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即在于其为人类谋福利的公共立场,这早在马克的中学毕业论文中就有体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创新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择业念保守化、择业方向功利化、择业定位自我化的倾向.要增进就业,必须增强马克主义理论的指导,加强立场教育,以马克择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坚定崇高的职业理想,秉承严肃认真的择业态度,选择促进人类幸福的职业.

  • 标签: 马克思择业观 大学生 择业 新时代
  • 简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的中学毕业论文。文章中马克以冷静的思考、清晰的逻辑,紧紧围绕理性择业这个中心问题,逐层论证了青年为什么要选择职业、如何选择职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三个问题。在当前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重温经典,深刻剖析青年马克择业前的理性思考,对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择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择业观 青年大学生 启示
  • 简介:马克择业对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有重要现实启示:要认识到自己选择职业的主体能动性具有正负二重效应;选择职业不要成为虚荣、名利、欲念、幻想等的傀儡;选择职业一定要考虑允许自己做出选择的社会生活条件;应该追求和选择“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美境界的职业”;选择职业“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 标签: 马克思 选择职业 当代大学生 启示
  • 简介: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解决和控制,我国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在这特殊的背景下,职业选择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青年马克早年在高中毕业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中就已经表达了要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远大理想,并且指出了实现个人价值理想的路径就是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工作的职业 ”。对青年马克如何选择职业进行深入解读,无疑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更好地作出职业选择。

  • 标签: 马克思 当代大学生价值理想 职业选择
  • 作者: 盛晓光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1-06-16
  • 出处:《赤子》 1年第6期
  • 机构:摘要:简要分析失业人员如何转变择业观、树立自信心,以适应其社会发展的需要。
  • 简介:每一次的求职都是一次竞争的机会,但并不是决定未来的唯一机会。在这一点上,求职实际上变成了每个人一生要不断面对、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

  • 标签: 美国学生 择业观 自我调整 求职
  • 简介:本文就职校生择业做了分析,并提出职业指导工作对职校生的重要性

  • 标签: 职校生 择业观
  • 简介:<正>马克的公平由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组成。(一)公平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具有公允性,即商品生产奉行等价交换原则,其基础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和个人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发生的

  • 标签: 公平观 马克思 行等价 资本主义社会 全体劳动者 简单商品经济
  • 简介:认为马克主义的思想不及佛法,三、佛教居士与马克主义 在20世纪中国佛学史上,尤智表在《佛法中之辩证法》中说

  • 标签: 佛教观 佛教马克思主义 观佛教
  • 简介:刚脱下军装时,贺国华也和所有的转业干部一样,犯了“转业干部综合征”,按老思维、老惯例,开始跑关系,请客送礼,绞尽脑汁找工作,结果走了许多弯路。最后,他还是凭自身的过硬素质和人生经历,

  • 标签: 转业干部 部队 自主择业 工作岗位 择业观 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校中专护理男生(男护生)的就业认知和择业心态相关情况,为目前的护理专业教育和男护生择业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2名中专护理男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3.81%的男护生就业观念倾向先就业,再择业;47.62%的男护生认为自己择业最大的压力是社会偏见;35.71%男护生表示理想的就业地区沿海开放城市,33.33%表示内地的省会城市,仅2.38%表示想到国家急需护理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去;35.71%的男护生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工作前景,33.33%男护生主要考虑工资待遇。结论为了稳定为了稳定男护士队伍,尽力排除传统观念障碍,加强护理教育改革,融合男性智慧,进一步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 标签: 护理 中专 男性 择业观 调查
  • 简介:马克虽然没有正面论述过休闲,但其以人的解放为旨归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前瞻性的休闲思想,并构成马克独特的、具有革命性的休闲.首先,马克第一次论证了工人阶级的休闲权,指出休闲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其次,马克指出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而再次恢复了古希腊理想休闲中休闲与人的本质生成之间的关联.再次,在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设想中,马克第一次论述了劳动与休闲完美融合的生存状态.

  • 标签: 马克思 休闲 劳动
  • 简介:马克的时代马克关于其所处的时代的根本看法或根本观点。马克的时代观之所以是马克的,就因为它具有深刻的“马克特色”。具有“马克特色”的时代是“新唯物主义”的时代,是与马克所处的时代特征相一致的时代,是与马克的群众相一致的时代,是与马克的解放相一致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马克的时代为我们精准地分析和揭示我们的时代特征及其深刻内涵提供了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基本视角和基本观点,研究马克的时代在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时代观 “新唯物主义” 群众观 解放
  • 简介:马克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步过程中的迫切需要和必然结果,国家本质上具有阶级和社会的二重属性,国家本质的二重性决定了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国家的发展会产生异化,无产阶级专政是走向国家消亡的过渡形式。未来的新型国家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 标签: 马克思 国家观 新型国家
  • 简介:马克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伊壁鸠鲁哲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壁鸠鲁哲学主张,人应该自由地追求和享受世间的快乐和幸福生活,他认为快乐本身就是善,就是生活所追求的目的,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端和归宿。马克早期曾写过很多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我们试图根据这些笔记从生活哲学、人的本性及自由的实现等三方面来讨论马克的"伊壁鸠鲁哲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说明伊壁鸠鲁对马克的影响及马克对伊壁鸠鲁的超越。

  • 标签: 马克思 伊壁鸠鲁 哲学 幸福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随之进行着深刻的变革,由国家“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逐步走向市场”的方向转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复杂的心态,形成多元化的择业。如何理解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是高校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大学生 高校 择业观 大学毕业生 就业指导 自主择业
  • 简介:「摘要」 2020 年,首批 “ 90后”正式迈入 30 岁的门槛,“ 90后”在这个社会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他们已经成长为一批有为青年,并且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后浪更生猛,“ 90后”已成为职场届实力担当,“ 90后”逐渐成为多行业的硬核力量越来越多的 “ 90后”人才开始聚集在各行各业中,并且逐渐成为众多行业的中坚力量。猎聘大数据显示,近一年,在文教传媒、互联网和金融三大行业中,“ 90后”从业者占比均超过四成,其占比分别为 47.58%、 46.64%、 40.32%。此外,在机械制造、消费品、能源化工三大相对传统的行业中,“ 90后”人数较少,占比均在 30%以下。相对于传统行业,文教传媒、互联网、金融等需要更多创意、活力,并且多金的行业则更容易吸纳更多优秀的青年职场人加入。它已经不只是中国职场上的年轻一代,同时也是中国职场的未来。一个企业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在于是否可以掌握市场上的一流的人才,那如何吸引“ 90后”则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 标签: 「」“ 90后”群体 择业观 人才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