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应用于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5年12月,对5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前路减压+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摄颈椎正、侧位和动力位X线片,颈椎CT、MRI并进行颈椎病JOA评分。术后1周复查颈椎X线片以了解体位置及其活动功能情况;复查颈椎MRI,了解颈段脊髓减压情况。本组病例均获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重新进行JOA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单节段椎间盘置换,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颈椎MRI示所有患者颈脊髓减压彻底,术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术后6周及3个月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复查,手术节段活动度无明显丢失,均无偏移、下沉等。结论对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时,在满足骨床的前提下,仍可获得充分的颈脊髓减压。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假体和植入物 外科减压术 关节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的颈椎问题,由来已久。说起来,不少办公一族也饱受颈椎病的折磨。后来,还是“泳”解决了我这个难题。说起运动里的一些“假动作”,很多人并不陌生。比如跳绳,不一定非得用真的绳子,如果用“虚拟跳绳”模拟跳绳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和跳绳一样的效果,而且还少了许多麻烦。而游泳也是一样,“泳”同样对身体有不错的效果。

  • 标签: 颈椎病 缓解 颈椎问题 跳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124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38—60岁,平均47.2岁,脊髓型颈椎病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9例;C3/4节段15例,C4/5节段29例,C5/6节段42例,C6/7节段38例,单节段97例,双节段25例,三节段2例;均在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查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后在全麻加气管插管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大部分患者颈椎病症状消失,颈椎曲度恢复,手术节段椎间盘具有一定的屈伸活动度,无下沉、移位及异位骨化情况。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它保留了颈椎椎间关节的运动,维持了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避免了颈椎融合术所导致的颈椎的总活动度减少,临近节段退变加快的缺点。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 颈椎病 脊髓型 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置换
  • 作者: 张钦翔 陈杨 孟冰 赵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32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二大队,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卫勤训练基地军事体育教研室,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进步及人们对脊柱生理重建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同种类的人工腰椎间盘也得到蓬勃发展。从第一代Charité到第二代ProDisc-L,再到目前的第三代Activ-L Systems都在临床进行了大量应用,此外还有Acroflex、Maverick、XL TDR、M6-L等其他产品也获得批准应用。本文就人工腰椎间盘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按照非限制型、半限制型、限制型、整体式弹性、限制型+弹性芯、整体式横向植入等不同的设计特点,将相应的并发症进行综述,为后续假设计改进和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腰椎 假体和植入物 假体失效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椎间盘源性疼痛现已逐渐受到广大学者们的认同和重视,但临床中对这类疾病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慢性椎间盘源性的下腰痛,而对慢性颈椎椎间盘源性疼痛(cervicaldiscogenicpain)较少提及。随着临床中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10%~15%)以及人们对其发病机理的进一步认识,这类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基础的慢性疼痛疾病已在临床诊断中变得越发常见。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疼痛 综述文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它可以同时进行脊髓及神经根减压和重建颈椎稳定性.但颈椎间隙融合后,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易导致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加速退变,部分病例需要再次手术[1],为此我们应用颈椎全人工椎间盘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例,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外科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的方法效果。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例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手术治疗,优18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3.1%。结论手术使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减缓了椎间盘周围骨膜的紧张度,减少了对窦椎神经的刺激,从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椎间盘的使用安全提出建议。方法:对2012~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MAUDE数据库中153例人工椎间盘有关伤害病例报告和1994~2015年96篇涉及不良事件的国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工椎间盘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沉陷、移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结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意识,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 标签: 人工椎间盘假体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风险因素 文献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不宜颈椎牵引的2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头晕和疼痛加重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分别占42.8%和28.6%。大多数病人病程较长,平均为11.8年。颈椎X线片和MRI示骨质增生明显和多处有椎间盘突出,且以上段颈椎多见,TCD阳性率达81.0%。作者推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突出程度大及病程长引起椎管内粘连严重是导致颈椎牵引失败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牵引 不良反应 机理
  • 简介:目的:探索颈椎人工椎间盘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发展,治疗,预后简述。同时对一例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进行近期效果随访。结果:术后效果优,无任何并发症。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但其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人工椎间盘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索椎间盘伤病的外科治疗新途径.研究背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间盘伤病的常规方法,近10年又有椎间融合器和人工骨融合材料的探索,截止目前尚未见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临床报告.方法全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1~58岁,平均47岁,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1例;病变部位C4,52例,C5,63例.同种异体椎间盘逐级冷冻于-196℃液氮中保存,术前37℃水浴箱中快速复温.手术经颈前入路,切除病变椎间盘,选择适型供体椎间盘植入,不使用任何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术后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在围领保护下术后4~5d离床活动,白细胞计数和血沉正常范围.按JOA颈椎病评分标准,术前平均8分,术后2周10.6分,随访时13.2分.X线检查示2个月供体椎间盘与受体椎骨愈合,无坏死、脱位.移植椎间盘高度部分丢失,术后2年仍维持原有高度的76.2%.MRI示移植椎间盘术后2年仍有良好T1和T2加权信号,并能维持良好的活动度.结论冷冻保存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后早期能移维持颈椎间盘的一定高度,恢复节段稳定性并保留了椎间盘的良好活动度;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移植
  • 简介: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颈椎椎间盘移植(cervicaldiscallografting,CDA)后中远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探讨颈椎曲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00年2月~2010年9月行CDA治疗的1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平均随访6.1年)。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及影像学变化,分析两者间相关性。结果①颈椎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caxialsymptom,A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没有明显增加,AS与手术节段局部曲度改变相关。③术后颈椎整体曲度及手术节段曲度维持满意,与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颈椎活动度无明显变化。结论CDA术后疗效满意,在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了节段的活动度,安全可靠;术后能保持理想的颈椎整体及局部曲度,减少AS的发生。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移植 同种 脊柱弯曲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例背侧隐蔽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本例患者是一位72岁的老人,在打高尔夫球后突然出现双下肢肢体远端无力,症状呈进行性进展,进而出现无力,在没有助行器帮助下不能行走。MRI发现椎管的左背侧有一卵圆形块状病灶,压迫C7水平硬膜囊。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背侧 肢体远端 双下肢 进行性 助行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因椎因素所致假性颈椎间盘膨出的CT征象。方法对比48例颈椎间隙上、下椎缘平面大小不一的CT扫描图像。在CT轴位图像上测是椎间盘与相邻椎平面最大横径和定位缘上测是椎间盘上、下缘椎的矢径、比较其大小。结果28例诊断为假性颈椎间盘膨出(58.3%)。其CT表现与椎间盘膨出相同,但膨出的椎间盘不大于相邻缘,且无颈椎间盘膨出的伴随征。结论CT诊断颈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膨出的椎间盘与相邻椎平面大小的比较,以排除假性颈椎间盘膨出,避免不必要过度治疗。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假性膨出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0年5例儿童椎间盘钙化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经药物对症处理、颈托保护及枕颌牵引等方法治疗。结果症状1个月内改善或消失,5例随访2年,症状无复发,3例颈椎间盘钙化吸收。结论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预后良好,但随诊时间短,对成长后颈椎的退变性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颈椎间盘 钙化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颈椎间盘损伤相关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顶后。方法回顾1997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60岁以上有完整随访的82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顶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颈椎间盘损伤相关的脊髓损伤伤后JOA评分较低,多合并颈椎不稳,并发症多。MRI图像上72%患者脊髓信号改变为2~4个节段,脊髓信号改变平面多于椎间盘损伤平面,且脊髓信号改变的平面高于椎间盘损伤的平面,非手术治疗3个月与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的JOA改善率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患者伤后至手术时间隔的不同分组计算术后JOA改善率并行卡方检验显示,伤后24h内手术效果最好,与其余各组比较P〈0.01,24h~2周组与2~12周组术后JOA改善率P〉0.05,12周以后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术后JOA改善率P〈0.01。结论老年颈椎间盘损伤相关的脊髓损伤症状较重,脊髓损伤平面高于椎间盘损伤的平面,易并发呼吸衰竭。手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且手术治疗时间越早术后JOA改善率越高。

  • 标签: 老年人 颈椎 椎间盘 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