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92例口腔创伤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固定手术疗法,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愈合结果。结果一共有78例患者口腔创伤愈合,其中小于25岁患者的愈合率为93.75%,25岁-60岁之间患者的愈合率为88.89%,大于60岁患者的愈合率为53.33%,其中大于60岁患者的愈合率明显低于小于60岁患者的愈合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法后,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得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正常口腔功能以及面部外形。

  • 标签: 口腔颌面 创伤 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口腔创伤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创伤骨折患者68例,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68例口腔创伤骨折患者经临床治疗后,65例恢复比较理想,有效率为95.6%。术后创口感染1例,轻度错1例,1例患者因骨组织损伤较为严重,需进行二期植骨修复。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制定科学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提升其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 骨折 临床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创伤骨折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方法对65例口腔创伤骨折患者根据具体骨折情况分别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比较分析单一型骨折与复合型,以及合并颅脑损伤与未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情况。结果单一型骨折总优良率94.2%,复合型骨折总优良率75.9%;另外,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总优良率66.7%,未合并颅脑损伤总优良率94.7%。结论口腔创伤骨折应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合并颅脑损伤严重的患者应及抢救后,再行骨折治疗。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 临床治疗 回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6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处理口腔面部创伤性骨折时,首先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防范意识,并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措施治疗患者口腔创伤骨折。结果患者骨折部位均达I期愈合,I期愈合率100%,患者术后经X线与CT检查,均提示复位良好、随访6个月~1年,面部结构未见明显畸形,咬合关系及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口腔面部创伤性骨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操作便捷,疗效安全可靠,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 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口腔面部骨折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给予患者相应的复位及固定方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30min~72h接受针对性治疗,术后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Ⅰ期愈合,总有效率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对于口腔创伤骨折患者应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其骨折部位及时进行复位与固定,能够保障恢复正常的面部形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伴发身体其他部位创伤伤患者综合救治中专科确定性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统计4所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病房近20年收治的4869例口腔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伴发身体其他部位创伤状况和专科手术时机。结果:4869例患者中,骨骨折3364例,软组织伤1505例。伴发其他部位创伤1524例(占31.3%),其中颅脑伤570例(37.4%),肢体伤545例(35.8%),胸部伤170例(11.2%),眼创伤151例(9.9%),脊柱伤54例(3.3%),腹部伤34例(2.2%)。74%的颅脑伴发伤患者伤后4周内、76.2%的眼伴发伤患者伤后7d内进行了骨骨折手术治疗。而肢体、脊柱、胸腹部伴发伤患者,骨骨折手术均有不同程度延误。结论:伴发多系统创伤伤患者的救治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在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大部分多发伤患者可以同期或早期进行专科处理。

  • 标签: 颌面伤 多系统创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急救护理模式在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60位,这60位患者收治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临床急救护理模式。为确定护理效果,探究手术抢救成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论证护理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对患者采取临床急救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异,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矿山严重创伤患者治疗中,采用临床急救护理可可以有效多段整救治流程,使医务人员能够能快的抢救患者,降低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 标签: 矿山 严重颌面创伤患者 临床急救护理
  • 简介:9200798抗口腔鳞癌单克隆抗体ASC5的制备与特异性分析/王济民…∥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27(2).-87采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细胞免疫βALB/C小鼠,将致敏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P3U1细胞融合,制备抗口腔鳞癌单抗ASC3,检测不同组织的反应。结果发现:①ASC5单抗与舌鳞癌Tc28113细胞为阳性反应,与宫颈癌HeLa细胞也有阳性反应。与其他细胞系则为阴性反

  • 标签: 口腔鳞癌 舌鳞癌 阳性反应 骨髓瘤 单克隆抗体 腺样囊性癌
  • 简介:9200445口腔癌中C-Ha-ras癌基因点突变的研究/刘学锋…//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1.26(6).-326~328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首次检测我国口腔癌中C-Ha-ras癌基因第十二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果在11例口腔癌中有4例存在C-Ha-ras癌基因第十二密码子的点突变。提示:C-Ha-ras癌基因是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之一,点突变可能导致口腔癌中C-Ha-ras癌基因的激

  • 标签: 口腔癌 多形性腺瘤细胞 基因点突变 首次检测 涎腺组织 癌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特点、致伤因素、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面部创伤骨折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致伤原因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面部创伤骨折致伤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个体化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患者满意率达到(80.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率达到(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面部创伤骨折致伤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其次为打架斗殴、意外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因素,同时其临床特点为男性患者居多(62.0%),下颌骨骨折居多(36.0%),多发年龄在21~40岁(72.0%)。结论在临床治疗面部创伤骨折中,应根据其致伤因素、临床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改善患者疗效,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致伤因素 颌面部创伤骨折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部外伤后的形态恢复更加关注。而外伤后形态的恢复是以结构上功能的恢复为前提的,面部的外形是以诸骨为框架,软组织覆盖表面形成的静态轮廓,并在此基础上辅以表情肌的运动,充分表达了动静结合的美学外部特征。

  • 标签: 颌面 外伤 形态恢复 软组织 静态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