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一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1]。近年,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中要求保留子宫的人越来越多。以往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但随着微创手术理念在妇产科领域引入,子宫肌瘤式手术显示了突出优点。尤其当肌瘤数目过多或肌瘤过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相对增加、小肌瘤容易残留和残腔缝合止血困难等缺陷时,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式子肌瘤剔除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效果更好、损伤更小、无腹壁瘢痕,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本院今年行式子肌瘤切除4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分析 腹腔镜手术 子宫肌瘤切除术 育龄妇女 女性生殖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本院行式子肌瘤剔除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及周围脏器损伤。手术时间98.56±24.68分钟;中出血量136.56±24.68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50±6.45小时,无明显腹胀;术后住院时间5.45±1.16天。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复杂设备、不损伤腹壁等优点,只要者具备熟练的式手术技巧,正确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实施式子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经阴道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式子肌瘤剔除(TVM)与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的疗效。方法传统经腹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式组采取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阴道准备,术后加强阴道护理、重视并发症防治,保持有效盆腔引流等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中出血量、程的长短、术后输液与住院的天数的多少、术后进食与术后离床活动的时间的快慢、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并发症等作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式组与经腹组比较,受程的时间、术后输液与住院的天数、术后进食与术后离床活动的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式组比经腹组程短,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早,术后输液与住院天数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及并发症少。结论TVM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显著,加强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阴道式 经腹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式子肌瘤剔除的治疗效果。方法经阴道对5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其中单发肌瘤22例,多发肌瘤32例,最大肌瘤直径10cm。结果5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30)分钟,中出血(150±100)ml,术后肛门排气(24±4)小时,无发热、无脏器损伤。结论式子肌瘤剔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子宫肌瘤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式子肌瘤剔除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50例到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病人,经过两组病人同意后将其细化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式子肌瘤剔除 (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L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42例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21例。参照组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观察组用式子肌瘤剔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式子肌瘤剔除 (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L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都很好,但是式子肌瘤剔除从某些方面要好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更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在实际治疗中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保障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式子肌瘤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式组。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式组患者,同时中出血量也低于式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术后肌瘤残余例数相同。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式组患者基本相同,相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花费,腹腔镜组患者显著高于式组患者,两组数据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上述研究,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要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对于条件不允许的欠发达地区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首要选择式子肌瘤剔除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式子肌瘤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式子肌瘤剔除的89例临床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患者,观察组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中、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干预组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式子肌瘤剔除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明显,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应用式与腹式子肌瘤剔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治疗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式组与腹式组,每一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式组患者术后镇痛率、复发率情况与腹式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式子肌瘤剔除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手术时间比较短,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腹式 阴式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与式子肌瘤剔除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给予的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式子肌瘤剔除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情况,治疗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2.8%和71.4%。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70.36±0.14、80.36±0.25、24.23±0.25、5.23±0.11,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总有效率,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几率是7.1%,对照组复发几率是17.8%,数据分析可知,治疗组优势显著,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经腹与式子肌瘤剔除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式子肌瘤剔除的优势更为明显,该方式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不同式子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时,具体的疗效。方法在我院采取11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使用开腹肌瘤剔除,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肌瘤剔除治疗。结果研究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相差均较大,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相差较大,从统计学上分析,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时,腹腔镜肌瘤剔除明显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子宫肌瘤 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行子宫肌瘤剔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要求行子宫肌瘤剔除子宫肌瘤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手术方式,评价患者手术时长、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值、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术后镇痛率及术后住院时长等。结果与TAM组相比,LM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中出血少、Hb变化小、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镇痛率低,且术后住院时间短,二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LM相比,TVM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且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二者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各种手术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慎重选择。

  • 标签: 子宫肌瘤 剔除 经阴道 腹腔镜 开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将我收治的79例具有子宫肌瘤剔除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行式子肌瘤剔出,B组37例行腹式子肌瘤剔除,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中、术后的情况。结果式组比腹式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肛门排气早(P﹤0.05),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式子肌瘤剔除较腹式子肌瘤剔除操作简单,手术副作用轻、患者操作小、康复快。该手术无需昂贵设备,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阴式 子宫肌瘤 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腔镜与经式子肌瘤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观察组患者行式子肌瘤剔除,比较组间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子宫肌瘤经腹腔镜、式子肌瘤剔除治疗的效果均相当,术后并发症少;但式子肌瘤剔除时短、出血量少,加快术后排气,且治疗费用低,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阴道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式子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为A、B组,各50例。A组患者应用式子肌瘤切除进行治疗;B组患者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满意程度、恢复人数及疾病恢复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疗效满意人数及复发人数比较显示采用式子肌瘤切除治疗组患者其治疗满意人数及术后复发人数均显著优于使用开腹手术组患者(P<0.05)。治疗后经期恢复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比较显示A组患者其经期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行式子肌瘤切除具有不开腹、无切口、恢复快且创伤小等优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手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 手术配合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子宫肌瘤患者中运用经腹腔镜或经式子肌瘤剔除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妇科近三年时间治疗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组,A组48例选择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LM)治疗,B组48例选择经式子肌瘤剔除(VM)治疗,针对两组的临床手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在中指标上,两组的肌瘤剔除数目比较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手术用时相比B组明显缩短,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指标上,相对B组而言,A组的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更快,下地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但医疗费用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个月的复查中,发现两组的术后残留率与复发率基本相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LM手术方案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总体效果要比VM手术更加理想,但易加重患者医疗负担,治疗时需视其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妇科 子宫肌瘤 腹腔镜 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式子肌瘤剔除中3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于本院确诊并住院接受腹腔镜辅助式子肌瘤剔除治疗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中止血方法,将其分别纳入子宫动脉阻断组(n=12,采取子宫动脉阻断止血),垂体后叶素组(n=12,采取垂体后叶素止血)和双极电凝组(n=12,采取双极电凝止血)。3组患者年龄、肌瘤数量及直径、月经规律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72h体温、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辅助式子肌瘤剔除中止血效果最佳,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止血方法联合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阻断 垂体后叶素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当中,患者接受腹腔镜剥除式子肌瘤剥除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将其随机均分成常规组与优化组,常规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化组患者则接受式子肌瘤剥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优化组患者相关指标要优于常规组,相关数据接受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式子肌瘤剥除与腹腔镜手术效果均较好,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剥除术 效果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