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对到达的动作电位起反应时从末稍释放的微量化学物质。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有资料表明:被公认的神经递质已达数十种,或许可能多达到100种以上,其中神经肽也超过30种。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发现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后,近20多年来国内外在神经肽与脑损伤骨折愈合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许多动物试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神经肽活性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神经肽在骨与关节损伤及其生长愈合有重要关系。本文主要讨论颅脑损伤时中枢神经递质、激素等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 标签: 中枢神经递质 颅脑损伤后 骨折愈合 激素 内源性阿片肽 动物试验研究
  • 简介: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其它以瘢痕形成方式愈合的组织不同,原有组织(骨)再生并且保存了先前存在的组织特性。这土复杂过程包括骨折瞬间开始的一系列链式阶梯反应的再生活动。

  • 标签: 骨折愈合过程 相关细胞因子 组织特性 生理过程
  • 简介: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愈合治疗中临床应用初步结果和手术技巧,并分析其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3月共采用交锁髓内钉合并植骨术治疗32例胫骨骨折愈合病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3岁.术前,2次手术的5例,1次手术的27例.踝前板固定的8例,解剖板固定的6例,普通钢板固定的3例,加压钢板固定的8例,外固定架固定的7例.术中有一助手把持描准器,抵消重力影响使之与胫骨冠状面平行,确保锁钉一次成功.结果对32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静力固定改动力固定的时限选择、交锁髓内钉的特点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分析.术后12~16周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改动力固定,术后7~11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所有病例双下肢等长,负重无疼痛,无跛行,关节功能正常.结论交锁髓内钉合并植骨治疗胫骨骨折愈合,适应证宽,对血运破坏小,及时改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使应力轴线上的骨痂及植入物不断加强和改造,骨折愈合牢固,关节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目的观察电脑骨折愈合仪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机制和原理与临床应用的相符性。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使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44例患者.观察其对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4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及伤后的肿胀及疼痛消退均较未用治疗仪的患者有明显改善。结论电脑骨折愈合仪是促进骨折愈合,消除局部肿胀和疼痛有效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电脑骨折愈合仪 骨科 临床应用 疗效 骨折愈合
  • 简介:我队自1995~1997年共收治柯雷氏骨折18例,其中8例畸形愈合。畸形愈合率达44%。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17~20岁。骨折类型:汽车摇柄击伤7例,跌倒伤1例。外伤至复位时间短者2小时,长者6小时,X光透视下见8例有不同程度的嵌入和移位。1.2治疗方法及畸形愈合情况复位前,在X光透视机下观察骨折情况。然后利用常规手法进行复

  • 标签: 柯雷氏骨折 畸形愈合 例分析 X光透视 部队卫生 常规手法
  • 简介:紫金红药是中药复方制剂.本文应用紫金红药对150例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紫金红药有效率达97%,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在骨痂X线评分、消肿、止痛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P<0.01),均表明紫金红药物组优于对照药物组.从而证明紫金红药具抗炎镇痛,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及氧供给和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 标签: 紫金红药 骨折 消肿情况 止痛情况 疗效试验 中药复方制剂
  • 简介:目的总结与评价MRI对外伤性椎体骨折的诊断和愈合过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椎体外伤骨折.共83个椎体.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隐匿性骨折。结果新鲜压缩性骨折T1WI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陈旧压缩性骨折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STIR序列呈低信号;爆裂性骨折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椎体呈分裂状:隐匿性骨折为T1wI及T2WI对应位置条状低信号,且于T1WI低信号周同见片状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结论MRI可以从椎体信号的变化来评价椎体外伤性骨折的程度与康复过程,且能够弥补传统X线与CT诊断椎体骨折的诸多不足之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柱 骨折
  • 简介:观察整骨膏外贴促进动物骨折愈合效果。应用动物犬,分A、B、C三组,分别运用自由落体法制成后肢闭合性骨折,经复位后,分别对A组用速应接骨膏外贴,B组用整骨膏外贴,C组不用任何外用药,按不同时期摄X线片进行观察,分析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整骨膏外贴组骨痂生长速度及骨痂质量均较其它二组快,质量也高。

  • 标签: 外贴 整骨 骨痂 动物实验 观察 促进骨折愈合
  • 简介:牽拉骨生成技術可廣泛的應用于矯形及治療骨缺損,而經過改良的結合Ilizarov外固定架與髓内針技術的方法對肢體相對矮小的畸形及健康人進行肢體延長治療已廣泛的開展。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與骨折的治療相比較其具有很高的成功率、非常低的骨折愈合率及畸形率。這有賴于在肢體延長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影響骨折愈合的多方面因素及對截骨愈合、骨痂成骨過程的良好控制。

  • 标签: 肢體延長 骨折愈合 比較分析 治療 牽拉骨生成技術
  • 简介:中药薰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皮肤和患肢进行薰洗、淋洗、浸浴的一种方法。它是祖国医学中外治疗法之一,对于某些内服药得不到理想效果的疾病有独特的功效。1994~2001年我科依照中医活血化淤的理论,用中药薰洗的疗法帮助骨折病人重建患肢的功能,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中药 薰洗 骨折 恢复
  • 简介:胫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因骨折粉碎严重、治疗方式不当、内固定选择不当、内固定欠佳等原因导致的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较常见,其中血运的破坏是导致骨折愈合的较常见因素。手术时广泛的剥离骨膜、软组织无疑对骨折愈合有影响。但是否足以降低骨折愈合率.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动物实验来分析。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胫骨干骨折愈合率与不同治疗方式的相关性.来探讨这一问题。

  • 标签: 骨折愈合率 胫骨干骨折 治疗方式 骨折不愈合 长管状骨骨折 骨折迟缓愈合
  • 简介: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因子。具有诱导骨折端及周围软组织血管的生成,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 标签: 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愈合的治疗新方法.方法以游离皮质骨-骨膜瓣移植治疗骨不愈合、骨缺损病例.结果自2001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用以治疗骨不愈合13例,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皮质骨-骨膜瓣血运丰富,易成活,并发症少,是治疗骨不愈合的理想术式.

  • 标签: 血管 皮质骨 骨膜瓣 移植治疗 骨不愈合 骨折不愈合
  • 简介:烧伤是以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为主要特点的外伤,创面愈合的速度及质量是评价治疗水平高低的惟一可靠指标.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胞是表支细胞,它包括角朊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罕细胞及未分型树突状细胞,其中角朊细胞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1].因此,烧伤创面愈合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朊细胞的功能[2].

  • 标签: 角朊细胞 烧伤 创面愈合 细胞培养 复合皮 皮肤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