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均非常复杂,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及治疗方法,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骨折愈合过程。对于这些因素应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和克服其不利因素,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全身因素包括年龄和全身健康情况;局部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感染的影响、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骨质缺损、饮食因素等六个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骨折愈合 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迟缓愈合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2(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8.26%),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辩证方案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骨质愈合,且不

  • 标签: 骨折迟缓愈合 临床疗效 中医辩证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折迟缓愈合的患者应用中医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48例骨折愈合迟缓的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对骨折部位施行固定,中医组患者在固定骨折部位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患者,可使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迟缓愈合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分组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患部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固定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24/35),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结论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骨折迟缓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骨折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的骨折处更快愈合,并促进其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发生骨折后应用阿仑膦酸钠予以治疗对骨折愈合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62只已成年的雌性大耳兔参与研究,所有大耳兔均来源于日本,通过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31只,其中研究组灌胃溶液选用浓度为0.05%的阿仑膦酸钠,对照组灌胃溶液则选用蒸馏水。对比两组白兔的X图像,骨密度以及病理学检验结果。结果在治疗的第2周和第3周时,两组白兔的三项对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数据计算结果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的第4周和第6周时,两组白兔对比指标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对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会延迟骨折愈合时间。

  • 标签: 骨折 阿仑膦酸钠 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入院的骨折患者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骨折患者而言,不仅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对于功能恢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骨折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过程中带钢板螺丝钉固定与去钢板螺丝钉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及最大点能量变化。方法采用7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胫骨平台骨折模型,术中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骨折的胫骨平台,分别于术后当天,1、2、3、4、6、8周取材胫骨标本,7个时间点各取10只大白兔、共70个兔胫骨标本,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胫骨内侧髁垂直压缩试验,分别测量带钢板螺丝钉固定及去除钢板螺丝钉后标本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最大点能量。另取10只健康大白兔的胫骨标本,测量相应数据作为对照组。结果模型组最大载荷及吸收能量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于3周时达到最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后开始逐渐降低,在8周时又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测量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的早期过程中,骨折愈合强度呈由低至高然后逐渐下降的曲线变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可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愈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兔模型 骨折愈合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疗法对创伤骨科患者骨折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8例创伤骨科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58例予以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58例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9.36±19.65)d显著短于对照组(101.36±12.58)d(P<0.05);研究组1个月时疼痛评分(2.14±0.63)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交锁髓内固定术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缓解其疼痛。

  • 标签: 不同疗法 创伤骨科 骨折愈合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20名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60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康复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予以康复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予以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康复护理模式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在骨折迟缓愈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采用中医疗法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疗法 骨折迟缓愈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采取微型磨钻修整骨折端、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的22例股骨干骨折愈合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经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处均愈合,骨性完全愈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2±0.6)个月,骨愈合治疗优良率为86.4%(优8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结论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临床医生对骨折认识局限性是引起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常见原因,采取微型磨钻修整骨折端、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有助于减少骨折愈合率。

  • 标签: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微型磨钻修整骨折端 交锁髓内钉固定 植骨术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方剂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骨折迟缓愈合的患者来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7例患者采用西药常规疗法,作为对照组;另外37例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94.59%,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4例,占该组总人数的64.86%,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75;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917;P<0.05)。结论采用中药方剂来治疗骨折迟缓愈合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病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方剂 骨折迟缓愈合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