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3年全球有63万儿童感染HIV,大部分是在妊娠、分娩或母乳喂养期间经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50多万,亚洲有5万。如果以这种感染速率持续下去,未来10年全球估计将有500万~1000万儿童成为HIV感染者,其中9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已有许多国家报告因HIV造成的婴幼儿及儿童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感染HIV的新生儿中约1/4会在1岁前死亡,2/3在2岁前死亡。大多数死亡发生在5岁以前。2003年估计有50万儿童死于AIDS相关疾病。此外,超过1400万儿童因AIDS失去父母一方或双亲。到2010年,预计会有多达2500万儿童因HIV/AIDS沦为孤儿。

  • 标签: 儿童 爱滋病病毒 HIV 病毒感染 淋巴结病 乳酸酸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HIV感染者中,儿童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比例(54%)远低于成年人(62%)。同时,HIV暴露但未感染儿童的早期发育也不及未暴露儿童。2019年7月在墨西哥召开的第11次国际儿童HIV感染研讨会和国际艾滋病学会年会,探讨了如何加强对儿童HIV感染的管理和治疗。

  • 标签: HIV感染 儿童 治疗 孕妇 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对北京地区HIVHIV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irovecii,Pj)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sur-faceglycoprotein,Msg)IgG、IgM抗体滴度水平进行调查,探索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价值.方法利用重组Msg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用阴性标准血清等比例稀释样本血清建立相对定量抗体检测方法,对176例HIV感染者和226例HIV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抗PjMsgIgG和IgM抗体定量水平调查,所有入选患者临床均不诊断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结果抗PjMsgIgG抗体在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2.5%(113/266),11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77例(68.1%)、15例(13.3%)、6例(5.3%)和15例(13.3%);抗PjMsgIgG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24.4%(43/176),4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28例(65.1%)、10例(23.3%)、3例(7.0%)和2例(4.7%),与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54,P=0.235).抗PjMsgIgM抗体在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1.7%(111/266),111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57例(51.4%)、21例(18.9%)、19例(7.1%)和14例(12.6%);抗PjMsgIgM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12.5%(22/176),22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10例(45.5%)、2例(9.1%)、4例(18.2%)和6例(27.3%),与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8,P=0.285).结论PCP人群中抗PjMsgIgG抗体定量水�

  • 标签: 耶氏肺孢子菌 主要表面糖蛋白 抗体 定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23岁。主诉:肛周潮湿、里急后重感1周。现病史:患者自诉近一周肛周常有轻度瘙痒,肛周不适并伴里急后重,有潮湿感,纸巾揩拭后纸巾间有黄色分泌物。每天大便3~4次。患者自述为同性恋,近3个月与多个性伴有多次无保护肛交及口交史。

  • 标签: 直肠 淋病 梅毒 HIV
  • 简介:现在有数百万人是HIV病毒携带者,而可能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为了休闲、进修或做生意会到国外去。到国外去旅行使旅游者暴露于不寻常的感染,对HIV病毒携带者来说,由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差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活病毒疫苗的危险性较大,而许多疫苗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

  • 标签: 病毒携带者 体液免疫功能 病毒疫苗 细胞免疫 HIV感染
  • 简介:自艾滋病广泛流行以来,结核病被认为是HIV感染者的最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病症之一。HIV也逐渐成为导致结核进展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本文讨论了HIV对结核的症状、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 标签: HIV感染者 结核病 协同感染 感染病症 危险因素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文献回顾,了解我国HIV感染者中HBV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对2010-2019年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质量评价等过程,收集我国有关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合并样本量为69 816例;我国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为11.29%,西部地区(10.73%)和南部地区(14.18%)的合并感染率较高,北部地区(6.36%)最低;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同性性传播、异性性传播、传播途径不详和母婴传播的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1.22%、12.76%、9.58%、11.32%、10.34%和2.87%。在HIV各种传播途径中,经母婴传播的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最低;南部地区男性HIV感染者的HBV感染率是女性的1.29倍。结论我国HIV感染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HBV感染率;应加强HIV/HBV共感染者的预防控制。

  • 标签: HIV感染者 HBV感染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HIV感染合并HBV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与普通人群诊断相类似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配合药物合理治疗并防止耐药性发生,同时监测HIV和HBV感染。结论肝脏疾病仍然是主要的发病和病死因素,对于HIV/HBV共感染者的治疗也比较复杂。在所有免疫抑制患者中开展HBV筛查,对HbsAg阳性者予以核苷(酸)类药物预防性治疗可以有效避免HBV复发,降低肝脏相关疾病发生率。

  • 标签: HIV HBV 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HIV患者马内菲蓝状菌病的认识。方法分析并总结9例马内菲蓝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6例无基础疾病,3例有基础疾病,6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患者有骨损坏,2例有皮疹,淋巴结肿大7例,贫血7例,脾增大7例,肝大5例,体重下降5例,6例患者接受抗结核或结核治疗。最后有6例患者治愈或好转,3例死亡。结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需与结核病等疾病相鉴别。抗真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

  • 标签: 马内菲青霉菌 非艾滋病患者 播散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蓝状菌
  • 简介:摘要目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已经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IV感染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艾滋病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实现和维持病毒抑制,结束艾滋病流行也是必需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IV感染领域中筛查和解决精神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展,为HIV感染人群的精神心理健康的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 标签: HIV 心理健康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HIV合并感染驱梅治疗后实验室TRUST结果转归变化。方法对84例合并感染者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进行采集,分组比较不同表现梅毒、CD4+T计数和不同药物治疗后TRUST的变化。结果显性梅毒组CD4+T≥350/ul转阴16例(16/17),CD4+T<350/ul转阴4例(4/14)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4<0.05);隐性梅毒组CD4+T≥350/ul转阴25例(25/31),CD4+T<350/ul转阴9例(9/2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5);苄星青霉素治疗转阴46例(46/71)、有效61例(61/71),米诺环素治疗转阴5例(5/13)、有效9例(9/13)梅毒的有效性及转阴上(P=0.138>0.05;P=0.07>0.05)无统计学差异;在显性梅毒TRUST≥1128组治疗后转阴1例(1/8)同TRUST≤18组(12/14)和TRUST=116—164(6/9)(P值分别为0.0008,0.02)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梅毒血清学TRUST的转归同CD4+T计数相关,米诺环素治疗梅毒同样有效,高滴度的TRUST易引起治疗失败需进一步查找原因。

  • 标签: 梅毒 HIV 合并感染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寻求准确、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HIV感染中具有早期、灵敏、可实现定量及自动化等优点,是今后HIV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抗HIV感染的化学药物和疫苗,人们日益重视探索

  • 标签: 分子诊断 HIV感染 技术发展 临床试验方案 抗病毒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妊娠感染HIV阻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日~2015年1月份发现的30例HIV阳性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针对HIV阳性孕产妇采用抗病毒治疗,辅助其他治疗,观察孕产妇母婴阻断治疗效果,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应用齐多夫定糖浆至产后42天,新生儿出生后,1、3、6、12、18月龄进行HIV-RNA检测。结果出生后的新生儿未发现感染HIV病毒,均为正常儿童,成功阻断病毒的侵入。结论采用母婴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阻止HIV病毒母婴传播。

  • 标签: HIV病毒 母婴传播 抗病毒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HIV感染早期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HI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HIV感染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涉及因素多而复杂,造成临床误诊率较高。结论:早期诊断对HIV感染预防及治疗均是关键。

  • 标签: HIV CD4/CD8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由于发病后社会歧视和自卑心理,自愿咨询和检查的患者相对较少。为了更有效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本次研究通过翻阅大量参考资料,总结相关管理方法,查找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通过健康教育、随访跟踪、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提高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程度,增加其健康行为和信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减少随访脱失率,从而达到控制艾滋病的目的。

  • 标签: 艾滋病感染 HIV 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