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陶渊明诗中出现的“南山”,成为一种象征,而非实指某座山。“南山”作为文化原型,在《诗经》中广泛出现,在汉代文化里也有充分的表现,陶渊明的回归“南山”是一种文化认同,因此,他回归之后同样很满足,甚至还有幸福感,达到真归的境界,以至于成为后世文人的一种人格楷模。

  • 标签: 陶渊明 南山 回归 影响
  • 简介: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所处的年代正是东晋战乱频仍的时代,这一时期政局动荡,给百姓带来了不安,同时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当时的大环境下,玄言诗的地位较为稳固,文学创作较为平淡,而陶渊明的创作却打破了这种寂静,打开了中国诗歌走向繁荣的大门,无论是其创作风格上还是审美观念上,都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中国诗歌 陶渊明 意象分析 文学创作 魏晋时期 优秀作品
  • 简介:鸟是陶渊明诗文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不同姿态的鸟形象既是诗人心路历程的象征,又是诗人人生道路的形象体现,也是我们了解诗人玄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切入点。文章试图从飞鸟——羁鸟——归鸟的意象转换中探讨诗人的玄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 标签: 陶渊明 鸟意象 玄学思想
  • 作者: 叶荃国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青年与社会》 2009年第1期
  • 机构:【摘要】陶渊明的诗文中展现了许多鸟类意象,这些鸟类意象能够折射出他人生历程的不同理想、不同的追求,反映出他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年少时的立志高远,出仕时的拘役之苦,归隐园田的舒畅闲适
  • 简介: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传到朝鲜朝之后,对朝鲜朝文人的影响很大,故对陶渊明表现出欣羡。朝鲜朝文人在接受陶渊明的“归去来”“酒”“无弦琴”“五柳”“武陵桃源”等意象的时候,这些意象的“原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使朝鲜朝文人们对陶渊明作品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在时调、歌辞创作中仿效、模仿的陶渊明意象逐渐偏离了“原型”,因此产生了误读。本文主要从陶渊明意象在朝鲜朝国文文学中的理解与误读进行剖析。

  • 标签: 朝鲜朝 国文文学 陶渊明意象 误读
  • 简介:《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曰"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1]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 标签: 《文选》 挽歌诗 陶渊明 死亡意象 意象论 高级形态
  • 简介:摘要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陶渊明笔下的意象无论是虚写还是实写,都不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着主观情感、抒发主体人生多种情绪体验的一种媒介,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意象,含蓄而又深刻地展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人生、对社会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此亦可以说是陶渊明在诗歌艺术中的一种天才创造,但前提一定是这众多田园意象切合诗人创作的需要。当他回归田园之后,触目可及的均是田园中的种种自然之物,而这些自然之物又恰似诗人自身的写照,它们符合了诗人表达自己的需求,由此,田园诗的创作顺理成章。

  • 标签: 陶渊明诗歌 典型意象 创作 作用
  • 简介: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大多具有一种象征意蕴,并与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在彻底归隐前及归隐初期,其诗文中的核·讳象征性意象大致为“鸟”、“园田”、“门(窗)”,归隐后期则主要为“鸟”、“桃花源”、“舟”、“宅”、“松”、“菊”、“酒”。象征性意象不仅使陶渊明的诗文呈现出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也折射、隐示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轨迹。

  • 标签: 陶渊明 精神自由 意象 象征意蕴
  • 简介: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著名文学家。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饮酒诗以《饮酒》二十首为代表;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田园诗数量最多,以《归园田居》五首最为有名。陶诗感情真挚深切,

  • 标签: 陶渊明 《归园田居》 《饮酒》 《杂诗》 感情真挚 饮酒诗
  • 简介:一轮明月挂在天边,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带月荷锄归的先生,像一位饱读诗书的老者。我的直觉告诉我,自己可能会从这个长者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便快步走上前去和他攀谈。'先生,请问您是哪位?'我

  • 标签: 邂逅陶渊明
  • 简介:人们爱说陶渊明是隐土,这自然是不错的。自从钟嵘送给他“隐逸诗人”的冠冕,奉他为“隐逸诗人之宗”以后,历代响慕推崇不绝。流风渐染之下,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陶渊明三个字几乎成了隐逸的同义语。连带他当年赖以避世全身、躬耕自给的田园,也具有了别样的意义,洋溢着纯粹、安适、从容、闲雅的意味。这真正是距离产生的美。当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困苦在有意无意中模糊了,印象鲜明的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般自在舒展的人生姿态。

  • 标签: 陶渊明 隐逸诗人 条件反射 同义语 钟嵘 避世
  • 简介:本文认为,流行的"悠然自得"、超越功名的陶渊明形象与《陶渊明集》中真实的陶渊明形象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之所以产生这一差异有诸多原因,本文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对陶渊明的研究应还其"真实面目",而揭示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也并不妨碍陶渊明的"伟大"。

  • 标签: 重读 陶渊明 真实面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朱熹论陶语有云:“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未能者也,又好名。”详其语意,盖谓陶渊明本是一个气性刚烈的人,他志欲有所作为,但因遭遇非时而未能有所作为,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肯浮沉世俗而玷污清白,所以终于辞官归隐。这是关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虽然这个论断是在比较陶渊明和韦应物的诗风时偶然带出的,但却概括了陶渊明的性情、抱负、际会和操守,其识见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前人对陶渊明归隐一事的评说。特别是拈出“好名”一点,触及了陶渊明的荣名思想,更具有发前人所未发的意义。然而朱熹此语毕竟过于简略,只提出了陶渊明“好名”这样一种见解,而没

  • 标签: 韦应物 荣名 士不遇赋 隐者 咏贫士 咏荆轲
  • 简介:那就是渊明的自然追求与鸟大有关联,所以在渊明诗中,诗中之鸟

  • 标签: 陶渊明鸟
  • 简介:提到中国田园诗人鼻祖陶渊明,人皆言之爱"斗酒聚比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陶渊明一生更爱菊,与菊曾结下不解之缘.我们可以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知晓.高洁的菊花衬托出诗人"清风高洁"的品质.难怪苏轼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其实陶渊明咏菊远不止此句.《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陶渊明盛赞菊乃真君子,有冷淡之趣,有隐逸之风,不慕荣华,不与桃李争辉,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独居深山野外,只在寒秋献身于自然.

  • 标签: 陶渊明菊
  • 简介:<正>一片怒放的菊花。它们的脚下是东至。曾经,有一位不朽的先人——陶渊明在此隐居。灿烂的阳光投向菊花那坚毅又不失绚丽的身影,也投向陶渊明那坚毅而不失绚丽的一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如是说。的确,那一朵朵菊花,娇艳得宛若天仙。琉璃一般,是繁多的色彩;绣球一般,是紧凑的花瓣;水晶一般,是明丽的光泽;诗文一般,是清雅的魅力。"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如是说。

  • 标签: 玄霜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一朵朵 东至 端人
  • 简介: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粉丝"众多,但深究一下,李白还是陶渊明的"粉丝"呢!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

  • 标签: 戏赠郑溧阳 大诗人李白 北窗下 羲皇人 为五斗米折腰 葛巾
  • 简介:一花一世界,一书一天涯陶渊明生活的东晋看起来离我们非常遥远。那并不是一个好的时代,四分五裂的时局,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生活使得人如浮萍。陶渊明也是万千浮萍中的一员,然而陶渊明并没有自怨自艾,相反,他常自诩是“羲皇之人”。什么是“羲皇之人”?其实就是说他是上古时代,远离了政府羁绊,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 标签: 陶渊明 政治腐败 上古时代 自由自在 生活 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