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耳软骨和硅胶假体对伴有低的唇裂术后畸形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伴有低的唇裂术后畸形的23例患者,采用开放式整形切口入路,充分游离两侧鼻翼软骨,复位悬吊患侧鼻翼软骨,植入L型硅胶假体,将两侧鼻翼软骨穹隆部与硅胶假体缝合固定,将切取自体耳软骨修剪成盾状和帽状,缝合固定于假体鼻尖部,矫正继发畸形和低。结果术后半年6个月以上回访,本组23例中优良16例,改善7例,无不满意的病例。结论采用自体耳软骨和硅胶假体矫正唇裂术后畸形,术后效果良好,是治疗唇裂术后畸形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自体耳软骨 硅胶鼻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单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实施鼻翼软骨离断术的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求成熟且效果肯定的手术方式。方法以50例单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29例,年龄12-50岁。针对不同的畸形程度,采用鼻翼软骨离断术,通过手术矫正不对称畸形,并使用肌肉组织充填鼻翼基底,弥补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复位唇肌,以保持两侧肌张力的均衡。术后放置塑料鼻塞,保持2个月。结果术后50例患者的畸形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单侧唇裂继发畸形的病因复杂,可通过对鼻翼软骨离断术的矫正,有效地改善畸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产生机制,采用相应手术方法对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矫正治疗,探讨单侧唇裂畸形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8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侧鼻翼软骨充分松解后与健侧软骨缝合悬吊固定,在同侧前庭黏膜皱褶处采用“Z”成形术,在小柱基部及患侧鼻翼外侧基部的皮下及肌层悬吊固定。纠正鼻翼塌陷、鼻尖过低、小柱偏斜等畸形

  • 标签: 单侧唇裂 鼻畸形 矫正技术 手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69-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体肋软骨移植法矫正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患者护理经验,归纳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自体肋软骨移植法矫正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实现了护理与手术的娴熟配合,整个治疗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鼻整形 肋软骨 自体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畸形矫正术对术后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术中根据患侧外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畸形矫正术,其中32例行畸形矫正术,37例未行畸形矫正术。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畸形矫正组和未行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畸形矫正组术后外形显著优于未行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术中同期行畸形矫正术的患儿,其术后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裂 鼻畸形 鼻畸形矫正 鼻牙槽塑形
  • 简介: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牙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牙颌畸形也称错[牙合]。其患病率颇高,为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

  • 标签: 儿童口腔疾病 牙颌畸形 牙齿排列不齐 矫正 口腔不良习惯 [牙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3D技术辅助下自体软骨移植在软三角畸形矫正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32例软三角畸形患者,男7例,女25例,年龄18~42(28.5±6.8)岁;取肋软骨、鼻中隔软骨或耳软骨,雕刻成条块状,用作鼻翼缘移植物,重建穹隆外形,矫正软三角畸形;将肋软骨或鼻中隔软骨用作小柱支撑移植物,并移植假体垫高鼻背,鼻尖移植筋膜组织以缓解张力。对比手术前后鼻部外形变化,软骨移植前后鼻翼软骨内外脚夹角变化,及鼻孔长轴到鼻翼缘最大距离差异,评估软三角畸形矫正疗效。结果32例患者鼻翼软骨内外脚夹角术前为(51.5±10.9)°,术后降为(37.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孔长轴到鼻翼缘最大距离术前为(3.3±0.6) mm,术后降为(1.9±0.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鼻部外观及触感自然,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度为87.5%(28/32)。结论在3D技术辅助下,自体软骨移植修复软三角畸形,术后鼻部形态改善良好,疗效满意度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鼻软三角畸形 自体软骨 鼻整形 3D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鼻中隔延长移植矫正L型硅胶假体隆鼻术后的短畸形。 方法 使用鼻中隔尾侧延长移植、鼻中隔帽榫延长移植、鼻中隔延伸移植等3种不同的移植方法,对既往使用L型硅胶假体隆鼻患者的短畸形进行手术修复。结果 本组21例患者术后整体形态良好,鼻尖突出度及旋转度满意,术后随访临床效果满意,鼻尖形态稳定,无鼻尖下垂、塌陷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鼻中隔延长移植是矫正L型硅胶隆鼻患者短畸形的有效方法,个体化设计移植物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标签: 鼻中隔延长移植 L型硅胶假体 短鼻
  • 简介:摘要歪鼻是指鼻梁位置偏离中轴线,常伴有鼻中隔偏曲、阻等症状体征,是一种常见的畸形。多由外伤引起,也可为先天性原因所致,需进行整形手术矫正,以达到美容目的。歪鼻可分为三种类型偏斜型该型又称单纯性歪鼻,下部偏斜,也可伴有轻度骨偏斜,其特点是鼻梁中下部偏向中轴线一侧,以鼻尖点离中轴线最远。子在面部五官当中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对面部轮廓的影响也最为突出。而鼻梁的塌陷(俗称塌鼻梁)是影响脸部美观的主要缺陷,隆鼻术也自然成为改善外观最为显著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歪鼻是指鼻梁位置偏离中轴线,常伴有鼻中隔偏曲、阻等症状体征,是一种常见的畸形。多由外伤引起,也可为先天性原因所致,需进行整形手术矫正,以达到美容目的。

  • 标签: 歪鼻 扭曲鼻 矫正 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床的16例错畸形患者应用直丝矫正技术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讨论,文中还针对儿童在的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做了一些详细介绍。并对一些矫正的患者跟踪了两年以上,之后牙齿都长的很整齐,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直丝弓矫正技术 畸形 错牙合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患儿经过眶距增宽症O型截骨矫正,及用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移植矫正初期畸形后,眼眶及鼻部的相关参数。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颅颌面治疗中心,经眶距增宽症O型截骨矫正及同时用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移植矫正初期畸形60例患儿,男36例,女24例,年龄6~10岁,平均7.3岁。60例患儿在术前后1年随访时,均进行头颅CT三维扫描和拍照。通过三维测量比较其骨性内眦间距(IOD)和鼻部美学参数(鼻背宽度、鼻翼宽度、鼻背高度、鼻尖突出度/长)的变化。结果60例患儿家长均对术后效果满意。三维测量显示,术后患儿IOD值由术前(39.88±1.98) mm矫正为(20.56±2.37)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P<0.05);提示眶距增宽症状、IOD值、鼻部美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的吸收率16%~19%,无移植物的偏曲变形;偶见感染、脑脊液漏、发育不全等并发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眶距增宽症的患儿用O型截骨的同时用肋骨/肋软骨复合体移植矫正初期畸形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肋骨 肋软骨 眶距增宽症 O型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畸形牙齿的正畸与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畸形牙齿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成功修复3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2.5%;失败病例包括牙列稀疏1例,牙列拥挤1例,前牙深覆盖1例。37例成功修复患者牙齿位置稳定、间隙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正常。结论在治疗前必须要对患者的缺牙部位、数目、类型以及错畸形程度进行仔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正畸与修复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青少年 畸形牙齿 正畸与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功能性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的解剖结构来改善鼻通气功能,同步改善外的面部表情及美观功能的手术技术。本文围绕"外伤畸形"这一专病,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阐述了功能性整形术的各种要点,详细叙述了骨骨折、眶筛骨折、鼻中隔骨折和偏曲、外伤后畸形瓣区畸形5种疾病,同时介绍了在行功能性整形术前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评估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国内关于鹦鹉嘴样畸形的文章较少,本文结合临床实际讨论鹦鹉嘴样畸形的手术矫正效果。

  • 标签: 疤痕,鼻背 鼻尖突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肋软骨跨穹窿盖板移植物联合前庭V-Y推进皮瓣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鼻翼缘退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患者右侧第6或第7肋软骨制作整形所需的移植物(其中包括应用肋软骨皮质部分制作的薄片状盖板移植物);切开前庭时设计V形皮瓣,在施行肋软骨综合整形手术处理鼻部其他美学亚单位后,于鼻翼皮肤及前庭皮肤间沿皮下充分分离至鼻翼缘并形成囊袋样腔隙,将盖板移植物固定于鼻尖,两侧软骨片分别插入囊袋内,使其为鼻翼缘下移提供支撑力,通过V-Y推进缝合前庭皮瓣为鼻翼缘下移提供软组织,并在鼻翼内外两侧用夹板固定。术后从以下3个方面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1)鼻翼缘退缩改善满意度。术后由患者本人及2位未参与手术的整形医生分别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鼻翼缘退缩改善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0~10分,9、10分为满意,7、8分为基本满意,0~6分为不满意),统计术后满意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2)鼻翼对称度,即鼻翼对称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3)正位标准照a/b值(a为两侧鼻翼缘退缩最高点连线-鼻尖表现点水平线间距,b为两侧鼻翼缘退缩最高点连线与小柱-小叶转折点水平线间距)。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并计算正位标准照中的a/b值,a/b=1或a/b稍>1表示鼻翼缘位置正常,a/b<1为鼻翼缘退缩。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鼻翼对称度术前和术后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正位标准照a/b值以±s表示,术前和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分型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43例鼻翼缘退缩患者,男5例,女38例,年龄18~45岁,平均27.3岁,其中内侧型17例、中央型22例、外侧型4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中位数为4个月,随访过程中无鼻翼皮肤缺血坏死、台阶样改变、鼻翼缘挛缩变形等并发症发生,鼻翼缘未发生再次退缩的情况。其中4例前庭切口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瘢痕,经曲安奈德注射后改善;1例术后鼻翼缘仍不对称,经手术调整后改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8.93±1.12)分,满意度为81.4%(35/43);2位医生VAS平均评分为(8.93±1.04)分,满意度平均为81.4%(70/86)。术后鼻翼对称度为93.0%(40/43),较术前的58.1%(25/43)有明显改善(P<0.01)。正位标准照a/b值从术前的0.79±0.06改善为术后的1.00±0.04(P<0.01),不同分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肋软骨跨穹窿盖板移植物联合前庭V-Y推进皮瓣可有效矫正多种类型鼻翼缘退缩畸形,提高双侧鼻翼对称性,医患双方满意度高。

  • 标签: 鼻成形术 鼻翼缘退缩 肋软骨 移植,自体 鼻前庭 V-Y推进皮瓣
  • 简介:摘要观察大学生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正畸科收治的大学生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观察组采用大学生修复口腔正畸矫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矫正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正畸有效率,改善牙齿的美观度,使大学生患者的主诉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大学生 口腔 修复 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尺神经损伤,导致手指呈爪形畸形,其原因是骨间肌及蚓状肌麻痹,控制掌指关节屈曲、伸直手指力量丧失。指伸总肌失去侧腱束的抗衡而使掌指关节过伸;在掌指关节过伸时,指伸肌有效滑动也弱并消耗在掌指关节的过伸中,使伸指间关节的作用丧失,指屈肌作用于指间关节的力量相对加强,从而使指间关节过度屈曲,形成爪形指畸形。在低位尺神经损伤中,由于环、小指指深屈肌功能正常,而爪形指畸形更明显。

  • 标签: 掌指关节 尺神经损伤 指畸形 晚期功能 爪形手畸形 肌功能
  • 简介:摘要一口整齐、洁白牙齿不仅仅看起来美观,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还有利于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然而,调查显示,我国每100人中约有50人左右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牙齿畸形,而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重视自己的牙齿问题,选择去医院矫正牙齿。本文论述牙齿畸形的危害以及牙齿危害对生理、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希望能对读者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牙齿畸形 危害 矫正方式