿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进行论述,为临床诊疗该病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内表皮样囊肿 颅内肿瘤 显微神经外科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