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并伴有焦虑、沮丧、自杀意念、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睡眠不良等心理和生理症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据此推算我国约有3600万抑郁患者。且女性患病率高,约为男性的二倍。抑郁患者的自杀率约为20%,该症还易复发,复发率在30%以上。抑郁症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其认识不够,或因为面子观念,又加之相关医疗人才与机构的缺乏,导致大多数患者都未能得到医治。

  • 标签: 非精神类药物 治疗 抑郁症 中药 舒血宁 维生素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组收治的26例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戒毒及其它治疗,痊愈18例,显著好转5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对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所至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多为对症处理,须同时进行行为矫正及心理社会干预,达到预防复吸的目的。

  • 标签: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 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他汀类药物作为常规降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肾功能不全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高危因素。为了给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保护肾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一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栓、溶栓等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尿蛋白、尿酸、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C、TG均有所下降;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尿蛋白、尿酸、TC、TG、血清肌酐(Scr)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患者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时,加入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尿蛋白、尿酸、TC等水平,使肾脏得到有效保护,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肾脏病 保护作用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日常服用胶囊类药物时,常习惯仰头用水将药物服下。但胶囊类药物的外壳常被粘在咽喉部,可引起恶心甚至呕吐。我们的服用方法是把胶囊类药物放入口中,在饮水送服的同时将头部略低,顺利服下。这是因为胶囊类药物较轻,通过水的浮力可自行漂至咽喉部,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引起不适。此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广泛使用。

  • 标签: 类药物 胶囊 服用方法 安全可靠 咽喉部 饮水
  • 简介:摘要生物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主导地位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基本都是多肽蛋白类药物,对肿瘤遗传性和遗传性疾病有着特殊的疗效。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蛋白药物的制备必将发展成为21世纪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新技术产业之一。本文从蛋白类药物的认识,蛋白类药物开发的技术研究,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给药方法,以及对蛋白类药物的研究前景等方面,对蛋白类药物的开发有了综合性的认识。

  • 标签: 蛋白类药物 蛋白质 多肽 开发 生物技术
  • 简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一线用药,非常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冠心病的初级和二级预防中,该药可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其他冠心病终点事件的发生。它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在所有调脂药物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作用最强:可使LDL-C降低18%~60%,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5%~15%,使甘油三酯降低7%~30%。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还原酶抑制剂 胆固醇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五种抗精神类药物对于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2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五组。A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C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D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E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分析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A、B、C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常用的五种抗精神类药物中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可引起血糖升高,大多数患者血糖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内。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对血糖水平影响较小。

  • 标签: 抗精神病类药物 精神分裂症 血糖 影响
  • 简介:摘要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或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血糖升高。易导致高血糖或糖尿病的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抗高血压药、调脂药、抗精神类药物、免疫调节药物等。药物性高血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用药病史及相关药物使用与高血糖出现的先后顺序,停药或药物减量后血糖的变化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安定类药物,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治疗作用,也不可忽视其毒副作用,应在较短时间内、治疗量范围内规范合理地使用。

  • 标签: 安定内药物规范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棘白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全新的抗真菌药,通过竞争性抑制1,3-β-D葡聚糖合成酶,干扰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合成,导致真菌细胞壁渗透性改变,细胞溶解死亡。2001年第1个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获得FDA批准上市,目前已上市的该类药物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本文将概述这3种药的药动学、体外抗菌活性、疗效、适应证及安全性。一、体外抗菌活性

  • 标签: 棘白菌素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阿尼芬净
  • 简介:药品降价政策的出台,医药界人士广为关注的焦点是降价幅度的大小.而药品降价的实质是对制药行业、医院所获得利益的又一次再分配.在经济社会中,任何事物的发展冥冥中都有一架天平来平衡,特别是在供求关系链上更需要和谐,而其中政府对价格的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降价幅度 特点 药物 头孢 制药行业 经济社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苯二氮卓类药物在我院门诊的使用情况变化。方法用自编量表对我院2009.2010.2011.三年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苯二氮卓类药物在物质滥用共病情况下使用率最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失眠症使用率最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合并其它药应用情况比例高达87.4%。用药人群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滥用情况明显。

  • 标签: 苯二氮卓类药物 应用 变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